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内审工作创新,将审计关口前移
作者:未知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内部审计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内部审计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促进单位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改善内部管理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内部审计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由于领导层更加关注单位内部的管理问题,而内部审计在单位的内部管理体系中起到监督的功能,日益受到领导层的重视。另一方面,伴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的不断发展,单位未来充满着更多的不确定风险,单位的领导层对内部审计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
中科院研究所领导层日趋注重内部审计工作,用内部审计来加强研究所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从而增进创建自我管制、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良性成长系统。这些都为内部审计提供了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当前,科技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对我国科技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研究所的内部审计正是为科技创新发展服务的。面临挑战和机遇,内部审计工作如何顺应形势,积极构建完善的工作体系,探求卓有成效的工作模式,尤其是将审计的关口前移,是审计实践工作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中科院研究所;内部审计;关口前移
一、审计关口前移的形式
内部审计不是简单的事后审计,更不是哪里有问题就审计哪里,而应该将内部审计关口前移,提前发现问题,将问题在萌芽状态里解决掉。这就要求审计工作创新,将审计关口前移,突出事前审计,使审计的理念贯穿整个管理链条的始终。
从开始就控制和避免违规行为的发生是审计关口前移的核心。其主要形式有:
(一)科研项目审计中的关口前移
科研项目是科研院所运行和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审计关口前移的重要领域。在中科院研究所刚开始开展内部审计时,大部分科研人员不配合内审人员开展工作,甚至的抵制内部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但随着内部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发现,内审人员真的如他们所说“不是来找麻烦的,是帮助大家解决问题的”。
中科院研究所内部审计先于科研项目的申报做出审计判断,便于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在申报中参考。当前科技发展的深度和速度都是史无前例的,各学科独特的技术研发规律,不同项目之间的差异可能不是一下就能理解的,科研项目的事前审计如果能够邀请同行技术专家参与,效果会更好一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内审人员可以借助该科研领域的专家对所申报的科研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审查,一方面可以在申请国家科研项目方面提高效率,一方面也避免资源浪费。这样的流程安排,可以有效避免不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项目上马,在项目的起始阶段筑起一道防御墙。
(二)科研经费审计关口前移
研究所在进行前期课题预算编制,中期课题支出控制,最后课题结题审计过程中都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其中,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优势,帮助科研人员将科研经费用在刀刃上。传统的科研经费审计,注意力更多的集中于经费的安排,检查经费是否按照既定的原则使用,是否存在挪作他用、张冠李戴的情况。相比之下,对于科研经费在科研项目、科研领域的布局以及经费安排的合理性关注就很少。如传统的科研经费审计时,都要对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审计,审计的主要方式就是按照预算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而对预算的合理性检查就比较少。但是从检查的情况来看,预算前期不合理的计划安排造成的损失浪费,远大于经费使用中形成的损失浪费。
(三)规章制度的审计关口前移
审计关口前移的另一种形式是对规章制度的审计。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能够有效执行,并且符合单位的特点,是内审人员应该关注到的。而且规章制度是行政行为的依据和尊则,规章制度存在缺陷或不符合当前的形势,造成的损失远比单个科研项目、单笔经费造成的损失要大。因此,规章制度的审计关口前移,能够加强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及时性和可操作性,从源头上解决规范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二、审计关口前移的困难
审计关口前移是增强科研院所内审工作的重要措施,也是新形势下内审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推动这项工作对审计部门来讲,在审计专业力量、操作规范、审计理论和技术三个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一)审计力量难于适应需要
随着审计参与科研管理活动的不断增强,充实和培养审计队伍成为一项急迫的任务。审计队伍建设是积极推进审计工作创新的有力因素。审计关口前移应贯穿于科研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而不仅仅事中和事后审计。现在审计的周期越来越长、任务越来越重,对审计力量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全过程的审计方式,要求审计从单纯财务收支审计转变为全方位的审计,包括项目可研的合理性,初步设计的深度、经费预算的合理性和保障性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这样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审计操作规范有待调整
审计以依法审计为根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保证审计工作前移,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监督有效性的关键。在项目和资金计划安排还没有经过审批的时候介入科研项目,甚至在审核和批准之前来建议修订现有的规章制度。审计的这种参与触及有关职能部门的调整,而不是审计部门片面的行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只参与还不行,必须具有话语权和建议权,获得单位一把手的支持。
(三)审计理论和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审计关口前移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审计方法。审计关口前移,涉及到研究所管理的许多领域,使传统审计的内容得到了空前的扩大。在传统审计模式情况下,大部分审计人员的理论和技巧只是对审计方法的深入挖掘,针对某个具体的审计项目实施审计程序的研究。对于科研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对于科技政策的适用性研究等相对偏弱,这可以说是影响推动审计关口前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审计关口前移的实施办法
(一)审计关口前移,我们必须首先将研究项目管理和预算管理控制相分离,要重视研究项目调整和预算是否合理。要将审计关口前移,应由科技处负责项目管理,财务部门负责经费拨款,内审部门负责监督执行,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通过对科研项目预算的管理,将科研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做好。通过审计关口前移,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可行性、经费管理的有效性进行管控,将审计的触角深入到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过程中。
(二)加强科研经费整个过程的控制,加大经费管理制度的宣传力度。内审人员就应该将国家最新的科技管理政策向科研人员进行解读、宣传,在国家政策与科研工作之间建立起有效沟通的桥梁。事实上,审计是对比管理部门的规章制度,让每个人都遵守它,实施它。然而实际操作中,内审人员对于现行政策的更新和掌握偶尔存在滞后的情况。在科技体制和政策日新月异的今天,应该先让科研人员掌握最新的科技政策,无论在科研布局还是在申请项目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的效率。
(三)??立检查控制,保证科研项目结题的时候也同时结账。内审人员、财务人员和科研业务人员要分工明确,互相配合,保证科研项目结题的时候也同时结账。首先,科研业务人员要认真负责记录研究课题的经济业务发生全过程;其次,财务人员要将研究课题的收支情况、经济往来情况等核算清楚;最后,内部审计人员应该研究课题的经济业务发生全过程的记录进行监督或检查,尤其要监督检查所研究项目的实施和内部控制程序。
(四)提高科研项目的成效,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成立绩效评价体系,首先,财务人员应该在每一年的年底认真分析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将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用绩效评价体系方法进行表达;其次,科研人员在研究项目结束时,完成研究项目整体的绩效分析报告,对研究项目进行整体评价;最后,内部审计人员对研究项目进行绩效审计,利用一些财务标准、经济指标和一些非财务指标来综合评价如论文的梳理、论文的质量、专利情况、奖励情况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从研究项目的整体情况分析项目的效果和效益,从而提高研究项目的整体效果。
总的来说,内部审计部门应提早运用其作用,参与管理研究项目的整个流程,并且与科研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相互协作。除此之外,还要明确在研究项目管理中的经济责任,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定期监督检查,从而保证研究项目整体执行规范,并有效运行。
(作者单位:李文邦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张世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