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作者:未知【摘要】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本文探讨了网络舆论的新特征及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舆论新媒体时代措施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论的含义及特征
舆论是指某一部分人根据感兴趣的话题或事件,直接表达观点的倾向,往往会引导事件的演变。网络舆论作为一种独特的舆论形式,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体现在:网络舆论的及时性与互动性、舆论热点形成的快速性与广泛性、舆论导向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等方面。大学生群体的年龄,心理,社会角色,地位等特点,决定了高校网络舆论具有自身特点:
1.主体的高素质、多元性和矛盾性
大学生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整体知识水平较高,致使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情绪情感,基本上能保持理性。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在年龄,社会地位,知识背景,经验上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由于地域文化,知识背景,家庭,等原因,舆论表达也是不尽相同。
2.客体的特定指向性及学术性
大学生自主意识强,思维活跃,对外界变化极为敏感,一旦利益无法得到重视和维护,倾诉和表达渠道受阻,校园网络舆情进入爆发期,成为校园危机事件“导火索”。
校园网络舆论客体与科研和学术紧密相关,网络舆论环境具有浓厚的学术和文化气息。因此文化和知识的传播与交流成为校园网络的重要部分和舆论的重要内容。
3.媒介的形式多样性
不同于一般网络舆论,大学生网络舆论包括简短感触、随想手记、文学作品等精彩多样的形式。不局限于博客、微博,大学生网络舆论更主要依托校园BBS,通过各个板块交流思想、讨论问题。
二、网络舆论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制
网络舆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群体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重新建构。其中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舆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对社会最新动态的言语表现。网络舆论通常反映社会各层面的最新动态,从而能够成为意识形态中的最新线索,更方便学者洞悉舆论研究的核心、意见流动方向的总体倾向。
另一方面,舆论是通过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进行肯定的支持或否定的批判,从而使被社会公众价值观认可的事物和现象得到发扬,而被社会价值观否定的事物和现象遭到抑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舆论价值解构与整合功能。
三、引导网络舆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高校要做好媒介知识的宣传和介绍工作,可以采用举办讲座或者课外实践等教育方式来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让学生们对网络媒体有充分的认识,提升他们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以便正确的参与网络舆论。大学生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还应树立正确的网络信息观,提高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同时在信息发布与传播方面恪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不制作、传播不良信息。
(二)通过制度规范来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我国网络舆论的立法工作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立法要立新观念。更注重公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权利的发挥,实现立法观念从“惩处”到“惩处与自由并行”的转。(2)网络立法要立新举措。网络立法需要实现“自上而下”到“双向互动”的转变,积极拓展法律法规的反馈机制,创新法律法规制定的多方参与机制。
对我国高校而言,要在落实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基本要求的同时,对国外的实践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制定高校互联网使用规范,如《校园网络管理办法》、《大学生网络文明公约》等,为构建和谐、安全的高校网络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三)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就是要组建专业的工作团队,来提高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专业素质。具体来讲,必须把握以下几点:(1)赢得校领导的重视。(2)重视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高。(3)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
(四)促进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
各高校依据时代发展的特点,用科学的理论来塑造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通过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方式,建立专业的网站作为载体,来促进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使其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来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和道德情操。
四、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了“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应意识到在面对网络舆论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着,我们既要把握机遇,又要正视困难。
由于舆论体系研究属于新兴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相关理论体系尚未形成,所以对于网络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创新性研究不够深入,对网络舆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2003(5):189.
[2]明义敬.论高校网络舆情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苏州:苏州大学,2010.
[3]刘建华.赛博空间的舆论行为――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205-209.
[4]李振伟.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其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