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职业化的问题和途径
作者:未知国家审计职业化是国家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治理的重要途径。当前推进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是审计工作的重点,本文从国家审计职业化的本质内涵出发,阐述了国家审计职业化的内在特点,进而探讨国家审计职业化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淡化“官本位”、弱化“行政化”以及完善监管退出机制设计的实现途径。
国家审计职业化是整体提升审计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我国正处在一个全面深化审计改革的时期,基于我国当前特殊的国情,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具有特殊性,本文就国家审计职业化问题进行探讨。
一、国家审计职业化的本质内涵
国家审计职业化的必然性。职业化是社会经济制度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重新解构,国家审计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在国家法律制度下赋予国家权力的受到严格限制和规范的职业。近几年,国家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机关人才工作的指导意见》中,都明确提出要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实行审计职业准入制度,促进审计队伍职业化建设。2016年审计署《关于推进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的指导意?》,提出建立审计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审计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务序列以及完善审计人员选任机制等意见。
国家审计职业化的目的性。国家审计职业化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从实现职业化的途径和操作方式上来看,国家审计职业化能够帮助完善国家审计行政管理体制,实现分级管理。通过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一支集聚专业、技能等多方面区别于其他职业高素质国家队伍,实现对国家审计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国家审计的效率,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从依法治国的国家方针上来看,为国家审计职业化提供了可靠的法治环境,且我国审计队伍正在快速壮大,具备充足的人才储备,需要符合国家的内部和外部规定,在具体工作中需要结合国家的制度、理念和规范,代表国家职业形象,因此国家审计职业化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国家审计职业化的内在特点。国家审计职业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国家共同的审计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体系下,建立相对坚定的审计职业信仰,逐步形成具有国家专属性质的职业化特征。国家审计职业化的根本特点是独立性,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实质上,国家审计职业化都需要保持独立性,不为情感和强权所利诱。作为国家职业的象征,国家审计职业化还需要建立在契约精神之上,依照国家依法治国的原则,达到不越界不犯规。国家审计职业化还具有技术性,结合现代审计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多元化的审计环境下需要加强国家审计的技术手段。
二、国家审计职业化存在的问题
官本位文化浓厚。在推进国家审计职业化进程中,我国以“官”为本位的文化始终存在,经过上千年思想的沉淀,官僚价值理念在我国政治意识中依然存在,因此对国家审计职业化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难免受到唯命是从理念的影响。国家审计职业化强调职业本身的能力和职业操守,因此,在其职业化过程中,不应当沿袭官本位封建等级制度和受特权观念的影响。
行政化管理不合理。当前国家的治理依靠市场和行政手段,需要两者之间进行协调和平衡,国家审计职业化主要依靠市场或契约,行政手段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起到协调作用。过度的行政干预和管理不利于保障国家审计人员工作开展的独立性,容易诱发权力寻租,造成官僚之间的利益输送,可能对国家利益造成威胁和损害。当前国家行政化管理的问题体现在国家审计机关隶属于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国家审计人员作为公务员序列也体现不出其职业化特性。关于审计的内容和得出的结论很大程度上受到行政人物的干预,且行政领导在审计中的权重过大。
监督保障退出机制不完善。国家审计保障、退出和监督机制是国家审计职业化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审计职业保障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审计职业保障机制不完善,例如在人员责任权利的界定、任职条件、任免、考核、工资等方面制度的不完善,将不利于国家审计职业化的发展。当前国家审计职业的监督机制有待完善,需要依据现有法律、纪检以及社会公众等不同群体共同实行国家审计监督工作,实行全员共同监督,加强监督责任主体的监督职能,加强职业退出机制建设,加快国家审计职业化的速度。
三、国家审计职业化的实现途径
淡化“官本位”。国家审计职业化具有复杂性,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现过程中需要基于我国社会发展状况逐渐推进,借鉴国际上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稳步开展。通过淡化官本位意识,改善我国审计职业化的宏观环境。通过修改法律、完善制度改革等措施淡化官本位意识。在国家审计职业化中树立职业意识、强化职业精神,依照国家审计机关规定的要求履行职责,强化审计专业技术。
弱化“行政化”。国家审计职业化与国家之间存在一种法律契约关系,弱化行政管理色彩能够强化国家审计法律的契约精神。国家审计职业化对国家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依照国家审计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监督职能,与国家政治制度密切相关,是从政治角度监督国家经济现象。实现国家审计职业化,建立在独立性基础上,健全国家审计的管理体系,加强国家审计职业化的职能作用。
完善监管退出机制设计。国家审计职业化需要从上而下地逐渐展开,实行职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培训制度,重塑职业保障机制,建立职业退出机制。国家审计职业化具有竞争合作的更新能力,且是双向选择的职业,能够打破现有的身份制度,促进国家审计人员能够实现有序流动,明确退出条件和方式,实施有效的退出策略和管理机制。
国家审计职业化是国家实现现代化治理的重要内容,坚持在依法治国的原则下开展国家审计职业化,从管理体制、管理理念、监督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完善国家审计职业化的制度,实施有效措施推动国家审计职业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