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摘要】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基础之上,不同的人性假设衍生出不同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管理模式。文章就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性的认知,提出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进行人性化管理的思考。
【关键词】人性假设;管理模式;人性化管理
对人性的认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今中外,许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从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开始,中国儒家“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论,基督教的原罪说,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等等,各种人性理论层出不穷,直至今日,人性问题仍促使人们不断去探索、解析。休谟认为,“人性”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一切科学都离不开以“人性”作为对象。人们希望通过对“人是什么”——人性、人的本质的解剖,通过对人的理解,来寻求一种核心的价值观念,并通过这种核心价值观念的确立,从而为实践活动确定合理的方式,再通过这种合理的方式来实现管理的最佳效果。
对人性的理解是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基础,管理理论的构建和方法的设计,都是以对人性的一定的看法为基础的。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人、财、物的协调活动,任何领导者,在实施管理措施的时候,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人的本性、本质有所看法。并根据这些对人的看法、假设,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在实践中,不同的人性观念衍生出不同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在管理研究中曾相继出现了“理性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复杂人”等人性假设的理论,每一种理论都有相应的管理措施与方法。在现代社会,对人的认知和人力资源的认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此,在管理上实施人性化管理就应当成为企业管理的根本。
一、人性假设理论
(一)国外对人性认知下的假设理论
1.“经济人”假设。“经济人”(Economicman)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哲学和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18世纪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描述经济人的含义以后,约翰·穆勒依据亚当·斯密对“经济人”的描述和西尼尔提出的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提炼出经济人假设。麦格雷戈(D.McGergor)在《在企业中的人性方面》一书中将这种人性假设概括为X理论。泰勒就是“经济人”假设的典型代表,它建议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
“经济人”又称“实利人”或“唯利人”。这一假设的核心内容是:(1)人的本性是不喜欢工作的;只要有可能,人就会逃避工作。(2)由于人天性不喜欢工作,对于绝大多数人必须加以强迫、控制、指挥,才能迫使他为组织目标去工作。(3)一般人宁愿受人指挥,希望逃避责任,较少野心,对安全的需要高于一切。(4)人是非理性的,本质上不能自律,易受他人影响。(5)一般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参加工作的,只有金钱和其他的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去工作。
2.“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又称“社交人”。社会人(Socialman)假设理论是管理学家埃尔顿·梅奥1933年在其发表的《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中提出的,后不断完善,梅奥于1927~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进行了著名“霍桑试验”,主要包括“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谈话实验”得出:(1)人是社会人;(2)影响人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因素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3)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士气,而员工的士气受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及员工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影响;(4)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影响比正式组织的经济诱因对员工有更大的影响力;(5)员工最强烈期望是领导者能承认并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6)驱使人们工作的最大动力是社会、心理需要,而不是经济需要,人们追求的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要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必须使员工的社会和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