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子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使得“微阅读”大行其道,大学生手中的阅读载体也由原先的书本变成了电子书、手机等各类电子设备。不过相对而言,“微阅读”的内容偏碎片化、大众化和娱乐化,经典着作往往是不起眼的“配角”,阅读主体往往更在乎获得轻松的愉悦感,普遍缺乏理性的思考,所以有人以此认为“微阅读”是一种败坏阅读风气的阅读[1]。
“微阅读”时代的到来,也对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应当采取多种有效手段,多方位加强对大学生“微阅读”的引导,有效开展经典阅读,提高阅读素养和人文素养,帮助大学生提升阅读的素养,使其发展更全面,成长更健康。
2.1“微阅读”现状
手机的普及使大学生逐渐形成“微阅读”这种全新的阅读方式,不过由于“微阅读”涉及的信息资源十分庞大,作为阅读主体,大学生往往处于被动选择的角色,阅读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受制于阅读终端特点,阅读主体无法像对传统读物那样长时间深入研读,更多的表现为快餐式阅读,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的阅读特征突出[2]。“微阅读”阅读频次最高的内容主要是新闻资讯、娱乐资讯、网络小说、聊天交友和微博微信等等,总的来说信息比较杂,而且真伪难辨。阅读者主要是为了打发时间,娱乐消遣。因此,对大学生来说,“微阅读”是一种浅层资阅读,不利于大学生阅读经典着作,对提升人文素养的作用非常有限,正缘于此,需要对大学生的“微阅读”加强科学引导。
2.2经典阅读现状
大学生群体的阅读爱好特点鲜明,像言情类、传记类、武侠类、文娱类的书籍杂志和专业刊物等都是大学生主要涉猎的领域,不过大学生普遍存在阅读缺乏计划性,随意性较强的问题。另外,娱乐消遣成为大学生阅读的最大动机[3],与之相对比的是,大学生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经典着作的阅读率明显偏低。某机构曾经对某重点大学的学生做过随机调查,在受访的86名学生中,完整读过四大名着的仅有4人,比例之低惊人,大学生对经典着作的疏离,令人担忧[4]。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获知经典着作的相关内容并不是通过对原着文本的研读,而是主要通过读图、看影视剧等快餐式的阅读方式获得的。这对大学生全面把握经典着作的主题内涵是极为不利的。
此外,大学生学习的“功利化”因素也制约了他们对于经典着作的阅读,因为认为与毕业的关联度不高,大学生宁愿把时间更多地花在考证考级上面,而在阅读经典着作方面花费的时间严重不足。
3.1编制必读书目,制定考核办法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也极容易受到外部不良信息的干扰和侵蚀,而恰恰“微阅读”的内容信息来源良莠不齐,所以非常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微阅读”的引导。引导不能只有口号,更要有具体的实际行动,编制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必读书目极为重要。大学图书馆是高校最主要的信息和知识中心,指导大学生阅读责无旁贷。
与此同时,必读书目的编制不能只流于形式,仅停留于编制这个动作,更要制定切实有效的考核办法,把经典阅读明确写进各专业学生的学业目标,以确保真正将必读书目落实,这方面的工作可以联合教务处等职能部门进行。唯有制度的保障,才能使经典阅读的引导既有说服力,更有约束力,才能真正提高大家对经典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借助优秀的作品,促使大学生的阅读素养和人文素养显着提升。如陕西师范大学将必读书目考核学分制[5],按阶梯划分,不同阅读量得到不同学分,完成出色者还可颁发相关的证书和证明,这样必读书目的落实无疑会更加有效。
3.2完善移动图书馆,引导经典阅读
现在,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开通在全国很多高校都很普遍,不过具体到功能,大都还停留于提供普通的线上读者服务,比如查询借阅信息、预约书刊、续借书刊、移动OPAC等,但很少有开通带有引导性的推荐功能的,其实要利用移动图书馆引导大学生经典阅读,这方面的功能模块尤其需要得到强化和完善。移动图书馆要根据“微阅读”的特点,有序化组织海量信息资源,对经典着作的数字化信息要重组优化,从而保证把优质阅读资源提供给大学生,使他们的阅读素养不断得以提高。
(1)要充分利用移动图书馆的推荐功能模块,比如“信息推送”、“热门书推荐”等,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将本校大学生的必读书目加以落实。通守数字化处理经典阅读的必读书目,加以信息重组,设置经典书目的“名家导读”、“精彩篇章”、“全文阅读”等链接,从而适应大学生不同阶段、不同场合的阅读需求,这样,即便是在碎片时间段,大学生也可以轻松用来阅读经典着作。
(2)要充分发挥经典着作讨论区的阅读交流功能。读书的兴趣很多都是来源于他人的分享,大学的移动图书馆要高度重视读者之间交流与互动的重要性,应当尽可能开辟讨论交流区,方便大学生读者分享和交流自身阅读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同时也可以随时查看到其他大学生读者对书的点评,这种线上交流的方式易于被接受,同时也能激发大家阅读经典的热情,在阅读经典时更具主动性。
3.3开通官方双微,推动经典阅读
要促进大学生读者的沟通和交流,大学图书馆开通官方微信和微博很有必要,还应组建一个团队加以日常维护,提供信息支撑。大学图书馆的双微平台在做好日常动态发布的同时,做好大学生经典阅读的推动工作是重中之重。
(1)双微进行专题讲座直播。举办经典阅读专题讲座,不失为推动经典阅读的一项好活动,为了让讲座的传播面更广、影响力更大,应当通过微博、微信对活动进行现场播报,播报的内容除了分享主讲人的个性讲解,听众的交流发言,还要密切关注微博和微信粉丝的互动交流,为没有到达现场的大学生读者提供更多参与讨论、提问、点评的机会,把经典阅读专题讲座办得更具参与性,实现影响力最大化。
(2)定期发起经典阅读讨论。要紧密结合本校大学生的必读书目,提前计划,利用移动图书馆相关讨论区,以及微博、微信载体,定期组织线上讨论,将经典阅读的推荐工作营造成“热点”,吸引更多大学生读者的关注和参与。可以借力发力,借助社会热点,比如“莫言热”等,发布相应的话题,巧妙地将大学生读者带入某部经典作品的互动交流,通过微博讨论的热点化,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读者阅读经典着作。
3.4设立经典阅读室,方便线上线下交流
据相关调查分析显示,纸质阅读能够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和阅读质量[6]。虽然在便捷性上面,相比“微阅读”,大学图书馆明显吃亏,但可以在线下的舒适性、读书氛围的营造方面做足文章。比如,大学图书馆可以开设经典阅读室,可以不断丰富这些经典着作的馆藏资源。同时将室内的阅读环境设置得更加舒适、悠闲。比如布置一些沙发、茶几等,为大学生读者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积极的交流氛围。这方面国家图书馆经典名着阅览区的成功经验可供我们借鉴[7]。当读书成为享受,那么经典阅读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与此同时,大学图书馆还应做好科学指导的服务,可以配备专门的学科馆员,加大导读力度。导读的重点是让大学生读者重视作品内容、思想和意义,提高大学生对经典阅读的重视。
3.5举办丰富活动,培养阅读兴趣
主题征文。围绕经典阅读主题,高校图书馆应设计常年化、制度化的征文活动,形成周期效应,维持经典阅读的热度。主题征文可充分整合线上、线下传播渠道进行发起和宣传,邀请专业评委,对来稿内容作出公正、公平地评审,及时发布获奖名单。优秀的征文获奖之后可以附上评委的点评,印刷成册,置于经典阅读室,同时线上应发布电子版,让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关注并加入到经典阅读的队伍中来。
诵读活动。大学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硬件设施条件,为开展诵读活动提供优质的场所,保障诵读活动的定期开展。图书馆可以结合大学生群体的兴趣爱好,有意识地牵头组成各经典着作阅读小组,让大家“对号入座”,交流阅读经验,并且提供师资支持,对大家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及时解答。选择时机开展诵读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诵读提升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
专题讲座。在推广经典书目的过程中,专题讲座也是很有效的一种方式。因为很多经典着作年代久远,无论是内容还是时代背景都与现代有着很大的区别,对大学生读者来说,理解和领悟起来还是有相当的难度,而定期开办经典阅读的专题讲座,聘请专家、学者、名人来校指导,逐渐形成品牌优势,产生持久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促动更多大学生热爱经典阅读。
大学图书馆在推广经典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编制科学的必读书目,更要通过制度保障,开展全方位的活动来不断提升引导的有效性、针对性,唯有些,方能将经典阅读的推广真正落到实处!
[1]安武林.微阅读正在败坏阅读风气[N].检察日报.2012-09-28(006)
[2]赵乃瑄,周静珍.移动阅读环境下大学图书馆的转型、创新和合作[J].图书情报工作,2012(9):48-51,74
[3]王平.现阶段大学生文化经典阅读现状调查[J].中国统计,2012(3):42-43
[4]孙桂洁.对于大学生阅读经典问题的深度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9(4):53-55.
[5]党怀兴.倡导阅读经典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0(3):9-11
[6]潘启雯.纸质阅读能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N].中国图书商报,2012-08-21(009)
[7]潘伯明.国图经典名着阅览区的功用和建设[J].现代情报,2009(7):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