1978年~2003年中国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时间:2020-12-20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毕业论文

生态足迹是分析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FAO数据、中国统计年鉴等自然资源生产与消费数据、人口数据,采用可变世界单产法计算了1978年~2003年中国生态足迹。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中国人均生态足迹由0.873ghm[2]升至1.547ghm[2],增长率为77.2%;其中,耕地足迹下降0.051ghm[2],能源足迹增长0.450ghm[2],草地足迹增长0.103ghm[2],林地足迹增长0.087ghm[2],海水和淡水渔业足迹分别增长0.067ghm[2]和0.014ghm[2],水电用地足迹增长0.005ghm[2]。与同期不断增加的生物供给力相比较,计算出中国生态赤字在逐年加剧,人均赤字由0.371ghm[2]上升至0.817ghm[2],其中耕地由赤字(0.058ghm[2])转为略有剩余(0.028ghm[2]),草地处于剩余状态,林地由剩余(0.007ghm[2])转为赤字(0.095ghm[2]),中国化石能源足迹逐年增加,进1步加剧了林地短缺的危机,淡水和海水渔业足迹与供给力基本持平。分析了中国各类土地生态足迹、生物供给力和生态盈亏变化的原因,阐明了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资源经济产出率、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指出了中国潜在的土地危机,针对生态足迹及生态赤字的影响因素,提出解决中国生态赤字加剧问题的对策。
摘自《资源科学》(京),2005.6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