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德鲁克认为:先有目标才能确定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摘要:本文中,笔者立足于广播电视媒体的实际情况,从强化目标管理的必要性、目标管理的可行性方面,深刻阐述了强化目标管理与激励创优争先的关系,诠释了争先创优与多出精品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目标创优管理
争先创优,多出精品,可以说既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追求,也是每个新闻媒体为了繁荣发展时时刻刻都在努力的目标。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要让二者的积极性发生共振,还必须强化目标管理,建立起一个强激励和硬约束相结合的机制。
一、当前县级电视台实行精品工程对广播电视的影响
(1)创办名牌节目,带动精品工程
作为县级电视台,我们所说的名牌节目,带动精品工程,就是指那些可听可视性强、信息容量大、有着鲜明的乡土气息、拥有自己固定的受众、发挥社会效益好的节目。我们在下大力气办好电视、电台两档新闻节目的前提下,在电台设立了《农村天地》《交警在线》《科技之窗》《学习园地》《周末采风》等专题节目;在电视台设立了《新闻在线》《广告文艺》《栖霞采风》《农科天地》《相聚在荧屏》等节目。这些节目的设置,是经过了多年的反复筛选,依据不同的行业、不同层次的受众意愿而固定下来的节目。从目前两档新闻节目看,基本能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要,也适合受众的口味。同时也能发挥媒介的各项功能,因而受到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创办名牌,带动精品,节目编排质量不可忽视,讲究编排技巧艺术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强调在编排节目时,要针对不同节目的特点,从调动受众兴趣的和收视心理习惯出发,把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结合起来,在体裁多样、内容新颖、语文简洁、亲切自然、感情交流上下功夫,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受众,达到宣传、引导、服务、娱乐的目的,让群众通过收听、收看两台节目,确确实实感受到是一种美的享受。
(2)精品创作要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我们讲“从受众利益出发”,强调培养大众的欣赏趣味、引导舆论及推动社会迈向文明的同时,使传递给受众的信息尽量满足受众的基本需求和娱乐心理;我们讲为受众服务,并不是一味地迎合和媚俗。引导、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服务。要服务好受众,就要了解受众的要求,倾听受众的呼声,把党和政府对广播电视工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需要结合起来,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高度统一起来。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是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神圣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正确的舆论也是受众所需要的。
广播电视传媒作为社会舆论的载体,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有着鲜明的阶级色彩和政治色彩。我们的宣传工作要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正确的舆论引导最终体现在优秀的作品中,体现在“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上。我们“精品”工程正是对这一主题的具体落实。因此,精品制作不是单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或是为精品而精品,其重要意义是在于“引导人”“鼓舞人”,这是精品制作的落脚点。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不仅符合党和政府的一贯主张、也高度概括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庆香港回归”的现场直播、抗洪抢险的军民们众志成城,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无不反映着人民的心愿、表达着人民的心声,激发着人民爱国热情;宣传科学、破除迷信,用大量生动的事实揭穿李洪志“***”的歪理邪说,在社会中引起强烈反映,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这些节目起到了“引导人”的作用,达到了“鼓舞人”的目的,从中评选出精品是当之无愧的。新闻是最富时代特征的文体,新闻作品,尤其是精品,更应该抓住当前党和人民最为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抓住代表着时代主流和正确方向的人和事,抓住那些有益人民身心健康的有意义、有趣味的东西,积极反映,用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引导人、鼓舞人。用正确的舆论达到引导受众的目的,是我们在精品制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二、实行精品工程,强化目标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由于受众中心地位的确立,使受众在选择信息方面享有了越来越多的自由,同时也将媒体的信息质量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从而对提供的信息有了一个“质”和“量”的目标要求。
实施“精品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而“精品是有层次的,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标准”,而且它的“标准”是永远无极限的,精品的超前性、独特性,决定了它是少而精的。我们提倡创优、多出精品,根本目的应该是使每个人时刻保持对超越的努力,对创新的追求,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努力的状态以及所形成的争创一流工作的环境和氛围,即在每篇报道中都能体现出来的追求“精品”的精神状态。而这种精神氛围的形成既要靠领导的倡导和示范,更要靠健全的管理制度来保证。同时,增强精品意识,多出精品,是每一个新闻工作应当奋力追求的目标,也是当前宣传思想战线上义不容辞的任务。但要做到在节目的各种类型、各个侧面都出精品,提高节目的整体水平,还要靠新闻采编人员的努力实践,精心策划,大胆创新,才能保证较多精品的推出。近几年,我们确立了“以外宣促内宣,抓精品上水平”的宣传工作方针,并始终贯穿于日常的新闻宣传工作之中,要求记者、编辑、播音员、后期制作人员把每一种作品都当作精品来采制。为促进精品创作,我们从1996年开始,每半年举行一次精品评选,作为年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一项内容。这一活动的开展,使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树立了精品意识,加强了目标管理考核机制,促进了稿件质量的提高,使本台的节目质量和宣传水平得到了整体上升。
精品意识的强化,目标责任管理的实施,也为我们台的宣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县级电视台对上宣传优胜评比中,我们栖霞电视台连续6年被评为优胜台,保持了用稿列各区、县之首的好名次,并在山东省电视台发稿数量呈上升之趋势。
三、激励创先争优,强化目标管理的可行性
在我们广播界,上海东方台、深圳台算是有名气的。1992年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成立后将内部的管理定为目标责任管理,他们把传统的行政性管理改为业务性监督管理,设总监、副总监对全台负责,设监制及栏目负责人对节目栏目负责,记者、编辑、主持人、播音员各人有各人的工作目标。并以每月的收听率、专家节目测评及全国节目评奖进行不间断的动态考核,全台的目标在每个人每一天的具体目标完成中得到实现。深圳台实行以台长为中心的层层个人负责制,责权分明,守土有责。每个人的责任都是以年度目标责任书的形式予以确定。台长和台级副职、中心主任签订,中心主任和中心所属部门签订,部门领导和员工签订。严格的目标管理,使他们走在了全国广播改革的前头,并使广播显示出了勃勃生机。
栖霞人民广播电台这几年在新闻宣传中也在不断强化目标管理。首先对新闻节目进行定位,规定每个记者每月至少有三篇录音报道,三篇记者述评,一篇言论和两篇现场报道。完成了就奖,完不成任务就罚;在创优方面,我们制定了“创优奖惩条例”,根据每个记者的实际情况规定了基本目标。
四、强化目标管理,要做到三个结合
(1)创新是精品创作的原动力
那么,原动力来自于哪里?就来自于一个单位严格的目标管理制度,制定出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奖惩制度,激励广大员工进行创先争优,才能达到多出精品,快出精品,靠精品来扩大单位的影响力。创作离不开创新,可以说,创新是创作的灵魂。广播电视工作者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想深度,特别重要的是不断加强理论的学习,正确理解把握“两个转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加深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才能获得创新策划的材料和视点,才能在创新中做到高屋建瓴,游刃有余。
(2)强化目标管理,激励创先创优,要做到精品创作与主题新颖相结合
时代的变革,火热的生活,物质技术手段的更新换代为创作精品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而借助丰富的土壤,创作出优秀的精品就要在主题新颖狠下功夫。而主题新颖,这是创作广播电视精品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栖霞市广播电视台在2014年,拍摄了一部专题片《巍巍牙山情》,真实地记录了牙山脚下一个偏僻山村里一个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发展旅游事业的真实片断,因主题新颖,符合时代特色,播出后很受观众称道。有了好的精品,再加上严格的目标管理,新闻采访人员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就会空前高涨,广播电视的收看收听率就会大大提高,广播电视部门的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会越来越好。
(3)强化目标管理,激励创先创优,要做到精品创作与主题新巧、新奇相结合。
良好的新巧新奇题材是创作精品最有效的辅助手段。2013年,我们栖霞市委宣传部、栖霞市电视台联合创作了一部电影《深山领路人》,就是根据一位老共产党员带领全村农民开荒造林种植果树发家致富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由于这部作品构思新巧新奇,真实朴实,并且演员全部由我们栖霞的本土人员担任,贴近百姓生活,真实地再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扎根农村,立足山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可以说,一部主题新巧新奇的作品是创作出精品的前提,是创作出精品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有了好的精品作品,再加上创先争优的奖励机制,配合上单位的目标管理,三者的有机结合,会让新闻采编人员的创作激情更高,会推动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向纵深发展。
总之,由于不断强化目标管理,激励创先争优,鼓励多出精品作品,可以说在激励和约束中我们初步建立起了较为顺畅的指挥体系,使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利益关系得到了较好的协调。“新闻”和专题节目现在不仅比原来增加了信息量,而且能够较好地发挥广播电视特色,受到领导和广大观众听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