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14)03-016-04
党的十八大指出,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让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要进一步“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提高市民科学素质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现实基础,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保障。在现阶段,武汉加强城市科普能力建设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2011年12月20日中共武汉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以及2012年6月19日武汉市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动员大会的精神,科学认识武汉市加强科普能力建设的重大价值,坚持“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以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市民科学素质为主线,围绕建设文明武汉、建设国家创新中心的工作任务,助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实现复兴大武汉的奋斗目标。
1武汉加强科普能力建设的价值审视
在武汉市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而努力奋斗的历史新阶段,回顾《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实施以来武汉市科普工作取得的重大进展,分析科普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就全国副省级城市加强科普能力建设的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和历史回顾,对于武汉市深入贯彻实施科普法,推进武汉市科普事业全面发展,提高武汉市科普能力建设,为实现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奠定科学素养的文明基础和提供科学精神的智力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价值。
第一,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是武汉市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塑造现代文明城市的精神风貌,增强科普工作实效的现实需要。提高科普工作能力和水平,重在增强工作实效,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另一方面要坚持科普工作的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自觉参与的方式,这些都属于科普能力建设的范畴。科普能力建设涉及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可续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等内容,其中弘扬科学精神更具有根本性和基础性。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的灵魂,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强大精神动力。有了科学精神的武装,人们就会更加自觉地学习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掌握可续方法,就会更加自觉地移风易俗、抵制封建迷信。因此要把弘扬科学精神作为科普工作、科普能力建设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贯穿到科普活动的各个环节,使科学精神在全党全社会以及全市、全体市民中不断发扬光大,植根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在科普工作面临着新形势的前提下,武汉市科普工作要进一步增强工作实效,就要大力增强科普能力建设。
第二,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是武汉市努力建设文化强市,率先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到当前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进入历史性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一个人口比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加起来还要多的国家,面对世所罕见的艰巨繁重任务,面对世所罕见的复杂矛盾问题,面对世所罕见的困难风险,进行一场影响深远的工业革命、技术革命、社会革命,导引一场持久深刻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实现现代化的时代课题。中国现代化既处在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双重转型的“第一次现代化”时期,又要接受来自于这种世所罕见的“双转型”与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浪潮相互叠加的“第二次现代化”挑战。在现代化的坐标中,“人”是现代化最为核心的部分。如何从人出发、以人为本、在人落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征程中的时代课题。武汉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迈入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综合经济实力迈上了新的台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切实增强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技术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要建设文明武汉,文化发展实现跨越,实现“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显著提升,力争建成全国文明城市”的发展目标;并以此为基础,以实现武汉市民的人的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为灵魂,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武汉市的率先实现。
第三,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是武汉市努力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创新能力的现实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凸显。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创新能力。我国已经进入加快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坚实的知识和人才支[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论文和论文代写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1KEJIAN.COM]撑,科普事业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按照十八大的要求,要以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已经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武汉市的科普工作要以武汉市建设国家创新中心为重点,坚持创新驱动,努力建设并建成国家创新中心。
第四,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是武汉市要建设成为下一代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参与者和引领者的现实需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经济社会的点滴发展都必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也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随着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迅猛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到了一个关键时期,许多瓶颈问题有待科技创新和科学发展来加以解决。但是,科技创新又不单是少数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事,这需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这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关注和参与,为科技创新的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
2武汉加强科普能力建设的现状分析
科普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当时的科普资源状况和经济技术条件所决定的、各种科普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实现的科普产品或服务产出能力;也就是党和政府在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方面的产品或服务的产出能力。国家科普能力表现为一个国家向公众提供科普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实力。主要包括科普创作、科技传播渠道、科学教育体系、科普工作社会组织网络、科普人才队伍以及政府科普工作宏观管理等方面。科普能力建设,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保障。
首先,在实践上,加强武汉市科普能力建设,既要看到工作成绩,又要找出差距、明确不足。近年来,武汉市的科普能力建设依托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在科技工作行政领导机关的指导下,以各级科学技术协会为主的主体力量在科普工作中形成合理,发挥了积极主导作用,科普工作蓬勃开展,科普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市民科学素质显著提高,科普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但武汉城市的科普能力与国家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还有相当距离。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公众对科普需求大幅增加,提升市民科学素质的任务更加艰巨,科普能力建设薄弱的问题更加突出,主要体现在:武汉市的高水平原创性科普作品比较匮乏,科普基础设施不足、运行比较困难,科普队伍和科普组织不够健全和稳定,科学教育、大众传媒等教育和传播体系不够完善,高水平的科普人才缺乏,政府推动和引导科普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有待加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关系到公民科学素质提高的进程,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为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其次,在理论上,加强武汉市科普能力建设,需要继续加强武汉城市科普能力建设的学术研究。截至目前,有关科普能力建设的学术研究成果非常有限,针对武汉市科普能力建设的研究成果更是匮乏。从已有关于“科普能力建设”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的研究视角、研究论域相对比较集中,紧跟时代步伐,密切关注实践,在科普能力建设研究领域开展了颇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深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但现有研究成果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是研究力度不够。科普能力建设对一个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这一课题的研究还显得相当薄弱,研究成果非常有限;关于武汉市科普能力建设的研究更是空白,目前的研究与武汉市及其科普能力建设的地位和重要性很不相称,还需要进一步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关注,加大研究力度,出更多更好的成果。二是研究视角有待拓宽。在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中,研究者的研究主要涉及科普能力建设的现状、意义、措施和方法,且比较零散,不够深入和全面,这些研究在许多方面还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空间。三是研究深度欠缺。目前的成果虽然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研究内容,而且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总体说来,研究的深度还显得比较欠缺,有些观点显得比较混乱,没有达成一致,亟待深化。
再次,在指向上,加强武汉市科普能力建设,要明确预期目标,实现考核指标的量化。就预期目标而言,一是要全面提高武汉市民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精神的弘扬,科学素养的提高。二要在实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奋斗目标过程中,武汉市以建设国家创新中心、“文化五城”为基础,率先实现文化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三要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使武汉市成为全省城市的龙头,走在中部省会城市前列,迈入全国副省级城市的第一方阵。四是武汉市科普工作能力建设显著提高,工作实效显著增强。就主要考核指标而言,一要加强领导干部的科普意识。[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论文和论文代写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1KEJIAN.COM]将其领导科普能力建设的工作水平以及工作实效纳入干部考核标准,这主要涉及区、街道;区科技局、科协;各类大中型国有企业事业等单位的领导干部及其工作人员。二要实现重点群体的科学知识普及、科学精神弘扬、科学素养提高,科技工作者、普通市民、大中小学生、工人与外来务工人员、农民等群体的科学意识显著增强。三要在各类官方统计数据中,武汉市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显著增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相关数据排在中部省会城市前列,迈入全国十五副省级城市的第一方阵。四要拓展科普教育资源与载体,实现目前各类科普场馆的入馆人数的大幅度增加。
3武汉加强科普能力建设的实效提升
加强科普能力建设的落脚点是提高科普工作的实效,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使之成为科普中更具有根本性和基础性的工作;又要坚持科普工作的群众性、社会性和日常性,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自觉参与的方式,作为科普工作取得实效的根本途径。
一要合理界定武汉市科普能力建设的主体。依法完善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科普事业发展的有效体制和机制,其中各级(市、区)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积极发挥监督职能,保障公民参与科普活动的权利,通过对科普法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为科普事业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各级政府及其科技工作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能,切实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增强科普工作的投入,加强和改善科普基础设施和科普网络体系建设,保证科普法规定的各项保障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各级科学技术协会作为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通力协作,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大力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科学社团,要组织和支持科技工作者和教师开展科普活动,鼓励其结合本职工作进行科普宣传;科技工作者和教师要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发挥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优势,引导他们充分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加入到科学普及工作之中,拓展科普资源以及科普能力建设主体。
二要大力提高科普工作能力和水平。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是加强科普能力建设中更具根本性和基础性的工作。要在科普创作、科技传播渠道、科学教育体系、科普工作社会组织网络、科普人才队伍以及政府科普工作宏观管理等工作中予以具体体现;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自觉参与的方式开展活动,是科普工作取得实效的根本途径,也是加强科普能力建设的根本抓手。
三要明确落实国家加强科普能力建设的各项保障措施。科普能力建设是政府推进科普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要进一步发挥市、区两级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统筹部署,集成资源,引导全社会共同推动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市、区两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要按照《科普法》的要求,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开展监督检查等措施,加强对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工作的领导。市、区两级科协组织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在科普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积极做好国家科[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论文和论文代写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1KEJIAN.COM]普能力建设的相关组织实施工作。积极推进具有地域特色和行业特色的科普能力建设;加大科普投入,将科普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保障科普工作顺利开展。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科普事业,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普投入体系。在实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过程中,推进科研成果科普化工作;完善科普奖励政策,逐步将科普图书、科普影视、科普动漫和科普展教具等科普作品纳入国家科技奖励范围,鼓励社会力量设立多种形式的科普奖,加大对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表彰和奖励力度。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
2肖引.从科技创新能力看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J].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13(3).
3梁竞艳.试论湖北省科普能力建设支撑体系的构建[J].科技创业月刊,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