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工教育的发展历程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并非纯粹研究知识和学理,从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教育模式的转变可看出其实践性。如传统教育的发展,社会工作教育也经历了“传统学徒式训练”阶段到强调“学校专业教育”阶段。
(一)传统学徒式训练模式
早期的社会工作教育没有具体意义的“实习教育”,主要是传统学徒模式训练,强调一对一传授。由资深的社会工作者带新进人员,透过直接服务案主的过程获得有关工作的经验和技巧[1]290。在学习内容上,学徒式训练偏向技术性层面,针对案主开展针对性的服务,内容较为固定,但仅限于机构和案主所需要提供的服务。学徒式训练虽重视社工学生实际的服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但该模式培养下的学生没有学习自主性,完全依赖带领者,获得的实际经验和操作技巧也极其有限,思想缺乏创新性,工作方式较为刻板固定,无法应对千变万化的现实情况,难以有效面对服务情况的动态性[2]。因此社会工作必须摆脱此种僵化低效的知识技能传授模式。
(二)学校专业教育
到19世纪20年代,社会工作已经脱离机构学徒式培养工作人员,而完全经由学校专业教育的过程选择和培训人才[1]290-294。在学校专业教育中,学生学习社会工作理论和技巧,但存在理论和现实脱节的缺陷。学校课程所传授的知识高度概念化,无法保证学生能够转化为专业行为,形成帮助案主的能力,并应用到实际服务。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起步较晚,脱离实践的学校教育模式比比皆是,对社工学生的培养实为不利。对此,有个别院校尝试结合社工实习教育发展,但大致属于“放养式”或“光有名号,无行动”,特别是一些社工专业刚起步的院校,其实习教育质量更无法保证。作为现在唯一的社会工作者专业训练机构——学校,使学生在学校能够学到知识,但并不能保证可以“行”[3]。这正是现今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最大的脱节。
在社会工作专业化教育中,除了传授理论知识,讲授技巧和伦理道德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实习,让学生扮演专业人员的角色,能够尝试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行为,对社工的价值观和认同感内化,从中统合知、觉、行,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能投入专业服务的生涯中[4]。所以,教育应由“教”为中心转变为“学”为中心,联合传统学徒制训练和学校专业教育,“认知学徒制”的教育模式正符合了这一发展的需要,能够帮助学生把从学校所学知识与在实务工作的运用联结起来[5]。
二、认知学徒制的内涵
认知学徒制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柯林斯和布朗等人(Collins,A,***)提出,并在各领域被广泛运用。它继承并改良了传统学徒制方法中的核心技术,将其与学校教育整合起来,强调学生的情境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专家实践的真实情境中一同学习,培养解决问题和复杂任务的能力。
认知学徒制的基本框架主要聚焦在四个维度,共包含17个构件,这四个维度是设计所有学习环境所必需的,如表1所示。
可见,认知学徒制的基本框架揭示了学习的本质——学习是学习者与知识和产生知识的情境、文化互动的结果。认知学徒制具有通过聚焦真实情境中的学习和专家实践的文化,使学习活动的思维过程可视化,既重视学习的内容,也强调学习过程的几大重要特征[7],能够真正实现实质的“教”与“学”的互动,促进学习者获得所学知识和发展专业技能。
三、认知学徒制运用于社工实习教育的启示
将“认知学徒制”引进社工实习教育,内容更为广泛,学习方式更具有弹性和创造性。以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感受到的需求为主,在教学内容上不仅注重个人的自我探索,也让学生透过寻求理论知识和原则学习工作技巧和程序。实习教学者能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疑问和需求,引导其自省思辨,并探索其内在因素的相关性,允许学生有各种尝试个人想法的机会,以诱发学生的动机,培养其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8]。结合认知学徒制的基本框架,将其运用于社工实习教育,极具实际效益。
(一)内容维度
内容维度是指构成专长所需要的知识,包括领域知识和策略知识两大类。社工学生通过教材、课堂教学获得社工领域的理论知识,例如社工伦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有关专业手法的程序性知识;策略知识是指专家(在社工教育中多被称为社工督导①)应用领域知识去解决真实情境中问题的方法,包括启发式策略、控制策略、学习策略。社工学生可以在实习中学习实习督导面对现实情境所选取的策略和方法,并掌握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将来就业的能力。例如,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实习生,应有机会跟着实习督导一起,学习督导处理矫正人员融入社区的个案或者社区的方法。
(二)方法维度
方法维度是指促进专长发展的方式。这些方法帮助学生在实操中通过不同方式掌握专业技能和将知识运用于实习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体现实习督导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具体如何结合认知学徒制方法维度的构件应用于社工实习教育,详见表2阐释和举例。
在社工实习教育中,运用以上方法,需要实习督导结合学生的实际,选取相应的方法或组合,帮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理解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示范、指导和脚手架强调实习督导的支撑性教学活动,多用于实习初期,清晰表达和反思强调学生要逐渐发挥自主性,探究更是强调学生独立处理问题和任务,该方法要求学生积累一定经验并有一定独立思考和实施能力为前提,一般为实习中后期。对于这五个方法构件的运用,强调实习督导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过程,只有单一一方的作用发挥,都起不到效果,所以,强调院校开展社工实习教育时,要重视实习督导这一主体,鼓励实习督导采取认知学徒制模式,协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深化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内化专业认同。
(三)顺序维度
顺序维度是指对学习活动进行排序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学生对学习的需求是不同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包括三种,一是全局优于局部,例如可以在社工实习初期,实习督导带领学生订立实习契约和导向报告研究,使学生全局了解自己的实习任务和服务机构及对象的特征,以便后续深化针对个别服务的具体学习。二是复杂性递增,随着实习的推进,可以让学生相继参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再到社区工作和个别复杂的活动任务。三是多样性递增,如针对需求评估的知识和技巧,督导可以让学生在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中都尝试运用,从而把握在不同情境下对同一技巧的广泛运用。
(四)社会性维度
社会性维度是强调学习环境的社会特征。认知学徒制要求的学习环境是一个真实的工作场所,例如社工学生应到实际提供专业服务的社工机构中,学生需要在过程中通过观察交流、实际运用、反思等方法学习,与实习督导作为实践共同体、合作完成任务、独立完成任务等层次,使得学生在实习中积累专业知识和技能,从新手开始逐渐由实践共同体的边缘向中心行动,并最终成为真正的社会工作者。
四、结语
在社工实习教育中运用认知学徒制模式,真正强调实习学生与实习督导的双向互动关系,实习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过程,通过课堂教育的基础积累,在实习过程中基于实习督导的协助,并经过自身的理解进行知识的储备,当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够主动地依据个人的能力,切实地决定有效执行任务的程度,能不断地反思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及时更新和补充新的知识。在实际知识体验中学习,既能够像传统学徒制获得实习督导的带领,又能够结合学校教育进行理论反思,这样有利于从真正意义上培养既学习专业知识又从实际中发展专业技能的社会工作者。
参考文献:
[1]Berhard.EducationForSocialWork-InEncyclopediaofSocialWork[M].NewYork:NASWPress.1997.
[2]Dolgoff,R.,Loewenberg,F.,Harrington,D.,Corey,G.,Corey,M.,Callanan,P.,etal..EthicalDecisionsforSocialWorkPractice:Brooks/Cole--ThomsonLearning,2005.
[3]曾华源.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理论实务与研究[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7.
[4]Towle,C.TheGeneralObjectivesofProfessionalEducation[J].SocialServiceReview,1951(25):427-440.
[5]罗观翠.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与指导手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6]Collins,A.,Brown,J.S&Newman,S.E.Cognitiveapprenticeship:Teachingthecraftsofreading,writing,adnmathematics.InL.B.Resinck(Ed.),***.
[7]陈家刚.认知学徒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87.
[8]Openshaw,L.Socialworkinschools:principlesandpractice[M].NewYork:GuilfordPress,2008.
本文由第一论文网选自《学理论·中》2014年第5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www.001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