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723(2013)12-0082-02
一、新生代农民工认同感研究概述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由于体制及社会的一些因素的阻碍,城乡之间的利益冲突,知识技能的差异,文化观念等的影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十分的缓慢,农民工对社会的认同感深深影响其融入城市的速度。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利益为出发点,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感,对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解决社会问题都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解决新生代农民社会认同感的问题,是使得传统农民脱胎换骨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是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的过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新生代农民工认同感影响因素分析
(一)幸福感方面
幸福感是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最直接的感受,城市生活时间的长短对生活的幸福感影响很大。大部分的新[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论文和论文代写服务,欢迎您的光临www.001lunwen.com]生代农民工觉得城市生活幸福感一般。这与现今社会制度、以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歧视问题息息相关。如果社会对他们的关心程度少,幸福感肯定低,特别是在中国阶级观念深重的地方,心理的自备感导致他们不敢接触城市生活就更不会觉得幸福。
(二)社会交往方面
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圈对幸福感的影响也很大。生活圈的广泛程度与他们的城市融合度息息相关。他们不仅与工友交往也与当地人进行人际互动,但新生代农民工对当地人印象一般,原因在于从个人方面,由于内心自卑、自我排斥等心理因素,造成他们自觉与当地人保持距离,产生隔阂。从社会方面,阶级歧视、社会制度的薄弱、人口素质等都会影响他们与当地人的接触,容易产生边缘化现象,社会交往范围受限。
(三)个人方面
新生代农民工普遍特征是文化程度低,虽然从历史上看他们的文化程度均高于“一、二代”农民工,但是他们大多是初高中毕业便进入社会,对于社会制度、政策法规都不太清楚,在不懂得自我维权的情况下,容易被社会欺骗、挤压,这一系列影响会大大降低他们对社会的认同感,产生抵触心理。
综上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必不可缺的一个群体,他们虽然为城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仍然无法真正融入到城市中去,阻碍他们的包括了经济、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不仅国家、社会要在“公平、认同、交往”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提高其认同感,他们自身也需要认识到这一问题,进行自我提升,为构建和谐主义社会而不断完善和努力。
三、新生代农民工认同感提高建议及对策
(一)要尊重新生代农民工
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是以人为本,人是社会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的元素。这种元素只有在获得最大化的尊重后,其活力、创造性才可能迸发,才可能产生出巨大无比的力量。这应该是我们对待全社会任何一个良性群体的根本态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尤应如此。
(二)营造新生代农民工和谐融入的社会环境
要利用多种渠道宣传引导,让广大城市居民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与贡献,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现实生活与工作状态;城市居民要调整心态,积极主动以科学的观点、人本的态度接纳外来的新生代农民工,通过调适产生彼此和谐的关系,共同营造一个开放平等的社会,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和谐地社会融入。
(三)给予新生代农民工应有的待遇
要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政治、文化权利。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严格执行用工制度,规范用工行为,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确保工资正常发放及合理稳定增长;[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论文和论文代写服务,欢迎您的光临www.001lunwen.com]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所有农民工,并提高经济补偿水平;多渠道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把在城市稳定就业以及困难农民工家庭住房纳入政府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享受范围,保障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安居乐业,进而落地生根;建立新生代农民工能够有序参与的政治保障机制。
(四)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
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使他们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培训,以适应现代化的社会生产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要加强文化、法律知识、城市文明规范等方面的学习,深入地了解城市,自觉增强对市民群体的归属感;农民工也要克服乡土文化中封闭、内向、散漫等消极思想和心理的影响,彻底转变观念,增强自信,以更为积极主动的主人翁姿态,尽最大的可能参与到城市社区的各项活动中,以城市社区的繁荣发展为荣,增强城市“主人”意识,从而尽快实现由农民到新“市民”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魏晨.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2).
[2]吴漾.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J].东岳论丛,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