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智障儿童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未知【摘要】智力障碍儿童属于特殊群体,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呵护。而针对智障儿童所展开的一系列教育,应切合儿童自身特点,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其中以提升智障儿童智力水平为目的的语文教育,应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儿童的自理能力、社交能力等,使之能与正常人进行沟通交流。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正常儿童来说,行之有效,但于智障儿童十分不利。转变教学模式,科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培智学校有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培智教育;有效;课堂教学;途径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最大化的教学,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语文水平在原有基础得到较大的提高。近几年,我校坚持开展培智教育有效课堂的教研活动,探索了实现培智有效课堂教学的多种途径。
一、尊重个性差异,实行有效课堂评价
评价应始终坚持生活导向,依据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内容要求和个别化教育计划,针对不同学生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情况,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状况和学生发展轨迹。例如,实施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时,教师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每个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关注、记录课堂教学中不同层次学生的表现及教学效果,反复研判得出学生过程性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学生期末考核情况及期末评估等形成该生的整体评价结论。
二、创造性组织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地域文化背景确定教学内容。首先,创造性地整合学科知识。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又高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利于学生触类旁通。例如,生活适应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渗透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等其他学科内容,从而放大有效学习效应。其次,活用教材,便于学生积累生活经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打破教材的局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进行充实和重组。
三、在培智语文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
培智学校的学生在智力上存在欠缺,理解问题和记忆知识的能力比较低下,也不具有良好的学习思维,上课时注意力很不容易集中,因此,引入趣味性较高的游戏教学非常重要。关于儿童的智力?l展,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其分为4个阶段:感觉运动智力阶段、前运算智力阶段、具体运算智力阶段、形式运算智力阶段。这是正常的儿童智力发展所经历的过程,对于培智学校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发展也会经历这样的过程,但是比正常的发展要慢得多,甚至,就停留在某一个阶段了。一般来说,培智学校的学生的年龄集中在8至16岁之间,由于智力上存在缺陷,他们的智力水平只能达到3至6岁儿童的水平,更有甚者,连3岁儿童的智力水平都达不到。而正常的儿童处于3至6岁这个年龄段,他们的思维与行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直接的刺激和具体的行动,那么就很难进行思考。这一阶段的孩子关于事物的概括,通常是比较具体和形象的,往往对具体的事物和比较新鲜的表象有非常明显的依赖性。因此,比照正常儿童在3至6岁时认知新事物的方式,结合培智学校学生的特点来看,运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带动智障儿童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很有必要。
四、科学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
信息时代的多媒体是特殊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科学使用学生生活中较常见的影视、广播、网络等资源为教学服务。例如电子白板,培智音乐课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中自带的电子乐器如电子琴、架子鼓,邀请学生弹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感;生活语文课可利用电子白板中语文学科下的识字功能,帮助学生认识生字的读音、书写、笔顺。再如微视频,生活适应、劳技等课可将教学步骤制作成微课,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反复播放,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还有平板电脑,既可以利用平板电脑完成个性化教学任务,还可利用平板电脑中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对没有语言能力的学生进行沟通的个别训练。教师要根据课程和学生特点,综合运用上述多种技术手段,有效刺激学生多种感官,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充分感知信息、接受信息。
五、全面渗透康复理念
要实现培智学校有效课堂教学目标,就要针对学生的特殊需要,在不同培智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康复理念,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促进学生注意力、语言能力及感知觉能力、肢体协调能力等改善与康复。同时,丰富学生内心体验与情感,引导他们体验愉悦的情绪,获得与他人合作的快感,加快学生社会化程度。在唱游与律动、手工与绘画、运动与保健、艺术休闲等课程中,全面康复理念的贯彻要求更为迫切。
培智教育发展到今天,从其开始时的特殊性逐步向融合教育发展,最终目的是让智障儿童融入普通的、一般性教育教学环境中,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进而融入社会。培智学校数学课堂教学为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必须开展有效性的教学活动,也是培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点所在,值得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张素平.探索培智有效课堂教学新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6):25-26.
[2]王雪.培智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