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种姓制在现代印度企业中留存的思考

时间:2021-07-02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关于种姓制在现代印度企业中留存的思考

作者:未知

中图分类号:K351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674-1145(2018)8-365-03摘要种姓制是印度社会中特有的等级制度,与印度教密不可分。尽管今日的种姓制已不再合法,但种姓观念却已内化于印度人的思想之中。印度人民的择业观受种姓制的影响,很大一部分人选择子承父业。甚至在观代印度企业,种姓观念已化作惯习影响着企业管理与企业中的个人。种姓一方面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将各个行?I集团间经济活动的竞争压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破坏了企业内部的和谐,影响了企业的效率。短期内种姓的危害无法消除,如何合理地把握好种姓在企业场域中的“度”,才是印度企业管理者应该做的。
关键词种姓印度企业
印度人民的宗教信仰十分复杂,印度也因此被称为“宗教博物馆”。印度教是印度的第一大宗教,据199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超过82%的人口信奉印度教。
早在公元前15至20世纪间,印度出现了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宗教―吠陀教。那时候只是一种自然崇拜的宗教。到了公元前10世纪,印度出现了奴隶制国家,并形成了以婆罗门为首的社会等级制度。婆罗门教强调“业”和“轮回”,即人的生前思想与行动能够创造“业”,从而决定来世的种姓序列的高低。四世纪时,婆罗门教演化成了印度教。印度教其实是印度旧有宗教的集大成者,吸收了一些反婆罗门教的其他社会思潮,最终成为了当时印度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并一直延续至今。种姓制是印度教内最重要的社会集团。
一、印度种姓制的起源及内涵
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创造婆罗门教时,婆罗门为更好的进行阶级统治,创造了最初的种姓制度。种姓制是印度教的社会化形态,韦伯在探讨印度教问题时这样写道:“作为一种封闭的制度,种姓制是始终.贯的婆罗门思想的产物”,“如果没有婆罗门的广泛影响,种姓制是绝不可能占统治地位的。”印度教与种姓制二者互相依赖,密不可分。
种姓制被称为“瓦尔纳”(varna)或“迦提”(jati)。种姓制又被称作“迎提”种姓制度或“瓦尔纳”制度。瓦尔纳一词最早出自《梨俱吠陀》,原意是色,也就是皮肤的颜色,当初雅利安人用以区分黑土著人和白土著人,后来才成为社会等级的名称。在《梨俱吠陀》一首题为《原人颂歌》的诗中,第一次也是唯―次提到了四个种姓:
“他的嘴是婆罗门,她的双臂是罗?^尼耶,他的双腿成为吠舍,从他双脚产生了首陀罗。”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贱民”阶层,被称作不可接触者,故实际上一共是五个阶层。经过分裂和衍化,后来又出现了很多的亚种姓。
要给种姓下一个定义是十分困难的。学界对于种姓的定义存在争议,汗没有石、统一的说法。
在《种姓在印度》一文中,S.V.科卡尔认为,“种姓是具有下述两个特征的社会集团:1.它的成员受出身的限制;2.如果这个种姓成员同其以外人通婚,将会受到社会法律的禁止。”科卡尔的这个描述,其实已经谈到了种姓的血缘规定性与内婚制这两个特点。但其中的第一点,“受出身的限制”并没有清楚地说明种姓制与其他等级制度的区别。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种姓制是这样定义的:“种姓一般由血统、婚姻和职业决定的群体特定的社会等级。而种姓制度把社会的各个人口区分并等列为不同的集团。这种区分一般是以血统、婚姻和职业为标准的。”百科全书关于种姓的定义简洁明了,并已包含了种姓制最基本的要素,即血统、婚姻和职业。
当代人类学家凯思林?高夫认为,每.个较大的种姓集团,按照传统习惯总是有一个有亲属关系、社会关系、经济关系、宗教关系并具有管理机能的、以当地为限的组织单位。高夫对种姓的定义里多了“宗教关系”和“管理机能”两个特点。
在了解过前人对种姓的归纳后,笔者尚不能对种姓进行精准的定义,在此只是归纳出种姓制所具有的以下几方面的规定性:1.血缘或出生;2.婚姻;3.等级;4.职业;5.空间和社会隔离。
种姓制度以纯洁污浊观念为自己的依据,按照此观念,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血统有纯洁、污浊之分。父母同为高等种姓的人生下的后代血统高贵,并且一般是相同种姓内部通婚,虽然偶尔也会有顺婚与逆婚的出现。高等种姓与低等种姓一般不居住在一个小区,甚至在农村的同一个村庄,高等与低等种姓的居住地也分别分布在村头与村尾,他们相互之间少有往来。种姓将印度人分为三六九等,婴儿一出生就大概能知道他未来的职业与社会地位。种姓之间的高低关系,用“洁净”与“不净”的宗教观念描述更为妥当。主持宗教仪式的一般种姓较高,因为他们从事神圣、洁净的祭祀活动。打渔、屠宰、理发、接生等职业低,因为残害动植物,接触污浊的东西。
但其实并不能通过改变印度人的职业、生活习惯去提高自己的种姓地位。因为事实上种姓等级和个人的职业、生活习惯产生的顺序是:先有阶级压迫,后来才有纯洁污读观念。
二、种姓在现代印度企业中的体现
任何国家的企业管理模式都是以其自身文明为基础的,而一个国家的文明通常是该国内各种文化的集聚与融合。
虽然早在1948年,印度国会就已通过了废除种姓制度的议案,后来在宪法中又做了保护低种姓和贱民利益的规定。1955年通过了消除种姓歧视的宪法条款,各邦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但是,印度政府为消除种姓所作的许多法律规定并未真正实行起来,尤其是农村人拒不执行,这样人认为,违反了历史传统的法律规定是错误的。故此,即便在现代印度企业依旧能或多或少的看见种姓制的影响。
宏现而言,种姓制体现在印度人对职业的选择上。维兰德拉?辛格在70年代末对卡纳塔克邦北卡纳塔卡区一批村庄中343个家庭进行调查,这些家庭分属21个种姓,各等级都有比如说对职业的期待,多数家长希望自己的儿子留在本种姓传统职业中,如果要有改变,那么就进入新出现的行业领域里工作。
并巨,印度的家族企业在印度影响很大,私营企业占主体,家族企业居多,家族中头领也就是公司的头领。几乎百分之九十的印度公司都受到家族控制。富可敌国的塔塔家族、信诚集团的阿班尼家族、全球第一钢铁帝国的米尔塔家族等等,都是赫赫有名的家族企业。微观上而言,种姓观念也体现在企业内部。当代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在他的场域理沦中提到,社会世界其实是由相对自主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他称这些社会小世界为“场域”,场域具有自身的逻辑,并且具有一套独立的话语体系。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而言,场域其实是一个知识共享与创造的空间。印度现代企业存在着具有自身特色的场域。
其中,场域作为客观关系的构型,把规则强加在每一个进入该场域的个体行动者身上,任何人想获得利益,也必?进入场域并在场域内部的权力关系中展开行动。印度传统文化对于本土企业的影响无可避免,上至企业高层管理者,下至最底层的员工,其实种姓制已内化于每个企业个体之中了。
印度企业中自上而下的管理也许和其文化意识是相匹配的,处于社会高级的阶层通常占据高层的管理职位低种姓以及贱民经常遭受歧视。“在一个属于一个种姓集团的工业领域内,共他种姓的人要想人决策层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企业内部,下属尊重年长者或者有资历的领导者,畏惧有权有势的人。并且,他们认为工作赚钱不但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完成人生通往天国旅途的途径。他们相信,财富是通过几代人的不间断努力工作和付出而获得的。在印度,如果在个人情感上认可公司,便会为这个公司努力付出。所以,企业管理者扫往会从人生和事业的角度去激励自己的下属,管理者在奖惩方面更多的用到内在激励的手段。同样,管理手段的重心一般放在引导而不是自接驾驭的方式上。
三、种姓对于现代印度企业的影响
笔者在上文种姓在企业内部的体现中谈到了场域的概念,它是行动者按照共同认可的行动规则共同建立的活动空间。并且,按照共同规则形成的场域结构具有稳定性,场域内部集合了符号竞争和个人策略,并生产具有符号价值并被社会认可的符号商品。其实在印度企业里,传统文化的痕迹已经印在每一个印度人的脑海之中,他们有意或无意识地建立起企业场域,场域也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
为此,不得不提到布尔迪厄的另一个概念―“惯习”。它是一个持久的、可转移的禀性系统。“禀性,也就是说以某种方式进行感知、感觉、行动和思考的倾向,这种倾向是每个个人由于其生存的客现条件和社会经历而通常以无意识的方式内在化并纳入自身的。”那么惯习也就是场域中行为人的具体表现,场域是行动者实践的场所,惯习来自于实践的过程,这样惯习和场域就在实践统一起来,两者不可避免地互相影响。一方面,二者具有制约关系,即场域形塑惯习。另一方面,这又是种认知建构的关系。按照布迪厄的逻辑来看,惯习“来源于社会结构通过社会化,即通过个体生成过程,在身体上的体现,而社会结构本身,又来源于一代代人的历史努力,即系统生成”。场域与惯习之间是种通过“实践”为中介的“生成”或“建构”的动态关系,惯习有助于把场域建构成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种姓观念经过历史的沉淀,其实已经成为内化于印度人思想的一部分了。印度现代企业中,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行为人建立起“场”,在这个场域之下,员工与管理人员各司其职,惯习同样也影响着整个印度企业文化的发展。
现在学界关于种姓对印度现代化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持有批判的态度。但自印度独立以来,它在工业化方面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并且印度人在种姓制的影响下是能够适应现代生活的,那些家住农村但却在城里工作的人,也能很容易的调整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现去适应社会的环境。
印度哲学家拉达克里也是不反对种姓制度的。“种姓制度所强调的社会生活法则,不是冰冷而残酷的竞争,而是协调合作。社会不是人们进行相互争斗的场所,种姓之间的相互竞争是不允许的。出生于某一特定集团的人,当他习惯了该集团的特定模式之后,要使自己适应新的生活是极其困难的。”其实拉达克里也把种姓现念当做印度人的一种惯习概念。每个种姓内部的人自小就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婚姻观、择业观、价值现甚至世界现也是在此过程里形成的,无法轻易被改变。
其次,虽然种姓有相互排斥的特性。但其实是达到社会有机调和的目的。也就是把各个种姓的劳动、服务的形式、对象,以及报酬的多少,以及各种权利与义务作了规定。实际上把各个行业集团的经济活动,把它们之间的竞争压到了最低限度。人们根据种姓的不同而投身于各行各业,各司其职。不会因为哪个行业挣钱多,就有大批人争相涌入。人们满足于家族赋予自己的职业,其实很大程度上也缓解了就业难问题。在许多低种姓穷人看来,富人与自己之间的差距其实是各自在前世的修行不同导致的。自己前世做造的业因才导致了今天的果报,只有修好今生才能有来世的幸福。除少数人外,印度教徒对种姓制度几乎从没有什么不满,就连那些处于最底层的贱民也不否定种姓制度,他们不满的是自己处在种姓序列中的位置,他们只是争取把位置提高一点。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历史惯习,作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比较大的国家之一,印度社会中却很少有所谓“仇富”的社会心理现象。穷人不妒忌富人,也少有杀富济贫的观念,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第三,在企业内部,员工往往努力工作,恪守其责。印度企业家更是为了保护民族工业,努力奉行奉献社会的理念。如今,印度的企业家奉行高度利他主义和注重“不求回报”的经商哲学。《薄伽梵歌》中的要点是追求人生的意义,而不是简单的自我满足。它宣扬人应恪尽职守,引申出的“仆人领袖”及“绿色企业”等理念。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注重积善行德。在一些大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中,将“做优秀的企业公民”作为其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神的参与下忘我的工作,并且其行动和动机不为私欲所控制,不经经济较利害得失,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由此产生的“业”因,就可以通过刊神的虔诚信仰和热爱得到解脱。反之就会受到业的束缚,永远陷入轮回之苦。为神赚钱这一个观点,既是每个印度人心中的寄托,又是他们的奋斗目标。
但另一方面,种姓制在很大程度上确实阻碍了印度现代化发展。
笔者在上文谈到,虽然这种从出生就进行职业划分的观念能够减少同行间的竞争,但很大程度上,按照出身而非个人天赋和爱好择业,也让印度社会丧失了一批“行业天才”。项飚在《全球“猎身”》中也谈到,“在印度,80%以上的软件专业人员出身于高级种姓,来自低级种姓的只占9%,另外还有一些来自其他国家的。而这与低级种姓和贱民占印度总人口的比例是极不相称的。”其次,在许多情况下,种姓观念会让企业内部管理变得复杂。在印度,从垄断财团到一般中小企业,内部员工会分属于不同的种姓集团。在这种状况下,许多高种姓工人不愿服从一些低种姓出身的技术员的指挥,但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分工合作,而种姓成见则破坏了企业内部的和谐,影响了企业的效率。大型企业往往会设置员工宿舍,此时管理者必须按照种姓为员工分配宿舍。并且不同种姓的员工饮食、生活习惯也不同,甚至还拥有不同的节假日。所以企业日常管理会变得更加复杂。虽然现代企业在雇佣工人和分配工作的时候比较少受到种姓的影响,但企业中拉帮结派情况依然严重,当对方不属于自己的圈子时,往扫表现的比较冷漠。
韦伯就曾在对印度种姓的描述中这样说道,“要在种姓制度的基础上产生工业资本主义的现代组织是完全不可能的,在礼仪法规下,职业的任何变动以及劳动技术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礼仪地位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印度)要从自身中产生经济和技术革命或者哪怕是这种革命的萌芽都是不可能的。”印度人刊种姓现念通过惯习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洁净”与“污秽”的概念让印度人在行业中分层,甚至阻碍了印度科技、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种姓是了解印度传统文化、传统社会的一把钥匙。随着印度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种姓制对人们的限制将进一步减弱,这一点无可否认。在印度历史长河里,经历了王朝的不断更迭与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却从未退出过历史舞台。这也显示出种姓顽强的适应能力。种姓一方面保留着印度社会的传统因素,另一方面也不断将外来文化与新思想内在化。
韦伯和帕森斯都曾提到过价值与发展的关系,发展速度慢归根结底印刻在一个国家的整体价值现上。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历史中不断累积,短时间里是无法改变的。一百多年前,缪勒对印度的种姓作出这样的预言,“种姓在印度是废除不了的。废除种姓的尝试是过去政治上进行的最危险的行动之一。作为一种宗教组织,种姓将灭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它将存在下去并获得发展。”惯习是历史的产物,印度企业也必然会受到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如何合理地把握好种姓在企业场域中的“度”,才是未来企业管理者应该做的。
参考文献:
[1]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印度]阿玛蒂亚?森,刘建译.惯于争鸣的印度人[M].上海三联书店,2007.
[3]林太.《梨俱吠陀》精读[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陈峰君.印度社会述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5]朱明忠,尚会鹏.印度教:宗教与社会[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6]罗米拉?塔帕尔.印度的部落、种性和宗教[M].伦敦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81.
[7]姚卫群.印度宗教与哲学百问[M].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
[8]菲利普?柯尔库夫.新社会学[M].北京:社??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0]李丽芬.基于印度文明的印度企业管理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
[11]范徽.基于印度文明的企业管理模式思考[J].清华管理评论,2006(Z2).
[12]钱乘旦.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种姓制影响[J].南京大学学报,1999(04).
[13]张力.传统社会与马克思?韦伯的印度教社会模式[J].南亚研究季刊,1990(01).
[14]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J].烟台大学学报,2002(02).
[15]J.H.Hutton.CasteinIndia[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46.
[16]Radhakrishnan,TheHinduViewofLife[M],Macmillan,1927.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