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教育与生命意识的培养探讨
作者:未知【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每个人对生命都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近年来,校园内犯罪事件的频繁发生,可见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来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工作。本文通过了解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重要性,探究在初中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有效策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生命意识;培养;探讨
一、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重要性
近年来,学生自杀、犯罪造成他人生命受到损害的现象屡屡发生,学生淡薄的生命意识引人深思,而频繁发生的校园犯罪事件使得社会大众越来越重视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在成绩第一的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重视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技能知识的培养,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在语文教学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老师也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分析课文结构,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以及人物形象的分析,这样的教学目标在于应付考试,却忽略了学生对课文的内涵了解有多少,初中语文的教材编写上,有关于生命的内容本就比较缺乏,以生命为主题的课文内容较少,直接影响了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从而使得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对生命没有正确的认识,也就无法尊重他人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二、初中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思想意识
课本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无论是教授学生知识还是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都离不开课本,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让学生意识到生命来之不易,我们要珍爱生命。
在学习七年级的语文课文《春》时,可以在上课前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春天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随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部分内容,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在脑海中浮现出春天冰雪消融、万物欣然的景象,感受小草积蓄了一个冬天的力量,凭借小小的、稚嫩的身体,顽强地从泥土中探出头来,只为了迎接春风、阳光和雨露的洗礼的精神。接下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小草的顽强与可爱,使学生从自然界的变化中感悟生命的珍贵,认识生命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除了从大自然中感悟生命的意义之外,还可以从古人写的诗歌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南代诗人文天祥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中,有这样一句千古名句流传至今,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一句诗淋漓尽致得表现了作者认为人免不了一死,但要死的有意义,假若能为国尽忠,即使死了仍然可以光照千秋,名垂千古。在学习这首古诗时,教师首先要深入地了解本首诗的写作背景,结合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剖析本首诗,引导学生找出作者写出“人生自古?l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的原因,从而使学生认识生命存在的意义,自觉做到尊重和热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在培养学生生命意识时不能填鸭式的灌输理论知识,需要教师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合理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真谛。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尊重和敬畏生命的意识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感觉、知觉、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来充分理解阅读的意义,而将生命意识的培养与阅读教育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有效手段。
(三)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
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听说读写,写作一直以来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的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重要手段。生命上一个广泛的题材,自然界中无论是动植物、人类还是微生物、细菌都有自己的生命状态。教师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融入阅读的训练,比如在学生阅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后,可以给学生布置“假如某某去世了”、“我的最后一天”等命题作文,让学生直面生命的消逝,对生命有一个新的认识,通过写作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珍贵,真正意识到生命来之不易,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我们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孝敬父母,珍爱我们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命意识教育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初中语文老师教学过程中,利用教材内容,通过阅读和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但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仍然需要教育工作者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褚佳逸.行立先豫以故知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预习初探[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1(01).
[2]黄军勇.网络传媒时代与初中语文教学[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教育版).2004(01).
[3]曾珍.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途径[J].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