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银行于2009年开启跨区域经营的步伐,6年间,员工总人数从2009年末的1972人上升至2016年上半年末的8631人,整整翻了近五倍。管理半径的扩大、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企业文化的传承和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面临全新的挑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台州银行通过对培训模式进行全新探索,建立了覆盖全行员工的立体式培训生态圈。一、岗前培训:导入“信贷模拟工厂”,人才培养“可复制”台州银行精耕中小企业多年,在小本贷款领域更是全国城商行业界标杆。经过多年的实践,也锤炼了“下户调查、眼见为实、交叉检验、自编报表”的风险识别技术。在小本贷款配套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上,更是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培训理念,分条线开发培训课程,建立了高密度、高效率、标准化的培训体系,并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上岗资格认证机制,在3个月内就能将一名初出校门的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临柜人员,6个月内有能力发放10万元以下的微贷款,9个月内有能力发放10万元到30万元的小贷款,为业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信贷模拟工厂”模式是台州银行新员工在岗前培训的重要一环。“信贷模拟工厂”是将信贷调查工作往培训方向进行了转化,结合固有的标准化流程将银行信贷产品从贷款营销、贷款申请受理、贷款调查、贷审会、签订贷款合同、贷款监控等环节,通过反复模拟练习及讲师的现场指导,将每个环节进行多次的模拟生产,提高员工的信贷技术。新员工在参加“信贷模拟工厂”培训之前,会有两周的信贷观摩。在观摩期中一方面是为了帮助他们熟悉整个信贷调查流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他们在与客户接触中增加行业知识,收集典型案例。二、在职培训:“1+5”培训计划,让培训不留死角对于一家成长型银行而言,承担培训角色的部门和人员很多,从专业培训部门到分行人力资源部、各条线各模块的专业培训人员等等,但就培训的效果来讲,支行是人员成长“传、帮、带”的第一阵地。为帮助支行提升培训能力,台州银行推出了“1+5”培训计划。那什么是“1+5”培训计划呢?这其中的“1”是指《支行培训工作指引》,“5”即四个专业业务条线(授信条线、小额条线、储蓄理财条线、渠道条线)的《新员工成长手册》和《基层高潜质成才手册》(见图1)。为什么要推出“1+5”培训模式呢?因为随着机构规模的不断扩张,人才需求缺口越来越大,大部分新任支行行长都是80、90后的员工,在人才培养上有些有些年轻的支行行长更是显得手足无措,因此,必须把培训的落脚点放到员工的能力提升培训工作,不断跟进员工的成长。通过制作《支行培训工作指引》,让支行行长能够第一时间知道自己在人员培训工作上需要需要怎么做,这样有利于支行行长带队能力的培养;而通过四个专业条线的员工成长手册和成才手册,制作员工“成长卡”和“成才卡”,明确了每一阶段的让员工能够第一时间知道到哪个阶段自己需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让主管能够明白下属员工目前的成长情况,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改进和激励措施;通过制定《基层高潜质成才手册》,帮助基层高潜质人员实现良好的职业发展,夯实后备人才队伍。目前,该项计划已经在台州银行全行范围内推广。三、移动培训:微课助力,教学迭代,破解培训痛点2015年,台州银行与平安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引入知鸟移动学习平台,正式开启移动学习和培训之旅。平台上线后,所有关于新员工、在职员工、领导力等相关的培训课程都被同步到了知鸟上,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形式、学习时间、学习频率,有了很大的自主性。知鸟平台上有“爱学、未学、新课、ICAN、大咖说等板块,目前员工注册率100%。活动足够精彩,领导足够重视,培训内容全覆盖,营销人员对此产生依赖,成果远超出预期。截至2016年6月底,共完成1184门课件的开发工作,累计浏览学习量31万人次,实现了“学、练、考”三位一体学习生态圈,提高了培训、测试组织效率,降低了培训成本,破解了培训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痛点,也推劝了教学方式的迭代,提高了培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