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外债风险可控

时间:2021-05-01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当前中国外债风险可控

作者:未知

截至2018年3月末,中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8435亿美元,较上年末增长1329亿美元,增幅7.8%。那么,如何认识当前外债增长?有哪些变化值得关注?我们又如何看待当前中国外债形势呢?外债合理可控增长当前,尽管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严峻,但随着供结侧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经济领域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日益显著,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未来―段时期中国外绩风险总体仍然可控。
首先,当前中国外债规模与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是相适应的。国际上通常用债务率,即一国年末外债余额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来衡量一个经济体外债总规模是否与其整体经济实力相适应,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且相对保守的安全线为20%。2014年末中国全口径外债余额曾经达到17799亿美元,当时的债务率是17.2%;而2017年末的债务率为14%,是下降的,而且也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
再来对比同期GDP增长。2015年至2018年一季度,中国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约246万亿元人民币,而同期外债余额增长了等值7007亿元人民币,外债增幅相对于国民经济增长而言非常有限。
此外,当前外债增长有多方面合理因素的强有力支撑。
第一个是持续回暖的外贸形势。一般来说,企业在从事进出口贸易的过程中,往往会通过企业间的预收或延付、银行提供的贸易融资服务(如海外代付、?h期信用证等)来实现资金的融通,从而形成相应主体的对外负债。这部分外债与进出口形势息息相关。根据海关统计,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75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9.4%,由此带动了银行海外代付等业务的增长,外债规模相应增加。
第二个是境内外融资成本的差异。一家境内企业选择从境内还是境外融资,融资成本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境内外利差和人民币汇率则是构成境外融资成本的核心要素。2017年以来,境内外一直维持正利差,中美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差值在2017年下半年曾经达到过160bp左右的高点,2018年以来虽震荡下行,但仍然保持明显正利差;与此同时,一季度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5%,境外融资具有明显优势,使得境内企业和银行将融资需求更多转向境外。
第三个是境外机构对境内人民币债券高涨的投资热情。2016年以来,人民银行先后推出允许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市场、内地与香港“债券通”等多项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放的举措,大大丰富了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券市场的渠道。站在债券发行人的角度看,境内机构(如财政部)在境内发行的人民币债券被境外投资者购买,即形成其对境外购买方的对外负债,这部分数据体现在“债务证券”项下。2018年一季度,境外机构增持境内人民币债券超过1570亿元;截至2018年3月末,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的债券总余额达到了1.3万亿元,持续刷新历史新高;“债券通”的交易量也持续增长,由此带动“债务证券”形式的外债明显增长。外债结构进一步优化
通过对比2014年末和2018年3月末的外债数据,可以发现,当前中国外债结构是在不断优化的:一是短期外债比重明显下降。据官方公布数据计算,2014年末中国短期外债占比高达73%,而2018年3月末为64%,下降近10个百分点。二是债务证券比重显著增加。在2016年以前,中国外债主要由贷款、贸易信贷及贸易融资,以及境外机构或个人在境内的存款、同业拆借等传统债务类型构成,债务证券占比很低,2014年末仅为8%;而2018年3月末,债务证券余额达到3828亿美元,占中国全口径外债的比重已经提升至21%,传统债务类型占比则有所下降。三是政府部门外债占比提高。截至2018年3月末,广义政府外债余额为1917亿美元,其中九成为中长期债务,占中国全口径外债的比重为11%,这一比例在2014年末仅为6%。
究其原因,这三点重要变化均与境外投资者持续增持境内人民币债券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近一年多以来,境外投资者对境内人民币债券市场的投资热情持续高涨,其中财政部发行的人民币国债是境外投资者最为青睐和配置的主力券种。
截至2018年3月末,人民币国债中由境外投资者持有的比例已经达到5.85%,其中绝大部分为中长期国债。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当前,尽管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严峻,但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经济领域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日益显著,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外债风险总体仍然可控。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当前中国外汇储备充足,外债偿付能力强。截至2018年3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3.14万亿美元,是一年内须偿还的本外币短期外债规模的2.64倍(国际警戒线为1倍);如果考虑到人民币外债偿还基本不需要动用外汇储备这一因素,则该倍数更高,当前中国具备充足的外部流动性应对外债偿还,外债偿付风险可控。
第二,中国外债集中偿付压力不大。当前,中国外债中短期外债占比较2014年末显著下降了10个百分点,短期偿还压力相应下降;并且,短期外债大部分是与进出口贸易密切相关的,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短期内集中偿付可能性低。另外一方面,截至2018年3月末,中国本币外债余额6295亿美元,占比34%,这部分外债未来将以人民币形式偿还,不存在货币错配风险。
第三,外债结构优化为中国外债增设了“稳定器”。当前,债务证券在中国外债中的比重已超过五分之一。外国投资者主要投资于中长期人民币国债,短期内撤资可能性较低。我们看到,2018年4月和5月,境外机构仍在继续增持人民币国债,人民币国债中由境外投资者持有的比例已接近7%。2018年3月,彭博宣布将从2019年4月开始,用20个月的时间将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纳入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届时,人民币债券将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之后的第四大计价货币债券,带来更多的境外资金进入中国债券市场。同时,债务证券比重的上升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中国外债的稳定性,因为此类外债的偿还以境外投资者出售债券为前提,在撤出时须考虑和承担市场价格下跌风险,即属于“风险共担”(risksharing)型,相比传统形式外债的偿还将更加慎重。
外汇管理部门表示,一直密切监测外债规模及结构变动,严控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等类型机构的境外融资行为,并持续跟踪中资机构直接或通过境外平台公司在境外发债情况。未来,外汇管理部门仍将持续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加强事中事后监测分析和部门间沟通协调,不断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防范异常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作者为资深金融专家,编辑:王东)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览?区域品牌声势夺人

览?区域品牌声势夺人作者:未知改革开放以来,在品牌建设领域,对内人们更多地强调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对外则更多地强调国家品牌或国家形象。《参考消息》最近的一条消息说,中国包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