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重庆市养老机构创业环境及对策
作者:未知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强,老龄人口基数大、增速高,面对如此庞大的老龄人口,政府对养老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各种针对性政策起草出台的同时,养老机构也被推上舆论热点。本文以重庆市为例,从重庆严峻的人口老龄化现实着手,通过分析重庆市养老机构发展及经营现状,运用文献分析、数据对比等方法,对养老机构创业环境进行研究,探索在此状况下进行养老机构创业的机遇与对策,指出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及采取正确的地产选择和融资方式是养老机构创业的重要考虑因素,为提高养老机构创业率提出对策。
关键词:重庆市;民办养老机构;创业环境;经济学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重庆市为例,未富先老现象十分明显。政府虽有推出各种养老保障措施,但在庞大的老龄人口基数下仍显不足。现今,公办养老机构已无法满足市场巨大的养老需求,养老产业终将向市场化发展,而在市场化趋势下,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与生存环境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融资、政策等问题存在,养老机构社会投入力量少,需求充足却风险较大,创业实力没有得到很好激发,缺口较大。本文通过个例分析重庆市养老机构创业环境,对养老机构创业、经营现状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对策。
一、重庆市老龄化趋势解读
(一)重庆市老龄人口增长现状
据重庆日报讯,截至2016年底,重庆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705万人,占总人口的近21%;65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477万人,占总人口的14%;80岁以上高龄老人有100万人,占总人口的3%;空巢老人家庭65万户,且预估重庆市2035年老龄人口将达871万。重庆市老龄人口基数大、增速快,思考如何解决养老问题的同时,让符合需求的养老机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由此可见,重庆市养老需求充足,养老机构创业有可发展空间。
(二)重庆市老龄人口特征
重庆市老龄人口约占总人口15%,而这些老龄人多为“空巢”或“三无五保”户老人,即“无劳动能力、无赡养人、无经济来源”及“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对于“三无五保”老人及半失能或残障老人,政府纷纷出台相关补贴政策,并鼓励支持公建民营、委托管理等形式将共有产权的养老服务设施交友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运营。
(三)老龄人口对养老机构需求走势
老龄人口对养老机构的需求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开始,老龄人退出社会生产,他们最需要的便是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而之后,随着“空巢”现象的出现,老人被独自留在家中的情况较为普遍,他们需要养老机构给与的不仅仅是一个安全的环境,更是一个能与其他人正常交往的社区,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再之后,老龄人不单对社交有需要,他们开始对自我价值有所追求,老年大学、老年培训班等机构的出现正是证明了这一点。
二、重庆市养老机构发展现状
现今,重庆的养老地产处于无序发展状态,没有很好的区域规划。重庆养老机构设置较为集中,受到地价等因素影响无法形成满足老人所有消费需求的服务区域,如重庆市沙坪坝地区的养老机构,有90%左右集中在歌乐山上。歌乐山虽风景较好,但交通不便、离市区较远。重庆市的养老机构区域需要进一步规划一体化服务,而现在仍处于发展状态。同时,重庆养老机构普遍面临较为严峻的资金周转问题。兴办养老机构成本高、收益不确定,加之入住保证金无法充足收取,项目资金不足逐渐成为巨大压力,在此压力下,养老机构就逐渐转变成带有配套养老服务的商品房销售。而且重庆养老机构普遍盈利性较差,客户单一且多为经济能力缺失者,养老项目也并未随时代发展而多样化,只是单一进行老人护理项目,没有涉及到老人娱乐、老人学习等项目。
三、重庆养老机构创业环境
(一)有利环境
1、非住宅商品房可利用
重庆非住宅商品房库存持续增加问题仍被重点关注,商业用房库存量较大,去库存正在进行,尤其在如今电子信息技术发达的背景下,实体店铺更是难于出售。但转言之,这样的环境正利于民办养老机构创业发展。其原因主要在于:利用闲置商业用房,有效加快房地产企业资金周转,解决企业资金不足问题,并能消化商业用房库存,顺应房地产发展趋势;商业用房地段相对偏于市内,交通便利,且符合老人社交需求,同时也能拉近在市内的子女之间的距离,便于探望。
2、政策利好
2014年,重庆市制定《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市级财政对自建房养老机构床位给予5000元每张的补贴;2017年11月,《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出台,指出到2020年,我市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超过50%,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2018年1月,再提《实施意见》,提出要强化支撑,切实增强政策保障能力。类似扶持养老产业的政策逐渐出台、完善,为养老机构创业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
3、创业人才优化氛围形成
在大众创业的大趋势下,创业人才不断涌出,创业领域也不断被拓宽。在政府对创业的政策支持下,养老机构创业也成为了一个选择方向,同时创业氛围浓厚,为养老机构创业潜在动力提供了激励作用。
(二)不利环境
1、扶持力度不够
我国税收繁杂,虽对养老机构有政策优惠,但养老机构税收享受优惠需以非盈利为前提,且对免税政策侧重税前审核,审核周期长、项目繁琐,免税优惠复杂且条件苛刻,政府所做的民办养老机构扶持力度仍显不足。
2、法治不健全
养老机构并不仅仅指老人护理项目,还包括老年服务、老年医疗、老年娱乐等方面项目,但对于养老服务等方面我国还未出台十分完善的法律文件,养老机构中的法律纠纷处理机制仍处于未明确阶段,虽服务业才是养老机构的核心,但因不健全的相关条款设置,这仍是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一个不利条件。3、融资困难
重庆本身养老机构不多,多数偏向旅行观光方面,而那些大型养老机构都蕴含着蜂拥而入大批购买地产的泡沫,在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时,却采取出售商品房方式获得现金流,看似生存下来,其实并未解决融资难问题。
4、设施环境欠佳
民办养老机构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养老地产,而重庆市虽相对于沿海一线城市地价偏低,但近年一直处于上升阶段。不断提高的地价迫使民办养老机构只能找寻郊外或山上较为偏僻的地方进行开发,而偏远的山地郊区便无法进行区域一体化,不能?⒁搅啤⒂槔稚枋┑冉岷掀鹄创锏讲?业链联结效果,产业无法长期可持续。
四、对策分析
(一)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税收优惠制度,激发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弥补需求空缺。同时也应一视同仁,对公办养老机构与民办养老机构同等看待,将养老机构相关资金计入预算范畴,或兴办一批高质量养老机构作为示范,激发民间创业力量。简化税收优惠申请程序,放低门槛,给予民办养老机构创业真正支持。
(二)加强法治建设
政府应实地调查养老机构所面临的法治空缺,切实完善相关法律体制机制,为民办养老机构创业解决法治纠纷难题,规范养老机构运营及生产方式,使得养老产业“有法可依”。
(三)选择正确融资模式
目前,项目融资模式主要有PPP、BOT、PFI等。对比前三者,PFI则更适合民办养老机构融资。PPP与BOT强调政府的主导与所有权,而PFI则更为灵活,这既能让政府得到需要的养老服务并且不需最后承担整个项目,又能充分发挥私人企业的主动性。采用PFI模式,既能解决投资风险与融资问题,又能发挥政府监督职能,让重庆养老机构摆脱孤立无援状态,实现较快发展。
(四)充分利用非住宅商品房
非住宅商品房需去库存现状有利于民办养老机构创业发展。政府应鼓励企业进行商品房适老化改造,将闲置用地盘活,使得养老机构创业能够利用闲置土地进行开发。养老地产规模化,形成产业链,最终形成类似“科技园”的“养老园”,创造舒适养老环境与齐全养老服务,加强产业间合作。
五、结语
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显著,不断增长的老年人数量与不断上升的养老需求催促着养老机构的转型升级,公办养老机构已不能满足全社会养老需求,民办养老机构成为解决养老问题又一出口,养老机构创业存在巨大潜力与机遇。在政策扶持与PFI融资模式下,选择正确的经营途径,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民办养老机构创业正逐步走向正轨,养老机构创业环境也将变得更加开阔。
作者简介:
周诗蕾(1998-),女,江西南昌人,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