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浅谈
作者:未知西师版数学教材将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渗透在一至六年级的教材中,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由浅入深、逐步累积知识,正如古语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这样的编排,教师教学无压力,学生学起来也很容易、很轻松。但从辩证观点来推敲,这种编排也有所不足:学生每期学到的知识点比较零乱,不成系统,不能从整体上掌握图形特征及图形特征的区别和公式在生活中的运用。怎么办呢?作为教师,就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受教材内容的束缚,既要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又要让学生对本册教材有所提高,有所升华,笔者认为必须做到几点:
1.必须重视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采用先实物展示,后画图表示,再进行抽象思考的教学流程,还要重视比较法在图形教学中的运用。如易混图形、易混公式等。
2.必须熟悉教材的编排体系,理解编者意图,有所创新地使用教材,切记机械性地教教材。教师应对空间与图形相当熟悉,知道每种知识间的衔接点,知道图形的变化,知道图形在生活中的具体价值的体现,各部分知识点的易错、易混等。如一、二年级的图形初步认识,教师就不能只停留在对图形表象的教学,而要让学生对其有深刻、清晰、完整的认识。比如圆柱的认识,教师就要强调物体上下面相等,从而与圆台图形进行区别。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师应多想、多准备、多联系,不能放过一个知识点的外延,继儿培养学生观察入微的?W习习惯。
3.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既要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形象性,但也不能把它的作用“神话”。因为学习最终的目的是开发大脑、启迪智慧,提高思维能力,形成有所创新地创造能力。防止课件在课堂上的滥用,让课件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
4.切勿把我们的学生当成“试验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就应该深钻教材、准确把握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的衔接点、区别点,形成网络体系,从而更有效地、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不增添学生的任何负担。
5.必须重视多种教学手段的并用,切实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如带领学生亲自丈量土地的周长和面积,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让学生从根本上对周长与面积进行区别,两个概念从此再也不会混淆。
6.必须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总结易错点,总结易混点,让学生将点滴的知识点连成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
总之,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抽象思维不是很强,所以更需要耐心引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综合科学地使用教材,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高,那么空间与图形这个知识点就能很好地学好、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