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酒店管理专业“课岗融合”式实训教学的实施
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学分四个阶段,在四个阶段的教学中,我们都进行“课岗融合”的教学设计,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具体安排如下。
1.酒店整体认知阶段———课岗初步融合
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首次接触专业,大部分学生对专业不了解,也未接触过酒店,特别是高星级酒店。因此,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我们安排1至2天的专业教育,先由专业教师向学生介绍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情况,然后安排学生去星级酒店实地参观考察,认识酒店的各个岗位,了解酒店的工作环境,熟悉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让学生对未来就业方向有个直观印象。在第一学期的专业基础课程“酒店管理概论”、“饭店服务礼仪”的教学中,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安排学生去酒店现场实训教学,通过与酒店员工的沟通交流和现场参观进一步认识酒店,这阶段的教学是课岗初步融合的阶段。
2.专项技能训练阶段———课岗专项融合
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集中设置在第二、三、四学期,如专业核心课程“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酒吧服务与经营”、“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些课程的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这阶段主要是分项训练学生的专项技能,以在校内实训室模拟酒店各岗位真实的工作环境训练为主,以校外实训基地真实工作环境训练为辅,两者相互促进,训练学生的岗位基本技能。在每一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先根据对应的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来选取实训教学内容,再设计相应的实训场景,根据每一场景的实际情况,或在校内仿真实训,或直接去校外基地酒店现场实训教学,在课程学习的学期期末一周或课程学完的寒、暑假,安排学生集中去酒店相应的岗位“顶岗”帮工,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所学技能,真正达到“课、岗”专项融合。
3.综合技能训练阶段———课岗深入融合
在第五学期我们安排了一个月的酒店综合技能训练,打破第二阶段的专项界限,根据酒店接待顾客的类型(如散客、团队、商务客人、会议客人等)设计一个个综合实训项目,学生在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进行仿真实训及全真见习,在真实环境中训练综合业务能力。这是学校课程与酒店岗位的深入融合。
4.顶岗实习阶段———课岗全面融合
第五、六学期是学生毕业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以顶岗实习的形式进行综合技能强化,学生以酒店员工的身份进入不同岗位实习,实习完成后学生可留在实习单位就业。这一阶段学生可把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人际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运用于酒店实际工作中,实现了学校课程与酒店岗位的全面融合。
二、酒店管理专业“课岗融合”教学的实施保障
1.完备的校内仿真实训室
“课岗融合”教学中学生的角色是酒店各岗位的工作人员,这就需要校内有酒店实体或仿真实训室,能给学生创设真实或仿真的“岗位”。校内仿真实训室是学生在校内针对典型岗位任务进行模拟操作的重要场所,是“课岗融合”式教学得以实现的基础。学校应通过改造、扩建等手段建设理论实践一体化实训室,如餐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前厅实训室、酒吧实训室等。
2.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
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课岗融合”式教学得以成功的保障。“课岗融合”的教学模式要求酒店为学校提供“现场教学”场地,为学生提供顶岗实践的岗位。学校必须联系一批符合专业要求,能保持长期稳定合作的酒店作为校外实训基地。
3.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课岗融合”式教学的实施还需要有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课程,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懂得酒店的基本操作技能。高职院校的教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平时也很少有时间参与社会实践,实践经验匮乏,很难胜任“课岗融合”式教学。因此,学校应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可选派教师利用假期和周末到酒店、餐饮企业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同时,可以聘请酒店企业管理人员、优秀服务人员担任本专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技能训练、顶岗实习,开展专业讲座等。
4.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在“课岗融合”教学模式下,我们应改变原来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教师、学生、企业多方参与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推行“三结合”考核方式。即“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技能操作考核相结合”“、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以期做到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