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摘要:企业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实现短期经营目标,实施战略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不仅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企业管理方法,而且,这种现代管理模式的理论方法和成功经验日益被我国企业所重视和接受,文章通过分析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在认识上和实务上对完善的措施及应避免的一些错误倾向进行了思考。关键词:企业;预算管理;思考
企业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已经被愈来愈多的企业管理者所共识和重视。实行预算管理可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全方位地调动企业各个层面员工的积极性。本文就我国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将预算与计划相混淆,只有年度综合计划,没有根据计划量化到月份或季度的预算,不足以作为管理与考核的依据。
2.支出审批时不能区分正常的和预算外的支出,高层管理人员不得不应付大量日常审批事务,审批程序复杂。财务部门在对支出审批上不能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3.预算(计划)的编制缺乏依据,成本预算没有按照成本动因进行分解,单纯依靠历史数据和主观判断;成本动因论下,成本=f(客观动因,主观动因)。正因为人具有最大的能动性,人为的主观动因也应是驱动企业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综合素质、集体意识、企业主人翁地位意识、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工人之间以及工人与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等,都是影响企业成本高低的主观因素,因而也可将其视为成本的驱动因素。
4.缺乏相应的预算考核制度,造成企业预算的编制与执行相脱离,重编制、轻执行。预算不能成为企业的“硬约束”,使预算失去其应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5.在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时,仅将预算值与执行情况进行简单的比例计算,而没有对预算差异进行深入的、定量的分析,难以确定预算差异产生的原因,无法把预算执行情况与企业经营状况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6.企业不能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选择适合的预算方法,盲目实施复杂的预算解决方案,造成工作量加大、工作混乱,而效果甚微。
二、对预算管理中问题的思考
1.实施预算管理应建立全局观念,确定好具体的预算管理目标,企业最高领导应作为预算编制和实施的最高决策者,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预算委员会,在企业预算管理中强调预算管理的参与性。
(1)预算目标的选择:决策管理与决策控制。在预算的功用中预算管理要为不同的目的服务,而且这些不同的目的对预算管理体系的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必然会产生一个在各个目标中进行取舍的问题,这要求企业根据本企业所面临的特殊环境作出决策。决策管理和决策控制两项预算的职能之间存在着冲突,若过分强调预算的决策控制的功能,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决策管理功能的发挥;而若要保证决策管理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则无可避免地要放弃决策控制功能。
(2)企业最高领导应拥有预算制定、实施的决策权。从一些企业的预算管理实践来看,预算在很多企业只是流于形式,首先企业领导对企业预算就不是很重视,很多企业只是指定由财务部门完成预算并进行实施,这显然不利于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同时也降低了预算的权威性,造成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对预算并没有切实遵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预算软约束问题。解决这问题的方法之一是让企业最高领导参与到预算的制定中来,并对预算的制定有最后的决策权,这样才能从整个企业的大局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