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大学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如何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课堂教学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环节,它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也是培养大学生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从事东北农业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流域水文模型课程的教学工作已经两年,在讲授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认识。结合这两年的教学实践,在浅析水循环和预报技术的基础上,从保持教材的融合与更新、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对教案的掌握、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学与科研相长等方面阐述对提高流域水文模型课程教学质量的体会。
(一)保持教材的融合与更新
教材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是教师进行教学,搞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具体依据,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品德觉悟的重要工具。在教学实践中,教材是知识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衡量一本教材质量的高低,首先要看其对实验教学有无针对性、适应性和实践性,能否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所学内容看得见、摸得着,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流域水文模型课程为例,该课程目前缺乏[第一论文网专业代写论文和论文代写,网址www.001lunwen.com]一本系统完整而较新的教材,笔者以《流域水文模型》(谢平)为主,同时融合《分布式水文模型》(熊立华)、《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原理与实践》(贾仰文)、《水文模型》(徐宗学)及最近发表的关于水循环及水文模型相关的资料撰写教学内容,这样既能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同时也能保证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保持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步性。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在流域水文模型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相对简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主要采用传统板书和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便于学生跟随教师思路,理解掌握课程知识点。对于某些抽象的概念,仅仅依靠板书和讲授的方式是难以让学生理解掌握的,如产流机制、蓄水容量曲线、水箱结构等,则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相应的动画演示,实验图片分析等,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这样使得非常抽象的概念变得十分具体而容易接受。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由特定的问题引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诱导其主动的思考。将教师主讲与课堂讨论紧密结合起来,并就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布置相应的习题,增加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设立学习联络邮箱,将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相应的思考题发送到联络邮箱里,利于学生在课下进行课程的预习、复习及自我检查。学习联络邮箱架起了教师和学生勾通的桥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建议、多提问,增强学生敢想、敢问及敢于动手实践的信心和勇气。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1~2]。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求异和洞察能力。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在制作流域水文模型的课件时利用大容量存储技术压缩课件,提供多样化的图和文档资源,利用图形化交互界面技术描述水文循环,为课堂建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利用信息组织结构的超链接连接技术,建造符合学生联想方式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建立水文模型的降雨径流模拟实验环境时,利用VB与Arcgis相结合形成动态演示模型,通过输入必要的调试参数,或者通过学生交互操作,进行模拟不同情况下的产流与汇流机制实验,进行分析比较,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提高对教案的熟悉程度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这就需要教师仔细认真地备课,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具体流程和安排。教案是教师备课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3]。撰写完教案后,课堂教学便有“案”可依,教学质量的提高便有了前提保证。但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如何借助教案将教学内容通俗易懂而又生动地传授给学生,充实丰富学生的知识和启迪学生的思维,实现教学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教案的熟悉程度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在讲授流域水文模型中如何描述降雨的空间分布,坡面汇流的计算方法(如单位线法、地貌单位线法和数值计算法等)时,由于以前做博士论文及科研项目一直在做这方面因此十分的熟悉,因此课堂讲授时可以把基本问题的由来及发展趋势讲解的非常透彻,可以直接面对学生讲解,从学生的眼神中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及时调整讲授速度和处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另外,在讲解一些难于理解的复杂问题比如坡面汇流和河道汇流的时,由于对教案的熟悉,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适当地多绘制一些图形和公式解释,从而高效地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五)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如何加强实验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4]。为了加强实验教学质量,首先是学生技能的培养,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实际操作,这是培养技能的关键,以往实验课都是教师先讲解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然后学生模仿操作,这样会导致学生实际独立操作的时间减少,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把实验项目分为三类:一类是基本模块程序[第一论文网专业代写论文和论文代写,网址www.001lunwen.com](比如面雨量计算、河道汇流、坡面汇流)编制,课前交代给学生,然后上机学生进行编程实现,我在一般协助,学生做答后,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我再进行讲解,第一类是模块组合,根据我讲解水文模型的构建原则,之后学生根据我的设计思路,组装水文模型。第三类启发式实验,是我与学生一起编程,互相启发和互相借鉴,共同设计水文模型,并编制水文模型的计算程序。在实验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测能力和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编程能力,Excel绘图能力,及利用水文模型解决问题能力。
(六)注重与学生的沟通
沟通是一门艺术。一次成功的沟通,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教育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沟通的问题。教育中如果缺乏沟通,则学生的“心事”教师永远也猜不明白,而教师的“柔情”学生永远不懂。双方都互相埋怨并都在苦恼中,教师失望,学生伤心。其实,“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通过沟通,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也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通过沟通,才能彻底拆除妨碍情感交流的墙,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网络,才能促进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在讲授流域水文模型第一节时,笔者首先从地球上的水循环讲起,并同时与学生相互沟通,进行引导,使他们能参与进来,就每一部分水循环的情况进行描述,之后询问学生描述每一部分水运动可以用什么模型进行描述,这样使学生对水循环及这门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进而在讲解每一水文模型时,都从水循环讲起,不断与他们沟通,最后使学生对水文模型的认识达到设计水文模型的程度。模型讲解完之后与学生探讨本节课讲授的水文模型可以做一些什么,优势在哪里,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在与学生的不断讨论之中,一些在课堂上不善于发言、比较羞涩的学生,渐渐融入课堂中。
(七)教学与科研相长
教师要具有以教学传授知识、以科研创新知识的本领,尤其是在高校从事专业课教学的老师。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是辨证统一、互相促进的,教学工作常常会激发科研的热情,教学中会发现一些不清楚的东西,课后就会去研究它。我的一些新的想法有很多就是在讲流域水文模型课中突然激发出来的;而科学研究的成就又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不断地把新的研究成果和思路贯彻到教学中,这样即使常年讲一门课也能做到常讲常新。
参考文献:
[1]孟祥增.现代教育技术[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2]周晓霞.多媒体技术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3,(18):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