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构造在组织价值观构建中的应用
作者:未知中图分类号:B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674-1145(2018)8-384-01摘要组织价值观是一种以组织为主体的价值取向,是指组织对其内外环境的总体评价和总体看法,一般而言,有着进步优秀价值观的组织会有更高的效率和效益。中国哲学,作为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学问,自有其独特性格的构造,本文便是将这种构造与人力企业管理结合,提供一种结构化组织价值观的路径。
关键词组织价值观成员激励哲学
一、概述
依冯友兰先生的说法,中国哲学是关于成为圣人的学问,此处所言之圣人,不单指有极高道德修养的人,而实则为一种境界,一种状态,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与万物同一”。
成为圣人,或者说与万物同一,是中国哲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然而上至宇宙整体的自然之道,下至人伦日用的寻常之理,及其发显出这两者的事与物,这之间无不充斥的矛盾与对立,于是乎,中国哲学便进一步成为了一个把世间之对立统一调和成一个和谐整体的学问,当这个统一的过程的完成了,相应的完成者便达到了“与万物同一”的境界,这种达成方法被称为和谐辩证法。
构建组织价值观是企业管理的组分,是为“用技术撬动资源以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服务的。管理其核心与实质便是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处理各种关系,此处“沟通”是广义的沟通,不单纯指人与人的交流,它存在于人与人,财,物,信息等要素的一切交互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在这种意义下,具有和谐辩证法性格的中国哲学便可在管理中发挥作用。
二、具体运用
价值观是稳定的、可评估的信仰。比照王阳明所言“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的说法,我们可以从“本体沦”,“功夫论””二论的角度阐述中国哲学构造在企业价值观构建中的具体作用。
(一)本体论与“自我主体意识”
“本体”,有两层意思,一为本根之体,意在本源发生之绝刊,一为本然之体,旨在本来面目之纯粹。儒家采取的是反己的本体沦,即反求诸己,有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银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把主体推上本体的“位置意识”,在中国哲学中几乎是第一要义的。
因此,在构建组织价值观的时候,就可以采用反己的本体论,树立起成员的自我主体意识。具体而言,一是把握本根之体,首先,结合相关背景信息,采用访谈,沟通的方式,将各个成员挺立于“天所覆为宇,中所由为宙”的时空纵横贯通的体系之中,进行感受、思索,他的大致经历如何,工作规划和人生目标是什么,并审视其人格,知觉,态度,能力,压力,找到该成员的位置,然后将这种位置感与企业的发生发展结合,让他成为企业愿景,目标,战略,策略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是把握本然之体,注重成员内心的体验与感受,从情绪上照顾他们。这是自我概念中自我评估的过程,有促进成员自尊,自我效能,控制点的作用,从而使整个组织有一个积极的自我意识。
(二)工夫论与“观觉合一”
工夫论,即实践的方法论,可以从两方面来说,知解与觉解。观解是“以理智的分辨为奠基,擎起一分解的精神”,觉解是“以直觉的分辨为根底,挺拔一通感的气质”。二者的合一是理性与感性的同一,也是上文所述和谐辩证法的体现,就成员激励而言,是要在开展业务运作或是进行学习总结时,既要强调认知也要强调涵养,既要强调理性分析也要强调感性判断,既要有利学也要有艺术,既要抽象也要直现。面又士宇宙的问题,要带出一将设定与论证层峦叠嶂建立起来的知识义,面对人生的问题,要带出一直抵心府、繁冗脱尽的工夫义。更要将他们统一成石、和偕的整体。
将观觉合一与成员的工作结合,是要激励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有助于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亦是促进成员自我提升的有效方式。
(三)和谐辩证法与综合运用
前文说过,中国哲学的根本方法就是和?C辩证法,那么如何结合本体,工夫二义综合运用于组织价值观的构建中呢?任要落实到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成圣。
无论何种组织,都可以树立起这样的使命感,我们运作的最终目标是要“与万物同一”,盈利性的公司,追求利润只是基础目标,在此基础上还要承担社会责任,要研发创新,要传承理念,为后人提供财富,其它非营利性的机构更是如此,要有促进全人类福利和幸福的追求,这种内涵与企业文化的使命感,可以好地促成价值观的一致性,因为其本身就是从和谐辩证法角度出发的,从而可以很好地提买随且织的效率和效益。
参考文献:
[1]麻尧宾.“己学”发略:本体的综合构造与儒家的生命哲学[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5-13.
[2]李中华.对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普遍关切――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的时代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2):56-61.
[3]文晓立,陈春花.组织行为学中的个人价值观研究评述[J].商业时代,2013(15):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