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MPCL教学法的特点
(一)教材的准备方式
教授式教学法与CMPCL教学法都需要教师相当熟悉所传授的知识,传统教学法的课程准备的重点在老师要说什么,以什么方式说;CMPCL教学法的准备重点则是更进一步,教师要问什么?什么时候问?问谁?以什么方式问?(Thetrueartofcasemethodistoasktheringtquestionattheringttimetotheringtstudentintheringtway)这样就提供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可能性,即让学生以自己的观点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或回应其他同学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这也创造了老师向学生学习以及学生之间彼此学习的机会。
(二)知识交流的方向
CMPCL教学法,其知识交流的方向不再是老师对学生单向地输出,二是老师与学生双向互动,更是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所以在传统教学法里,老师学习学习如何把课教得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有趣,像一位专业的演员,要求自己的表演更上一层楼;而在CMPCL教学法中,老师积累的是一种对教学动态的敏感度,是一种问好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引导讨论的能力,更像一位导演,通过引导,让参与演出的每一位学生都作出最棒的演出,来展示自己的实力。
(三)教学重点
传统讲授式教学法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记忆、理解与练习,老师经常会询问学生是否了解,或者请学生到黑板上来做解题的练习等,基本上是假设学生像一张白纸,老师的责任在于确定要教的专业知识已经印在学生的脑子里,而CMPCL教学法则要求引发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以原有知识来理解新知识的动机,促使学习的发生。
(四)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传统教学法中,教师关心的是一个班级的整体表现,如全班有多少同学考了100分,又有多少同学的学生成绩有待提高等,而且大多数只在期中和期末考试后才能了解同学的学习成绩;而CMPCL教学法则是在每一次上课的互动过程中,就有机会了解各位学生的学习状况,若有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欠佳,老师便有机会及时注意,并帮助学生排除学习上的困难。传统教学法注重个人成绩的评价,而CMPCL教学法则比较重视团队的成绩。一个班的学生被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在上课前,小组成员必须聚在一起讨论案例的相关问题,交换意见。有别于传统的分组讨论,CMPCL教学法分组讨论的目的不在凝聚小组成员的共识,或者完成一份课程要求的报告,二是要让每个成员学习如何清楚地陈述自己的主张,并了解其他成员的见解,从中比较并体会自己与他人意见的差异是源自前提假设的不同,或是引用资料的不同或是推理过程的不同,这种基于案例事实的共同了解,小组成员却得出不同看法的体验,让同学有机会不断重复与他人的比较,来了解自己的思考模式与沟通技巧。
二、CMPCL教学法的学习环境
不论是传统讲授法还是CMPCL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两者都像艺术创作,为追求完美的演出,都需要充分的准备和排练,但前者像个人演唱会,老师是演出者学生是观众;后者则像是一曲戏,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一曲戏的精彩程度,不仅取决于老师的功力,也取决于学生的投入,还取决于舞台的背景和设备。以下试图以哈佛商学院的作法为例,分别从老师、制度和实体环境等方面说明如何建立适合于CMPCL教学法的学习环境。
(一)老师
CMPCL教学法对老师而言是个极大的挑战,不只需要精通所授课程的专业领域,更需要以问题来刺激学生思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通过互相辩论,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思考的盲点,找到改善自我的可能性。虽然学生不再是被动地等待老师转移知识,而必须主动参与构建自己的学习,从预习教材、小组讨论、上课参与、再到自己反思,体会自己的不足而继续努力,但学生不一定清楚自己要学什么,学了什么,而相当程度上依靠老师在课堂上的引导,诱发对学习的投入和兴趣。
(二)班级评分
监管学费高昂,学生素质优异,哈佛商学院为确保学生的学习投入,规定只要是超过20人的班级,学生的评分配比只允许20%至25%的同学获得A,而且至少有10%的学生成绩是C。事实上,无法从哈佛毕业的学生很少,大约只有1%,因为当学生真的念不下去时,老师会建议学生等成熟一些再来念,而且一学期要3门课都得C才会被退学,重要的是,学生每堂课的表现,老师都会注意并做特别的提醒,所以在1年6万美元的学费下,学生不认真学习而无法毕业的可能性不高,至于会不会有学生抗议拿到C呢?当然会,不过学生来哈佛之前,就已经知道这是学校的政策,课堂参与是评价的重点,如果不认同这一点,就不会来哈佛,而选择哈佛者,大概对这样的评分方式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强制评分配比的规定难道不会伤害团队学习,不会妨碍学生对知识的自由探索吗?这在哈佛商学院也是充满争议的课题,但其依然采取了强制评分配比的措施,因为一方面现实的商业世界确实如此,即未来的经理人应该要能面对即使全力以赴地经营企业,也无法完全避免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失败,怎么能凸显成功的价值,利用恐惧失败的驱动力,有时可以有效激励学生。
(三)教室设计
在哈佛商学院教室的设计中,内含了很多诀窍(know-how),一切都是从如何确保课程流畅进行的角度来思考。老师可以直接在讲台上控制灯光,有投影仪,并能极为方便的在合办与投影屏幕中切换,此外,教室至少有3面黑板,且可以上下移动,既方便老师书写,也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让老师和记录学生的发言内容。此外,教室有专业的影藏式收音和扩音设备,即使是在容纳百余人的宽敞教室里,老师和学生都无需麦克风,其发言内容都可以被清楚地听到。与此相比国内一般的教师,往往设备不足或不能整合,操作不方便或容易出故障。专业且便于交流的教师环境,实在是重要又必要的配套设施。
(四)校园环境
哈佛商学院有70%的学生住在学校宿舍。每位一个单位空间(block),都配有舒适的讨论空间,并配置方便记录讨论内容的白板、黑板、海报纸和各种文具,大概就是这样的空间配置,让学生们很容易感受到同学压力而积极进取。这样的讨论空间,除了宿舍之外,包括室外的走廊、图书馆、餐厅到处都有,其空间的设计,就是让人很自然停下脚步,坐下来互相聊一聊,引发讨论。
三、CMPCL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笔者多次使用CMPCL教学法做实验,本文将其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作分析。归纳了以下几种策略:核心理念:教学本身既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策略;具体行动:教师可运用具体的课前、课中和课后设计;行动反思:还有没有可以在课堂上使用的其他教学方法;效果检验:教学方法怎样与教学标准相协调一致。
(一)核心理念:教学本身既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策略
教学本身是需要设计的,经过深入细致的(而不是表面处理的)信息加工,能够强化记忆,促进理解,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学设计的实施者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促进对信息的深加工。其中,深入细致的信息加工,以及实施有效地教学策略,这两者都需要时间来完成。
(二)具体行动:教师可运用具体的课前、课中和课后设计
整体而言,对于CMPCL,教师可以运用具体、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有:基于研究的策略;互动式直接教学法;有效问题;通过研究问题来学习;案例研究;专题项目学习;使用图片和图表。限于本文篇幅,略述如下。
1.基于研究的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有几项研究表明,以下教学测验对学生成绩产生的影响最大:找出差异和相似,认可学生的努力;作业和练习;非语言类展示;合作学习;确立目标和提供回馈;做出假设并对假设进行检验;应用以前所学知识。这些研究与经常提到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尝试综合交叉运用,如:配合先前所学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合作学习等策略,彼此相互融合。
2.互动式直接教学法
对于CMPCL,教师必须善于运用传统的技巧,直接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中心,受教师控制的传统教学模式。从整体来看,他有浓厚的传统色彩,按部就班地讲授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这一模式运用了6种具体策略:复习前面所学内容;说明学习目标;呈现新内容;教师指导下的练习和具体反馈;布置独立练习并提供修正反馈;周期性的复习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修正反馈。虽然,直接教学法长期以来面临许多批评,但是运用得当的话,它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运用简单的合作学习技巧达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3.有效问题
就理想目标而言,CMPCL强调,教师预先提出深层次思考的问题能激发对话、讨论、思考和探究。教学实践中,深层次问题确实能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鼓励他们给出自己的答案,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独立思考。在功能上,这种探究的形式能有力地促进师生双方对信息的深度理解。所谓有效问题是指这两类问题:聚焦性问题,常常只要给学生一个核心答案、或一系列简短的回答;发散性问题,要求学生给出更为概括演绎的,或更自由的回答,而问题可能有一个或几个合适的答案。
4.以问题促进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使学生有机会,进行批判性思考,解决复杂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学到知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而不是领导)下共同学习,解决复杂的问题,在寻求简化的过程中,他们需要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这一过程让学生在面临各种情况和问题的逐项厘清中,学到相关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实践中,基于问题的学习可以运用以下具体策略:合作学习;图片和图表;绘图将概念形象化;整合信息并对其进行精加工。这些策略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进入到真实可信的问题情境中去研究。
5.案例研究法
在设计思想上,CMPCL强调,案例研究法运用案例(对特定任务或情境的深入学习),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生就老师所给的信息进行探讨,得出结论并论证自己的观点,在预先制定的步骤中,教师研究学生仔细观察数据,解决问题,做出推论,并基于个人的经验和经历,做出结论展开讨论。
6.专题项目学习
以学生为案例学习的主体,CMPCL强调,以专题项目(projects)为中心的各种活动,经过设计安排和合理配套,能使学生在一个大理念的引导下,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为追其效果,这些专题项目使学生在目的明确的活动中,运用多种技巧、知识和智能完成任务,专题项目往往是多角化的,鼓励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真实情境中。
7.使用图片和图表
在技巧上,图片和图表是使学生掌握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有力工具。就功能而言,结构图鼓励学习者乘机将所学内容形象地表现出来,并在事实、观念和概念之间建立连带关系。对此,CMPCL强调,通过建立图表视角的“组织图”学生以最适合自己学习风格的形式,将内容和信息组织起来。具体的“组织图”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模式,建立联系,并获得相关内容的整体概念,因而他们学到的不再是零星的信息。
(三)行动反思:还有没有可以在课堂上使用的其他教学方法
在历史上,苏格拉底对话式的研讨,也可以有效代替传统讨论,就所读文章展开讨论。这一方法的成败取决于“教师能否巧妙提问”和“学生能否理解所读材料对他们的意义”另外,模拟法,如:法庭上的辩论、著名戏剧的模拟演出,也是激发学生动机的有力学习工具。再如:访谈、咨询的演练,这些都能使学生面对、参与到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中去。在构思上,CMPCL强调,在共同研讨中,学生通过类推,想象和象征把自己的经验同所学内容联系起来。
(四)效果检验:教学方法怎样与教学标准协调一致
针对方法与效果,CMPCL强调,基于程序标准的教育是适应建立优先次序的步骤,可使教师的教学朝既定目标努力。教学方法和标准为教师提供了具体的大纲,表明学生要学的内容和要完成的目标。具体而言,第一是内容标准,表明应教给学生什么和他们要知道什么;第二是行为标准,表明学生能就“自己能做什么”做何种展示。其次,CMPCL强调效果检验,教学方法如何与教学标准相适应,在教师的层次上应该思考:基于标准的教育是什么?符合标准的有效教学策略有哪些?另外,教师更需要思考:教师角色的整体思维是什么?如以下各层面的议题:教师的负担会过重吗?CMPCL强调教学资源的配合:案例教学教室、案例教材、助理和助教、学生的搭配;教学环境的全面提升:教师如同电影导演吗?那么谁是电影的观众?教师的自主程度:在许多配套的组合程序里,教师如同被决定了命运的演员吗?以质量为核心:达到论语式的教学境界?师生如何扮演善问者?如何善待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