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汽车工业的发展在某种层面上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汽车产业取得了很多喜人的成就,但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经过分析,本文发现汽车产业需要将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整车生产制造、汽车销售流通和后市场环节发展等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重点,以保证汽车行业可以克服现有发展瓶颈,为未来发展积累技术和市场优势。
关键词:汽车产业乘用车新能源汽车
一、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1.中国汽车规模情况
近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汽车产业也随之得以迅速发展。总体来看增长势头强劲,我国汽车整体产量从2005年的570.77万辆增长到2014年的2372.29万辆,增长了将近4.16倍;除此以外,我国汽车整体销售量也从2005年的575.82万辆增长到2014年的2349.19万辆,增长了约4.08倍,产量和销量增长都十分迅速。以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速及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由此推算,我们估计在未来1到2年内,中国的汽车产量和销量都将保持在7%左右的增幅,达到2600万辆,并将连续七年保持产销量全球第一。
从未来发展看,乘用车和商用车规模都将不断增大,乘用车在汽车总量中的占比将进一步加大。近5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迅速,国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进入小康以后更需要在生理和安全需要的基础上得到社会认可和尊重,因此对家用汽车需求的也不断提高,中国乘用车销售量从2009年1033.13万辆上升到了2013年的1792.89万辆,在汽车总量中的比例从75.72%大幅度提升到了81.55%;商用车销售量从2009年331.35万辆上升到了2013年的405.52万辆,在汽车总量中的比例从24.28%下降到了18.45%,商用车总体规模虽然有一定上升,但上升速度略低于乘用车增长速度,所以商用车在汽车总量中的比重还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2.我国乘用车市场规模情况
截至2014年,我国乘用车产量和销量均超过1900万辆,趋近2000万辆大关,但是由于市场趋于成熟,总体增速态势有所放缓。从不同汽车类型细分市场方面得到的数据显示,运动型多功能乘用车(SUV)和多功能乘用车(MPV)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销量均达到历史最高;普通轿车增长幅度低于整个行业,但依旧保持在千万级别的体量上;整体而言,交叉型乘用车的产量和销量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态势。基于产销增长贡献度测量视角,SUV保持领跑,产销增长贡献率全部超过60%;MPV第二,贡献度超过30%;轿车贡献度有所回落,但也超过20%。
随着我国尤其是一线城市居民对出行的要求逐渐提高,我国乘用车销量一直高于全行业。2006年,我国乘用车销量超过500万辆,所占全部小车销量比重70%以上,截至2014年12月,乘用车销量占小车销售总量的83.86%,连续3年保持80%的比重,其中轿车销售占乘用车整体销售量比重依然最高。近年来,随着乘用车市场需求的多样化,SUV和MPV所占比重出现上升态势。
3.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情况
我国一贯重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早在“八五”时期,有关部门已经将电动汽车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在相关政策的支撑及催生之下,2008年,比亚迪率先推出了第一款量产混合动力汽车F3DM,各大国内厂商随之推出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大规模批量生产阶段;2010-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复合增长率达到51.78%,销量的复合增速则达到55.01%,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不饱和态势;2014年,在国家一系扶持兴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的助力下,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率依旧保持良好势头。中国汽车协会的相关研究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底,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达到7.85万辆,累计销量也达到7.48万辆,同比增长3.5倍和3.2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提及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超过500万辆,基本可以满足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基本需求。
二、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竞争情况
1.主要竞争格局
来自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乘用车销售市场基本呈现三足鼎立的局势,即国产品牌、德系品牌和日本汽车品牌呈现激烈的竞争态势。截止到2014年,我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量约为757.33万辆,较2013年增长了约4.10%,增幅同期有所放缓,占整体乘用车市场销售比重的38.44%,同期有所下降,从总体趋势分析,我国自主本土乘用车品牌销售能力和市场占有情况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其中,轿车的销售和市场占比情况尤其堪忧。究其原因,主要是德国、日本、美国和韩国等品牌汽车进一步加速了品牌和产品的本土化进程,同时产品线不断的平民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蚕食了我国本土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
2.国产车主要竞争集团情况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整车上市公司,其主要业务包括整车销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汽车服务贸易业务,公司高度关注市场形势变化,积极采取措施做好应对,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经营业绩方面,上汽集团2014年营业收入约为6300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11%;企业净利润高达382.51亿元,同比上涨了7%。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是中央直属国有特大型汽车生产企业,1956年建成并投产,制造出了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2014年营业收入达到338.57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上涨了14%;公司净利润达1.37亿,比2013年下降了了87%。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轻型商用车生产企业,其为东风汽车公司与日本日产汽车公司全面、深度合作,共同组建的国内汽车行业最大的合资公司。近年来,由于受到市场持续低迷、新产品上市延迟和中日关系紧张等因素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了明显的下滑。2014年,公司销售收入174.71亿元,同比减少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1.76亿元,同比下滑43%。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H股和A股上市大型民营汽车企业,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SUV、皮卡制造企业,在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方面有自主配套能力,在国内外市场享有一定声誉,在某些领域保持领先优势。长城汽车连续多年领跑我国汽车出口。
北京汽车集团是我国五大汽车集团之一,主要经营业务为汽车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汽车服务贸易、汽车金融等业务。北汽集团是北京汽车工业的发展规划中心、资本运营中心、产品开发中心和人才中心,成功打造了整车制造、零部件发展、自主研发、服务贸易和改革调整等五大发展平台,是我国乘用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的代表性企业。
三、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情况
国内技术水平分析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水平,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在国产车型中,多项达到国际标准的汽车技术得以应用;但是,我国的高端技术研发与科技推广仍然落后于世界水平,代表研究先进水平的汽车技术也只应用于少数高端国产汽车上,并未得到大规模普及。因此,国产汽车的技术提升仍有很大空间。
1.我国主流研究技术
第一,动力与环保技术。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原则出发,汽车国Ⅲ排放标准已经从2008年7月1日起全面实行。通过相关文献和材料的阅读发现,在此转换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是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更新和升级。随着政府和民间对环保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无论是世界车企老牌企业还是国内汽车自主品牌企业,不仅需要满足环保要求,也要在降低油耗、减少成本、争夺市场方面有所建树,而最好的渠道就是不断实现发动机技术的突破和升级。但在发动机技术领域,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喷油系统、冷却废气再循环等技术在国内车型中鲜有应用,因此此类技术在国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政府监督和扶持下,将会在国内迅速普及。
第二,安全性和舒适性技术。根据社会学的研究显示,安全是人类的基本诉求之一,因此很多人在购车的时候首先将安全因素放在第一位。我国大力提倡制动防抱死系统的使用,因此在2008年的时候汽车防抱死系统的普及率已达到90%,该类技术也日趋成熟,并在各种车辆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国际上制动防抱死系统升级后的车辆动力学控制系统得到广泛的使用和普及,但在国内仍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存在较大需求空间。除此以外,安全气囊、自动泊车系统等也是提高汽车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的重要技术,部分高端车型甚至配备了车身稳定控制系统。自2006年以来,安全气囊已经成为一般乘用车的标准设备,配置状况也从普通气囊到前排双气囊,再发展到侧气囊以及6气囊的豪华配置,其安全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自动泊车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汽车泊车时由于操作不慎引起摩擦磕碰和其他事故,但由于我国道路交通状况较为复杂,自动泊车系统使用率尚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2.我国汽车技术与国外的差距
第一,平台开发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由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较部分发达国家较晚,因此上述技术瓶颈仍然制约着我国乘用汽车研发生产。轿车平台开发方面,我国尚未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竞争优势,缺少完全自主的轿车开发平台,尤其是在汽车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方面,此类电子控制系统核心技术仍然需要依赖外国公司。由于此类技术需要企业长期的设计、试验技术等方面的积累,因此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迅速提高。
第二,内饰的工艺水平和工业设计水平。此类技术和能力与外国企业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工业设计方面,尽管我国汽车造型、外观设计方面已经基本达到国际水平,但是,由于文化观念转变不足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我国企业工业内饰工艺与国际水准尚有一定差距。
第三,专利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仍需加强。由于我国对于知识产权和专利等方面的管控较为落后,导致我国企业在这些方面仍然存在较多不足,但是最核心的还是观念意识相对西方国家较为不足。通过国家专利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汽车专利主要来自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大型跨国公司,中国企业每年申请的专利所占比例很少。由此反映出国内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能力和动力明显不足的同时也说明国内汽车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申请意识较为薄弱。
第四,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我国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相关核心技术发展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竞争的主要优势,并且可以占据先发优势,构筑技术壁垒。近年,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了大量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的法规文件,极大的促进了新能源研发企业的创新动力,这将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究的突破提供政策保障。
3.我国汽车行业的技术突破需求
第一,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以动力电池模块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可以为实现我国能量型锂电池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间接实现车用动力电池大规模产业突破,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构筑技术壁垒。第二,电动汽车关键核心总成成套技术和系列产品的生产能力。以机电一体化为核心,形成我国电动汽车关键核心总成成套技术能力和以此为基础的系列产品的生产能力。第三,形成新型汽车电控平台。在未来新型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应以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为核心基础,形成电动汽车高度网络化、信息化、职能化的研发和生产平台。
四、中国汽车产业主要困难和调整
1.生产制造
中国整体汽车产销水平已经多年领跑全球,中国已经从一个曾经的自行车王国演变为一个真正的汽车大国。但中国自主品牌和技术仍然较弱,无法在竞争力上与外企匹敌,努力发展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和关键技术将是中国汽车行业十三五期间的重点。
2.销售流通
在销售流通方面,我国整车物流水平仍处于发展初期,呈现一种分段式的高速增长状况。首先,汽车销售方面,服务较为单一,且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缺少服务意识,服务能力缺少专业和规范性;其次,缺少供应链整合及成本控制的能力及实践经验;第三,我国整车生产企业在初期倾向于利用多家服务商的策略来降低运营风险,由此导致生产企业与物流企业合作关系不够深入,信息分享度低,过程缺少透明度;第四,汽车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且相关法规保障与高速增长的汽车销售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
3.后市场环节
在未来的汽车市场竞争中,售后市场的竞争将成为重要内容。例如二手车市场,我国二手车交易和流通方面的发展严重滞后,与发达国家有显著差距,在美国,二手车交易量是新车交易的三倍以上,而我国二手车交易量只有新车交易量的四分之一,这种差距的产生与我国国民的文化观念、消费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乏二手车交易统一的销售、服务和监管的平台,并且需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保证二手车市场公开、透明和公正。随着汽车销售市场从增量向存量的转变,二手车交易对扩大我国汽车消费的作用将非常明显,相对西方国家我国二手车市场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容量。再者,截至2013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4亿辆,而且每年以1000多万辆新增汽车的规模扩大,这说明随着居民消费能力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提升,我国汽车市场将逐渐进入更新换代高峰期,汽车报废及回收拆解,二手汽车交易和后续保障在汽车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举足轻重。为了加快培育二手车市场,管理部门今后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对物质生活质量提高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汽车已经成为我国居民交通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我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内,加入了WTO等重要的国际性组织,淘汰了一批技术不足、产能有限、缺乏竞争力和全球拓展能力的汽车企业。在剩下的汽车企业中,需要面对来自以德国和日本汽车为代表的跨国企业的广泛、全面的技术、营销、销售、售后服务和二手车流通等方面的竞争;加上联合国和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新能源的开发,在新能源汽车开发和二手汽车市场交易方面密集出台了许多利好政策。在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行业的研发生产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核心技术的累计和突破,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电池、高压共轨技术和冷却废弃再循环等方面的技术以及工业设计和系统控制,在政府的法规保障和政策激励下,将企业打造成创新驱动的企业,同时做好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申请等方面的工作;在二手车交易方面,尤其是我们国家汽车保有量和增长量均存在巨大的空间,因此如何盘活存量,提高增长能力,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二手车交易,在二手车市场中,我们应该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并做到政府保障,企业重视,客户放心。
参考文献
[1]刘云.中国制造: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困境与对策[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冯刚琼,程振彪.国内外汽车技术研发的现状与趋势[J].汽车工业研究,2003(4);
[3]夏大慰.汽车工业:技术进步与产业组织[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魏后凯.从重复建设走向有序竞争:中国工业重复建设与跨世纪资产重组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1。
[版权归原杂志和作者所有,www.001lunwen.com/help/48912.html摘录自《新经济》,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