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高质量的生活离不开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活环境。即使地球资源再丰富,如果不注重资源的多重循环利用也有枯竭的一天。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也导致资源消耗量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所以,21世纪开始中国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全新发展观念。循环经济的重点是资源循环利用、资源节约。实现节能降耗、低污染、低排污、低消耗,建立一个绿色环保的经济型社会。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了传统模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基于此,着重对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生产规模越来越大。高速的经济发展提高了我国人民的收入和生活幸福程度。但是,大规模生产也带来了资源开发过度,给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现象频繁出现,这些现象的出现会带来巨大的连锁反应,严重破坏人们的居住环境。所以可以看出,我国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1.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对于发展循环经济,虽然我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政策,比如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循环经济法、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等,但是表述比较笼统,具体操作性比较低,缺乏全面的解决方案,而且都是针对污染事件发生后,对于事前、事中预防措施的制定不够全面和完善。对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技术、土地、税收、贷款等方面政策制定也不够完善和全面。所以,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不能解决发展循环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影响着我国循环经济工作的顺利进行。
2.认识宣传不够到位,导致社会参与度低
循环经济工作能够有效地开展是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载体,为了振兴经济,我国开始全面发展经济,并获得很好的成绩。长期以来,这种经济优先的传统思想导致我国一些职能部门、领导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重视度不够。没有真正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以后工作的重点中。而是对能源资源开发这种经济效益增长很快、回报率很高的项目尤为重视,对节约资源、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薄弱。很多企业和个人的认识度不高,企业只知道发展循环经济前期投入大,没有长远眼光。事实上,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能提高企业环保能力和效益能力,还能有效地降低成本。这说明了我国对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很多人、很多企业对环境污染的认知比较肤浅。
3.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从近些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呈现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因为一些高污染、高消耗的重工业经济发展很快,所以过分依赖这些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重化工业的比重还在不断上涨。忽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导致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比较落后。因为比重较低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工业大国,也是能源消耗大国,我国工业消耗占据总能源消耗的70%。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第一产业占据比例12.5%左右,第二产业占据46.3%左右,第三产业占据41.2%左右。我国处于产业转型时期,为了摆脱重化工业所占据的国民经济总值,我国如果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绿色环保,未来难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必须马上实施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型社会。
4.资金投入低,扶持政策不够明确
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扶持,因此没有足够的资金,循环经济发展将止步不前,虽然我国在资源节能和综合利用方面投入了资金,但是没有考虑循环经济的整体发展,体系、税务、金融等方面都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很多中小企业实力比较弱,很难拿出多余的资金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来降低能源消耗和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这对循环经济的发展不利。可能有的企业拿出资金引进了先进的可循环技术和设备,但是没法保证后续生产资金能够正常地流动,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也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资金短缺限制了企业追求利益,也影响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5.技术落后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具有大量成熟的污染处理、废物利用、绿色生态工业链作为发展技术支持,但是,我国相关的技术人员缺乏,技术水平十分落后。因为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无法满足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所以技术的普及程度也不高,导致很多企业能源消耗量大、工作效率低、污染程度高,这样导致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二、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1.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是要有完善的相关法律体系保驾护航,也是循环经济推广、宣传、实践的基本保障。只有健全的法律体系才能避免循环经济发展中受到外部不法行为的干扰。我国为了提高法律的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争取5年时间建立完善可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上文提到的已经出台的相关法律不够全面,也不能通过它们干预市场行为,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新的法律体系具体包括专项法、基本法、综合法,也可以将绿色消费、资源再生利用纳入立法范围内。明确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和义务所在,明确循环经济的发展地位和总体目标。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立法应该充分体现3R原则(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其中减量化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污染排放的过程,它是防止和减少污染最基础的途径;再利用是指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以防止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再循环是把废弃物品返回工厂,作为原材料融入到新产品生产之中。立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明确各个权利主体的权利与责任关系,谁生产的垃圾废物必须由谁处理;谁为改善生态环境出力,政府可出面进行表扬,垃圾废物由政府回收。最后进行立法工作的时候可以参考借鉴国外成功的循环经济立法,根据我国国情取其精华,帮助我国完善和建立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2.加大原创力度,提高社会群众的参与度
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参与进来,必须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作为宣传载体,计算机网络覆盖面积广,使用人群大多为青中年人,接受能力比较强,也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移动传媒、公益广告等手段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增强各阶层人民群众、政府、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同感、使命感,让他们了解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可以组织人员进行植树活动、建立免费生态园、发放环保和生态建设重要性的书籍,这些公益活动既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又可以为环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营造出循环经济全民参与、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为了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循环经济,这关系到当代和未来的发展,又福泽子孙后代。
3.优化产业结构
我国必须加强规划和政策扶持引导,逐渐加快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的步伐,慢慢摆脱对重化工业的依赖,更加注重新型环保产业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才能走得更远。但是,我国在短时间内工业发展格局不会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所以,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对重工业生产必须要保持生态环境,在保护环境的情况下逐渐发展,完成工业生产任务的同时,对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治理,实现产业生态化。为了实现大力扶持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目的,必须有相关配备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保驾护航,不断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的高新技术设备对传统行业的建设进行优化,因为未来的工业生产体系一定是以节能降耗、节约材料、节约用水的资源节约为主的循环经济体系,尤其是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信息产业必须优先发展。
4.加强政策导向,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
我国必须要坚持以政府作为引导、企业作为主体的工作思路。国家在财政分配上应该向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倾斜,运用各种优惠政策吸收个人和社会的资金投入。政府相关部门尤其是环保部门做好咨询指导工作,起到带头作用,政府自身应当做好表率,始终把节能减排、循环利用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政策性指标。政府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必须侧重环境保护力度大的工程,对产业优化结构建立有帮助的工程项目,对率先积极响应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单位,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我国提出高标准循环经济规划,规划中必须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的政策措施,然后落实到位。在节约资源方面,必须加快制定综合利用的专项规划。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必须完善发展循环经济政策扶持体系,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对用地、用电相关费用,地方税务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加大对节约资源和发展循环经济企业的重大项目的建设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生态环境作为我国全民共享的公共产品,必须体现发展效果。必须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力度,必须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单位设立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对有重大贡献的、社会带动力强的项目给予资金补助、贷款降息等各方面的支持和鼓励。为了更好地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建立更加严格的节能减排标准,对高能耗、高消耗材料、水资源的落后工艺、设备、技术进行强制淘汰,针对企业必须制定污染治理承包责任制度,谁污染谁治理。
5.加强科技创新
我国从以前的中国制造改为如今的中国创造,成为科技强国一直是我国的战略目标。科学技术创新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发展循环经济并没有足够的创新能力,循环经济追求的环境和经济双赢的目标也难以实现。所以,必须加快能源的高效率使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利用技术的发展,再加上以数字化信息平台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点。只有科技含量高的绿色环保技术才能在缓解自然压力的情况下,还能够很好地发展经济。所以,为了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集中科研力量加快科学研究,研发出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技术等技术成果。我国新型工业一定要构建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经济效益高、环境污染小的循环经济体系。
结束语
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就是经济实力是否强大,所以很多国家都开始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因为各国发展循环经济都是依靠自身,我国也要结合自身国情,因为很多先进的经验无法适用,所以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本文对发展循环经济中存在问题给出解决措施和方案。只有对相应的问题提出合理性、科学性的解决方案,才能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平.我国现阶段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
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21-22.
[2]宋丽云.浅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经营管理
者,2016,(5):201.
作者简介:包雪莲(1977-),女(蒙古族),黑龙江肇州人,经管站副站长,高级经济师,本科,从事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