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基层统计工作者的支持下,诸暨市一直致力于加强基层统计队伍建设,不断充实人员力量,改善经费保障,提高整体素质,统计基层基础、业务建设、法制建设等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先后获得了“全省统计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基层统计基础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统计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进一步夯实统计工作基础,就该市基层统计队伍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诸暨市统计队伍现状
诸暨市统计工作体系由市、乡(镇、街道)、村和定报单位等四部分组成。市级(包括诸暨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诸暨调查队)统计机构共有工作人员45人,其中:本科学历31人,大专学历9人,大专以下5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8,初级职称7人。平均年龄为40.1岁;乡镇(街道)级统计机构(统计工作办公室,一般由工业副镇(乡)长、街道副主任分管,经发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并设工业、农业、综合、投资和三产统计专业岗位)人员共计123人,其中统计人员共为97人,每个镇乡、街道平均3.6名;村(居、社区)级统计人员计有521人,一般每村各配1名;定期报表单位4076家,一般配备一名以上专兼职统计人员。
通过坚持不懈地抓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和统计继续教育培训,扎扎实实地推进方法制度改革,协调有序地开展统计基础规范化、统计信用等创建活动,诸暨市统计基础日益加强,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从调查情况来看,诸暨市各级统计队伍呈现整体素质好、和谐气氛浓、奉献精神强、服务水平高、工作作风硬的总体格局和良好面貌,应予充分肯定,在全体统计工作者的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法律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市委、市政府及时了解市情市力和科学准确进行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另一方面,随着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的需求日益提升,也表现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制约着统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统计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环境堪忧
尽管统计工作十分重要,不可或缺,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差异等种种原因,社会上一些单位、个人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却并非一致。统计工作任务重、事情烦,再加上考核的压力,责任重大。因此,许多从业人员干着统计想生计,这山望着那山高,觉得这是一门“做勿出山”的职业,既无使命感、荣誉感,也无归属感、成就感。不少人视统计为过渡性岗位,依法统计工作的外部环境尚不理想。
(二)体制机制束缚
我国现行的统计体制,条块分割,尚不十分科学。以市级层面为例,诸暨市统计局行政上受市政府领导,业务受上级统计部门指导,而调查队行政归属与业务工作均受其上级管辖,但局、队的工作范围完全重叠、调查对象部分交叉,特别是乡镇要面对局队的双重工作任务压力。从乡镇层面看,统计工作机构没有专职编制,(统计办)大多从属于经济发展办,独立性差,具体工作人员牵涉到工办、农办、服务业发展办等相关人员,隶属于不同的分管领导,削弱了统计职能的发挥。所以,市镇两级统计工作力量配备分散,没有发挥最大效能。而村及企业等调查对象统计机构的设置及人员的配备,《统计法》只有笼统的工作要求,没有明确的具体规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镇两级统计机构的行政推动。
(三)力量配备不足
由于体制机制上的先天不足,统计法也没有对企业、村统计人员配备作出明确规定,导致统计工作力量的弱化。而现实的统计工作任务却越来越重,随着形势的发展,产业分工越来越精细,催生了文化、科技、民生等领域新的统计调查任务;党委、政府管理社会的职能也在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调查、群众安全感调查、工作满意度调查等统计调查项目以及“下升上”、“个转企”等工作也需要统计部门的大力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化倾向加大,客观上也要求强化统计工作对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力度。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机构精简的压力,工作人员的招聘受到限制,统计中介又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能较多地分担政府统计的任务。所以,总体来看,统计工作任务不断增多与力量配备之间的矛盾在日益显现。
(四)基层基础薄弱
从诸暨市具体情况来看,统计队伍除市级相对较好之外,呈一级一级弱化趋势,越到基层问题越大,表现为三个多:兼职多、身份多、变动多。乡镇统计人员兼职多,据我们了解,统计之外,还承担驻村、安全生产、消防、工会、科技、商贸市场、集体资产公司等工作,少的身兼三四项工作,多的要应对***部门,其他岗位任务也很重。同时,部分镇乡(街道)统计工作由新来的大学生、军转干部接任,不少还由大学生村官或另聘编外人员承担,构成比较复杂。部分统计人员待遇相对较低,岗位归属感不强,不安心统计工作,更换较为频繁,队伍稳定性很差。村级统计工作大多由文书承担,年龄大,变动更大。2011年诸暨市行政村换届选举后只有132位上届统计员保留下来,变动率达到74.7%,他们还承担了大量村务工作,待遇较低,缺乏积极性。企业层面大多数经营者因为统计工作为宏观服务,对其单位本身带来的效益不是直接的,只求完成报表任务,所以平时基本不问不闻。企业统计员大多由会计兼任,专职很少,薪资也明显低于其他岗位,往往新进人员居多,岗位变动频繁,部分镇乡达到每年三分之一以上。整个统计队伍呈现金字塔框架结构,作为顶层的市级相对稳定之外,其余乡镇、村及企业均暴露出“三多”问题,村级、企业还分别存在老龄化、新人化“一老一新”倾向。
(五)业务素质不高
由于当前统计队伍中存在的“三多”现象和“一老一新”倾向,统计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很低,突出表现为持证上岗率很低。2013年,全市27个镇乡、街道统计机构人员合计为123人,统计人员合计为97人,其中持证人数为53人,持证率为54.6%,只有浣东街道、山下湖镇全部持证上岗;全市村级持证统计员262人,持证率为50.3%。但由于换届选举,造成许多持证统计人员离开岗位,全市只有直埠镇村级统计员全部持证上岗。诸暨市统计定报企业统计员持证率为49.4%(2008年为32.8%),离统计工作的规定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统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持证上岗是《统计法》的基本要求,坚持持证上岗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关键环节。许多统计从业人员缺少基本的业务知识,只能边做边学,报表质量可想而知。而一些老统计员因为近年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力度加大,计算机、网络信息知识欠缺,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不要说统计分析咨询,就是一般简单的操作应用,都有些勉为其难,面对新的制度方法、指标口径,一筹莫展,动手能力很差,只能望机兴叹。与此同时,不少在岗的统计人员因为工作繁忙或者不够重视等原因,没有能够及时参加统计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和各种业务培训,实现知识更新。如全市在册持证人员已达4648人,而每年开展继续教育的人数大约为1800人上下,不少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统计工作要求。
三、加强统计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统计法制建设
《统计法》是维护统计工作秩序的基本法律规范,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基本准则。我们要以《统计法》颁布30周年和“六五”普法宣传教育为契机,加大普法、执法力度,逐步形成各调查对象依法统计、社会各界理解、关心、支持统计工作的良好局面。
1.进一步提升统计普法工作实效。要结合统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各项业务培训、专业统计年报会议,宣传统计法律法规,把日常宣传与和统计法制宣传日、统计知识竞赛等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加强对领导干部、企业经营者、统计从业人员以及社会各阶层的统计普法,提高全社会依法统计意识。在当前,要创新统计宣传手段、方式,利用网络视频等载体,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统计普法教育,把《统计法》等列入组织部门干部网络学院教育内容,不断改革、完善经济指标考核体系,努力为统计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进一步加强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加强统计执法监督检查,为统计工作依法开展保驾护航。一要紧密联系业务工作实际,突出重点领域,抓住薄弱环节,把执法检查与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二是要坚持有案必查、举报必查,保持一定的威慑力,形成工作态势;三是要查处一例,教育一片,每年抓几个有声势、有影响的典型案例,通过通报批评、公开曝光等形式,产生较大警示作用,进一步树立依法统计工作的权威性;四是要加强回访,有错必纠,督促整改,把统计执法的落脚点放在提高全市统计工作水平上面。
3.进一步加强统计执法队伍建设。一要加强业务学习。统计执法工作要求,难度大,涉及各相关专业甚至财务会计、企业经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方面知识,所以执法人员一定要注重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懂业务的多面手;二要提高法律素养。不但要熟悉《统计法》及专业法规,还要了解《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懂法、守法,才能敢于执法、善于执法;三要严肃执法纪律。在执法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各项党纪政纪,自觉按照中央要求和统计执法“十不准”纪律,依法稽查,干净干事,维护形象,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二)加强统计力量建设
经过多年努力,诸暨市基层统计力量已经初具规模,71个相关市级机关及部门(单位)、27个镇乡(街道)全部按照要求设置了统计分管领导和统计员,521个行政村(居、社区)也落实了1名统计员,但离上级统计部门的要求和形势发展需要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为此,我们要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的意见》(浙政发〔2012〕71号)要求,从三方面着手,切实增强诸暨市基层统计岗位人员力量。
1.整合市级统计工作力量。一是做好局队统计力量的协调,在当前的体制下,进一步优化统计人员、调查项目等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劳动,减轻基层(乡镇、调查单位)压力,形成互补局面;二要发挥部门统计作用,将其纳入政府对部门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进一步加强管理,特别是具有全行业管理职能的部门,统计基础工作应达到“五有”标准,即有一名分管领导、有一个责任处(科)室、有一张健全的组织网络、有一支统计专业队伍、有一套全行业统计制度,形成大统计格局,使部门统计与政府统计相互促进,协调有序,实现信息共享,防止数出多门。
2.稳定乡级统计工作力量。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诸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基础建设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意见的通知》(诸政办发〔2003〕169号)、《诸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诸政发〔2005〕68号)以及《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的意见》(浙政发〔2012〕71号)等文件精神,在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待遇落实上予以保证,特别要在队伍稳定上下功夫,解决“留不住人”的问题。镇乡统计办公室应坚持挂牌办公,以强化统计意识。工业统计岗位、综合统计等岗位原则要求由正式在编人员担任,逐步改变兼职多的状况。为进一步强化统计工作,建议在乡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工办)中增加或者切出专门编制,其中一般镇乡1名,发达镇乡2名,用于统计工作;统计岗位专职人员,实行任期制度,无特殊情况,必须保证3年稳定;镇乡统计人员的更换,要严格按照诸政办发〔2003〕169号文件精神,事先征得市统计主管部门的同意。另一方面,统计岗位是锻炼人、磨练人的地方,要在干部任用上予以适当倾斜,不使年轻统计人员“吃亏”,让他们有奔头。同时,经济发达地区、开发区可以适当探索培育建立统计分局的机构管理模式。
3.强化基层统计工作力量。行政村(居、社区)和调查单位作为统计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对于保障源头数据准确,作用至关重要。村级要逐步探索专职统计人员负责相关工作,对统计员的任用要明确前置条件(比如学历、年龄、持证等要求),避免过去由年老文书兼任随着换届大范围变动现象,并研究建立行政村(社区)统计人员劳动报酬制度,提高工作积极性;调查单位统计岗位“新人化”现象是个老大难问题,必须综合治理,坚持普法教育、执法检查与持证上岗多管齐下,普法宣传是根本途径,稽查处罚是手段方式,持证上岗是机制要求,内外结合,夯实基层基础。
(三)加强统计业务建设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高质量的统计数据,离不开高素质的统计队伍,高素质的统计队伍,离不开高水平的业务素养。当前形势下,提高统计队伍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具体从三方面入手。
1.加强“双强双型”建设。基层是统计工作的落脚点,基础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抓手。只有提高基层基础才能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此,我们要按照省局的部署,深入开展“双强双型”活动,加大基层工作力度,巩固联系点制度,全面了解、掌握基层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及时提供帮助支持。同时,切实提高局队机关工作人员的学习能力和服务能力,深化“技能+效能+廉政”三位一体的竞赛活动,在全系统形成“肯做事、肯担责、公正廉洁”的良好风气,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创新发展。
2.加强“四大工程”培训。统计“四大工程”概括表示就是“四个统一”,即统一的基本单位名录、统一的一套表调查制度、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平台、统一的联网直报系统。我省推开实施的“企业一套表”制度是四大工程的核心,为确保顺利开展,诸暨局队结合联网直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全市范围的业务再培训,并及时予以电话咨询,个别的做好上门服务,使广大的基层统计人员快速掌握新的业务知识,保证统计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后,要结合新情况,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3.提升统计教育平台。目前,网上教育已成为统计岗位教育的有效载体。诸暨统计教育网实现了统计信息发布、信息交流、在线学习、在线考试等功能,是统计工作、统计人员学习、沟通的重要平台。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专业网站的作用日益增强,下一步我们要不断完善功能,特别是要强化其教育培训平台的作用,把现在大量的现场培训、会议培训,转化为网上课件培训,使从业人员免于奔波,便可自主、即时接受教育培训,同时结合大量的案例分析,帮助学员把握最新知识、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工作能力。努力建成一个教学资源丰富并集教学教务管理、教学通讯、在线学习等多功能的统计教育门户网站。
(四)加强统计信用建设
十年来,诸暨市坚持不懈抓好统计信用建设,先后在企业、镇乡及行政村深入开展了统计规范化单位创建工作,适时启动调查单位信用等级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方位地促进了统计基础建设,在做强基层统计上作出了不少有益的探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得到了绍兴市和省统计局的高度肯定。
1.不断提升统计基础规范化创建工作水平。自2003年以来,诸暨市相继开展了统计基础规范化企业、镇乡(街道)、行政村(社区)创建活动,收效显著,受到了调查单位的大力欢迎。下一步,要以浙江省统计局开展省级统计基础规范化镇乡(街道)创建为契机,继续加大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力度,认真履行《统计法》规定的职责,结合当前实际,调整考核内容,细化创建标准,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不断夯实统计基础上面,放在不断提升统计工作水平上面。
2.全面推进统计信用体系建设。认真落实《诸暨市关于加强统计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和《诸暨市统计信用评级工作实施方案》精神,深入持久抓好企业统计信用等级管理,在前几年贸易、材料加工、设备制造业实践的基础上,把这项工作推向全市所有规模以上企业,逐步形成以道德为支撑、制度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全市统计信用建设长效机制,以规范统计行为,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加大统计从业人员信用建设力度,建立从业行为征信制度,杜绝失信行为的发生,不断完善统计信用体系,更好地服务于诸暨市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