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的步伐是迅速的,和它相比,政治体制的改革的进程是缓慢的,出现这样的原因是因为许多问题和阻碍限制了政策的执行。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公共政策的执行,它也是实现政策目标的一个关键。公共政策一旦被制定出来,就应该被执行,倘若将执行和公共政策隔离开来,那么公共政策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本文将对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从而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公共政策公共管理行政管理政策执行
一、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高层幸苦,中层梗阻,基层板结
我国行政机关里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高层辛苦,中层梗阻,基层板结。具体的解释是:高层领导殚精竭虑地制定和监督公共政策的贯彻情况。有的中层干部对待公共政策的执行工作敷衍了事,有些中层干部因为地方拒绝执行导致执行公共政策显得困难重重,从而阻碍执行的进度。下层人员缺乏工作热情或者形式主义,公共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顺利地执行。
2.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
有些政策执行者害怕在公共政策的执行的过程中触碰到其他利益集团从而将自己的“乌纱帽”丢掉了,因此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和维持现状,在采取措施的时候,总是在做表面文章。有的政策执行者总是本着“静观其变”的态度,上级机关没有催促就尽可能地推托工作。这些因循守旧。得过且过的人的工作作风和态度会使得公共政策无法得到有效执行以及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阻碍。
3.“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没有本着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在执行政策的时候,往往将地方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编造各种理由,对于原有的政策没有做到有效地执行,而是用“土政策”人为地“发展和创新”原有的政策,因此公共政策无法在各地得到统一地贯彻。
4.认真执行,实践走样
与上文讲述的情况不同的是,这些政策贯彻者不缺乏大局意识和工作热情,但是吃不透,领悟不到公共政策的本质精神,而造成了实践走样的现象的发生。这往往是由于这些政策贯彻者的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文化水平有所欠缺造成的。
5.“政绩第一,效益第二,升迁为大”
有些政策的执行者利用手中的权利创建“形象工程”,这种做法并没有遵循上级部门的要求来进行,而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政绩并为自己的“前程”铺路。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制定者的意愿就会被歪曲了,较为有限的政策资源也会被浪费了。除此之外,政策执行的进程会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的公共政策的目标而受到阻碍。
6.公共政策的无效现象
公共政策能够产生正效力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它能够推进社会进步的发展。公共政策的作用的发挥会因为在贯彻公共政策的时候被各种因素的阻碍、扭曲或抵制表现出来了无效,这就是“零效力”。
二、导致公共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
1.体制方面的因素
我国的公共政策执行体制并没有形成科学和民主化政策决策的机制。它受到了传统的行政和决策的影响。之所以说是科学、民主化政策决策的机制没有形成是因为相对独立且相互协调在政策制定、贯彻和评价之间的要素的运行机制没有形成。公共政策的制定存在着一些不良的现象:缺乏科学有效的论证,过于简单的决策程序和过于依赖领导者进行决策等。公共政策的贯彻的过程中出现了千差万别的公共政策的执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统一且可行的执行标准的缺乏和执行者的个性差异等。实际上,在对公共政策的执行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这个评价科学合理和公正性都会对其他公共政策的制定和贯彻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2.公共政策本身的因素
对于一件事情和一个事物,它都会拥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造成结果的决定性作用就是内部因素。同理,公共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的众多问题,未能够实现想要达到的效果,这与政策本身有着很大的关系。对于一个优质的公共政策而言,关键的两个因素就是科学性和合理性,除此之外可行性和稳定性也是较为重要的两个因素。只有公共政策的本身确定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执行工作。
3.政策执行者的个人因素的影响
有些政策执行者在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总是优先考虑自身和眼前的利益。自己的行政行为是由本位主义的政绩观念决定的而不是国家和社会所要求的来指导自身。他们的政绩和个人价值的标准也往往是个人利益,忽视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4.法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惩罚和监督
我国传统的人治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有些人依旧不按照所制定的行政规章制度办事。不健全的行政法规也使得不守规矩的人钻了空子。为了谋求个人的需求,他们利用职权的便利来实现,甚至是越权。然而,不健全的法制也使得这些违法行政的人逃脱了切实和有效的惩罚。在这种情况之下,有些公共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就更为随意和“人治”。然而,行政执行问题出现的温床在有效的监督机制的缺乏中而产生了。
5.公共政策资源的缺失
公共政策资源主要是由经费和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构成的。在经费方面,我国许多地方缺乏了政策执行的物质基础——经费,使得了执行的进程变得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在人力资源方面,整体素质较低和机构臃肿使其主要的特征。在信息资源方面,由于国内各地区的经济存在着差异,因此他们的政府办公的条件也有所差别。信息传递无法同步就在拥有着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陈旧落后的办公设备之间发生了,他们无法有效地掌控和传达信息,从而导致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所限制。
三、解决对策的建议
1.进一步改革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
想要解决现行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的工作就是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改革的重点就是四大机构的建立,对中央和地方,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进行理顺。
2.制定科学有效的公共政策
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政策的制定者要尽可能地让公众参与进来,听取公众的意见,同时也要维护最广大民众的利益要求。能够最大程度地表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公共政策有效且科学的表现。除此之外,对政策决策系统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不断地改善,也能够推进科学和民主政策决策的形成。
3.加强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提高公共政策执行者的素质
只有在政策执行者的帮助下,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才能够被操作和执行,因此加强人事制度的改革是公共政策执行者的素质的提高的根本方法。建设和完善公务员的考核制度;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建设,行政机关需要优秀和高素质的人才。除此之外,多途径地采取措施不断地培训公务员,让他们的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都能实现增强。
4.健全法制,加强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的监督
作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内容就是健全法制建设。
公共政策的执行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的帮助。在监督之下,公共政策的执行者能够更大地程度激发自身的工作热情,表现出来的工作效果也是良好的,同时也避免了公共政策的执行者的贪污和违法现象的发生。
结束语:我国的公共政策执行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本文总结出来了五个主要的导致这些的问题的原因。它们是体制方面的因素、公共政策本身的因素、政策执行者的个人因素的影响、法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惩罚和监督和公共政策资源的缺失。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还给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实现我国的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进一步地改革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制定科学有效的公共政策、加强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公共政策执行者的素质和健全法制,加强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监督。
参考文献
[1]万芊.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2]夏道明.试论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特区经济,2008(1):232-234
[3]刘婕.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D].山东大学,2006作者简介
沈日康,1988—,男,福建南平人,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专硕,研究方向: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