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4)0200140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到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社会治理的本质是既要发挥政府服务管理社会的作用,也要发挥社会组织、社区自治和公民参与的作用。社会治理强调的是政府与社会双向的互动,是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还包括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应该说,从创新社会管理到创新社会治理有一个转变的过程,这种变化意味着不仅要向社会放权,也要解放社会活力。显然,在创新社会治理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抓好城市社区志愿服务互动,培育社区志愿者组织,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这是建立健全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也是提升社区互助服务能力、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深化社区建设的重要措施。
杭州市下城区社区志愿服务事业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截至2011年11月,下城区注册志愿者已达84287人,占下城常住人口总数的22%,呈现出队伍不断壮大、领域不断创新、影响日渐扩大、机制日趋健全、作用更加明显等特征。[1]经过多年的实践,下城区志愿服务工作已初步建构了具有下城特点的社区志愿服务模式。当然,伴随着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社区居民需求不断增长,下城区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志愿组织不够健全、管理协调不够到位、社区志愿服务不够普及、志愿者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都制约着社区志愿服务的深入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创新社会治理这一视角出发,以杭州市下城区社区志愿服务发展为例,分析下城区社区志愿服务发展历程和总体现状,总结社区志愿服务的“下城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下城区社区志愿服务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创新社会治理理念下,发展下城区社区志愿服务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明确下城区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探索与实践:下城区社区
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
社区志愿服务的培育和发展是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最佳切入点。自1993年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下城区在社区志愿服务创新方面,迄今已走过20余年的光辉历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一)普及兴起阶段(1993—2000年)
1993年12月是下城区社区志愿服务拉开序幕的一年。在这期间,下城区团区委抓住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启动的契机,在新春期间开展了送真情、讲文明、树新风、送温暖的活动。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下城区社区志愿服务事业在整体上处于探索阶段。一方面,一些社会热心群众以及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志愿者组织开始结合实际、深入社区,广泛开展多方面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并初步进行社区志愿服务的组织化、制度化建设;另一方面,社区志愿服务还存在居民参与较少、服务对象单一、服务活动简单化、机制欠缺等诸多问题。
(二)整合推进阶段(2001—2003年)
以胡锦涛同志2001年视察杭州市下城区天水街道灯芯巷社区为起点,下城区各级志愿服务组织主动融入城市化发展进程,以社区建设为中心,立足居民实际需求,广泛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和谐社区建设。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下城区以胡锦涛同志“建设两支队伍”重要指示为标志,积极进行社区志愿服务的实践探索与科学研究,通过各项制度建设整合推进社区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不仅在全市率先实现志愿者服务站建站率100%,还初步建立了社区志愿服务的组织网络体系、组织领导体系和基本工作机制,从而使得下城区社区志愿服务事业迈向组织化、制度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需求,在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领域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三)调整夯实阶段(2004—2007年)
2004年3月5日,《杭州市志愿者服务条例》出台,使下城区志愿服务工作有法可依,推动了志愿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和整体发展。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随着相关志愿服务政策法规的出台,下城区社区志愿服务进入了有序推进、规范发展时期。在已有组织化、制度化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完善、调整夯实,呈现出社会化参与、项目化运作、规范化管理、整体化推进的良好态势,表现在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志愿服务形式不断创新,志愿服务工作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等方面。
(四)深化创新阶段(2008年至今)
经过多年的发展,下城区社区志愿服务基本形成了制度化管理、网格化建设和项目化运作的格局。在完善制度和管理的基础上,下城区坚持项目化运作,不断完善服务,积极引进项目化管理,创新服务载体,实施品牌化战略。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在相关政策和制度不断规范完善及推动下,下城区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已进入深化和创新阶段。按照杭州市政府、团市委实施民主民生战略、打造“三型四化四有”模式的要求,全面推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使社区志愿服务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组织建设更加扎实,文化内涵更加丰满,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功能作用更加凸显。
二、转型与创新:社区志愿服务
“下城模式”的重新解读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它以结构转换为核心,带动社会体制的转型、利益的调整和观念的变化等。这种转型既带给社区志愿服务发展机遇,也带来诸多挑战。事实上,伴随着现代化的变迁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的结构转型也成为必然趋势。从发展的历程来看,秉承“民生为根本”的下城区社区志愿服务事业在构建“生活品质之城”“繁华时尚之区”中成功实现了角色转换和功能定位,在实现社会治理创新大背景下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下城区团区委和志愿服务组织紧扣“志愿杭州·品质生活”主题,突出服务“民主民生”重点,打造“三型四化四有”模式,大力探索符合下城区实际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项目建设、文化建设和机制建设,创造性地形成了具有下城特点的志愿服务新模式。
(一)社区志愿服务“下城模式”的提出
虽然杭州市下城区的志愿服务发展具有20余年的历程,但是理论探讨和学术研究却是近年来才逐渐兴起的。“下城模式”是杭州市下城区在社区志愿服务实践中不断探索并进行理论提升的成果,是积极探索建立并逐步完善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新模式。2003年9月,下城区(天水街道)启动“杭州城市社区志愿者工作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并获得团中央项目支持,开始涉及下城区社区志愿服务调查研究。2006年下城区与杭州市团校合作,确定了《下城区北部地区志愿服务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2011年更是针对下城区社区志愿服务的快速发展现实,推出下城区共青团系统2011年调研课题,从多重维度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多年的实践基础和理论研究,使得社区志愿服务的“下城模式”得到不断凝练。
由于下城区独特的人文地理位置、独具特色的社区志愿行动机制以及强有力的志愿服务保障制度,其社区志愿服务较国内、省内其他地方都较为主动,发展迅速,能够以比较成熟的心态接受社区志愿服务的转型和角色转换,对于很多地方的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当然,社区志愿服务的“下城模式”,既是区域性经验和特色提升的概念,也是具有普遍性、共通性的概念。综合下城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总体表现和发展过程,初步认为社区志愿服务“下城模式”是指以公益、民生为理念,以居民参与为途径,以多元发展为特色,以不断创新为持续生命力的社会服务模式。具体可以理解为:以公益为导向,民生为根本的“网络化管理、多元化发展、项目化运作、品牌化推进”的“人文社区志愿服务模式”。[2]事实上,下城区在社区志愿服务实践中坚持服务公益和服务民生相结合,不断将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以公益为导向,以民生为根本,紧紧围绕“党政所急、百姓所想、社会所需、志愿者能为”,有针对性地设计项目、开展活动,做到量力而行、务求实效。一方面,社区志愿服务突出社区公益服务为重点领域,开展力所能及的服务活动项目,初步形成了为老、文体、环保、帮困、助残、医疗等服务项目体系。另一方面,按照便于居民参与、便于居民接受服务和便于实现服务与需求有效衔接的工作目标,下城区社区志愿服务因地、因人、因项目制宜,注重实际、实用、实效,探索出一系列多样化的服务方式。
总之,下城区社区志愿组织充分发挥人文色彩浓厚、人性氛围浓厚的特点,紧扣“志愿杭州·品质生活”主题,突出服务“民主民生”重点,主动融入城市化发展进程,围绕社区建设中心和居民实际需求,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实践,大力探索符合下城区实际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项目建设、文化建设和机制建设,以培育社区志愿服务典型为重点,搭建下城区志愿服务平台,实现社区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有效对接,实现了下城区社区志愿服务事业的新发展,在构建“生活品质之城”“繁华时尚之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社区志愿服务“下城模式”的主要特点
1.管理模式——“网络化管理”
重视管理体制创新,优化升级志愿服务管理队伍。以创新为龙头,建立健全包括临时党委网络、服务网络和队伍网络的三级志愿服务管理网络体系,并以志愿服务总队为功能核心最大限度发挥管理效能,明确规范社区志愿者管理制度。(1)建立志愿服务临时党组织网络。为进一步加强对志愿服务队伍的组织、领导和通力协调,下城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以区志愿服务总队临时党委为核心,各街道、系统志愿服务支队以及相适应的临时党委为核心的组织领导体系。(2)建立志愿服务四级队伍网络。相继成立下城区志愿者协会、城区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和区志愿服务总队,明确各自职责;完善总队及下属街镇(系统)直属支队人员配制及管理体制,充实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力量,形成和完善区志愿服务总队、街镇(系统)志愿服务支队、社区志愿服务大队及各专业分队的四级组织网络体系。(3)建立志愿服务四级服务网络。完善区志愿者协会、街道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社区志愿服务站、社区志愿服务队四级服务网络。通过配备人员、政府购买服务、干部挂职锻炼等方式,增强区、街两级专职志愿服务管理工作力量。
2.组织形式——“多元化发展”
下城区创新志愿服务组织形式。(1)强化社区志愿者队伍。坚持组织招募和社会招募、常态招募和应急招募、普通招募和定向招募相结合。抓好党员志愿者、团员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志愿者等组织内发动,规范青年志愿者报名程序,实行注册志愿者制度。(2)培育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大力发展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力量,先后组建青年文明号志愿服务队、应急志愿服务总队、控烟志愿服务队、垃圾分类宣传志愿服务队等11支特色志愿者服务队。同时,对原有“小小和事佬”、志愿者艺术团等专业队伍进行了提炼和深化,使其成为了下城区最具品牌效应的志愿者队伍。(3)有效凝聚民间公益团队。广泛吸纳非政府组织(NGO)、高校志愿者和国际志愿者,各类志愿服务团队,把有相同服务意向和志趣爱好的志愿者相对稳定、有效地凝聚起来,组建下城区社区公益组织联合会。(4)实施社区专职志愿者培养计划。以专职管理、自我管理、网络管理、激励管理等方式实现社区志愿服务的社会化,是下城区志愿者协会和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的一大创新探索。建立专职志愿者制度,选拔优秀志愿者担任专职志愿者,以志愿者管理志愿者,使志愿者活动更贴近实际,更具亲和力与示范效应。
3.运作机制——“项目化运作”
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的项目化管理,通过创新服务载体,建立健全项目体系,拓宽服务领域,基本形成和建构具有人文特征,体现下城特色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运行机制。下城区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开发机制:(1)建立专家咨询制度;(2)定期邀请青少年教育专家、资深工作者举办志愿服务项目研讨会,拓展志愿服务项目内容,深化工作内涵;(3)建立项目设置论证制度,采用社会调查——了解需求——项目策划——组织实施——项目评估的流程;(4)进行项目公告,做到事先预告,方便社区居民按需要接受服务;(5)做好项目实施。近几年主要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有:品牌型常规化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志愿为民统一服务日”,创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模式,开展“社区志愿服务项目超市”试点工作,开展大型赛会志愿服务项目、和谐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公共应急志愿服务项目、城市文明志愿服务项目、公益实践志愿服务项目。
4.服务导向——“品牌化推进”
社区志愿服务品牌是一种服务标识。一个优秀的社区志愿服务品牌代表着组织的独特形象,具有知名度和美誉度,能起到展示社区志愿服务内涵、质量和价值的作用。下城区基于“志愿下城、奉献社会”的工作目标,自开展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不断完善和深化“志愿下城”的志愿服务品牌。(1)促使志愿者服务队伍对标争先、积极创优,掀起品牌化建设高潮。号召社区志愿者自觉做到服务意识强、服务质量优、群众满意度高的工作目标,使各自的服务品牌深入社会、深得民心。(2)以制度为抓手,努力强化品牌管理机制。初步形成志愿服务品牌的管理制度,以志愿者业务操作手册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章程。同时,进一步提升志愿者服务队伍的良好社会形象。(3)以“公益”为导向,深入挖掘服务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并采取具体措施增强志愿服务的品牌活力。例如积极探索社区志愿服务与公益活动相结合的品牌创建平台、行业服务与党政中心相结合的品牌创建途径以及项目带动与常规服务相结合的品牌创建方式。
(三)社区志愿服务“下城模式”存在的问题
下城区志愿服务工作在多年的发展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也必须清楚的意识到,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仍然在发展探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社区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1.部分社区志愿者缺乏价值感受
志愿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乐己”。在志愿服务中志愿者不求任何报酬,只求无私奉献,其实质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当然,在某种程度上多数社区志愿者是为了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幸福感”或“价值感”。调查显示,社区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动机和需求呈现多样化状态,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志愿服务的价值意义缺乏了解。例如有的人是因为受到宗教信仰、家庭传统的影响,有的人是基于道德情感影响而付诸的崇高行为,有的人纯粹出于好奇和兴趣,还有的人则满怀着实现理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而投身于志愿服务活动中。
2.社区志愿者数量相对不足,结构尚需优化规范
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新西兰和北欧等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与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56%、31%、48%、34%、48%和35%,基本都在30%以上,而下城区在这方面显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3]从近几年杭州市各级组织承办的“休博会”“森博会”、女足世界杯、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等国内外大型赛事、会展和活动中已然可以看到整个社会对志愿者的需求是越来越大,且服务需求的层次在不断提高。此外,下城区社区志愿者目前多数为离退休老年人,中青年较少,中青年志愿者中又主要以团员青年为主,包括为数众多的学生。结构过于单一,严重制约了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3.社区志愿者队伍及相关人员的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社区志愿者良好的服务技能与服务水平决定着社区服务工作的质量。从调查中发现,下城区社区志愿者队伍整体技能水平不高,相应的涉及志愿服务和需求层次的基础知识薄弱。造成整体技能水平差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过于追求数量和速度,大而全,对志愿服务质量提升观念不强,过分强调志愿服务队伍“量”的标准;轻视志愿服务的岗前培训,人员统筹协调性不够,“易进易出”,造成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出现未培训上岗、人员流失严重等问题;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与社区志愿者服务结构单一、水平有限的矛盾不断突出,严重制约了社区志愿服务的有效供给和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4.社区志愿服务的项目领域较窄
项目化运作是当前社区志愿服务主要模式。目前下城区社区志愿服务对象主要是弱势群体和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如生活困难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妇女、儿童、下岗工人、贫困户、无家可归者、伤痛病患者以及遭遇天灾人祸的人们。服务对象较集中,服务项目呈现单一、僵硬趋势,大多是为群众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服务内容形式尚未跟上社会和群众较高层次的需求,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的需求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零”距离对接。例如,在应急救援方面鲜有志愿服务的身影。
5.社区志愿服务激励保障制度尚有缺口
社区志愿服务的深入发展需要完整的激励机制起推动及保障作用。发达国家的志愿者活动,由于有较为完备的激励保障制度,以及志愿者本身的文化积淀和社会影响形成的强烈认同感,使得志愿服务成为一种时尚。例如,美国志愿服务有一定的回报,参加“为美国服务的志愿者”,服役期为一年,服役期满后可以得到两个学期的奖学金9450美元,而且选择联邦职业时可免除考试资格。[4]国外流行的各种对于志愿者的生活汇报激励、晋升机遇激励、社会参与机会激励等,在我国大多尚未参照借鉴。现实中,对社区志愿服务的激励存在层次不高、内容不多、涉及不广、影响不大的问题,使得激励效果不明显。虽然2004年3月正式实施《杭州志愿服务条例》,但并没有对志愿服务项目管理、需求管理、表彰激励、考核评价、资金筹集等制定具体细则,由此影响了社区志愿服务整体质量的提升。
6.社区志愿服务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稍显不足
志愿服务事业是一项强调社会化参与、社会化组织、社会化运作以及市场力量参与的社会事业,必须赋予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国际上看,志愿组织是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社会组织。志愿组织的独立性地位是其发挥政府和市场所不能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但是从下城区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来看,它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社区志愿者组织仍然主要还是由行政力量推动和调控,志愿服务组织对党政部门具有高度的依附性,行政指令性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和社会力量自主参与力度不够的矛盾凸显,因而造成社区志愿者组织的组织化和社会化水平较低,自主空间略显不足。[4]这不仅限制了志愿活动发展空间,而且使得志愿服务价值导向出现偏离,打击了全民自觉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三、下城区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
策略与路径选择
社区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新社会治理途径,发挥着重要的润滑剂、协调器的作用。积极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建构社区志愿服务创新模式,有助于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对于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完善志愿服务运行体系
进一步建立完善社区志愿服务运行体系,加快推进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创新。首先,健全社区志愿服务的注册制度,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提供合法性身份。发挥志愿者指导中心的核心作用,促进由服务站、服务队构成的基层组织网络建设,严把登记注册关,规范执行注册登记程序。凡是想成为社区志愿者、有志于为社区做贡献的人士,都应该严格遵循注册申请、审核、颁发中国社区志愿者证程序进行申请注册。其次,强化志愿服务培训管理,为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提供人力基础。注重类别化培训,对新招募和一般成员的社区志愿者应分门别类;引导资深社区志愿者担任培训导师,同时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和专家、学者、领导担任志愿者培训导师;注重对志愿者开展服务前和服务中的跟踪培训;还要有前瞻意识,社区志愿服务的培训既要考虑到本机构、现阶段的工作需要,还要考虑到整体的社区服务发展状况与今后的社区服务发展需要;坚持培训的经常化和规范化,把社区志愿者初次培训、阶段性培训和临时性技能培训结合起来,不断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促进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向正规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培育志愿服务组织体系
除了要加强对社区志愿者组织的监督和管理,更为重要的是,积极培育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资助社区志愿服务项目活动的有效开展,从而保障社区志愿服务的规范化运作和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应充分利用社区的各种会议、市民学校、黑板报、橱窗、社区出版物、网络等渠道宣传志愿服务精神,普及志愿服务知识,最大限度地营造社会舆论环境,不断提高居民对社区志愿服务的认识。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建立起基层政府组织和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之间积极互动的工作机制;其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社区志愿服务社会氛围,这也是激励志愿服务的重要条件和保障方式;再次,努力构建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融入社区生活的工作平台,主要是指志愿服务组织进入社区、融入社区、参与社区建设的工作平台和活动场所;最后,要不断完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机制,壮大社区志愿服务组织。
(三)健全志愿服务激励体系
首先,健全社会与社区的激励方式,包括完善多层次的荣誉性激励和建立多形式的补偿性激励。特别是要在区级层次、街道层次、社区层次上设立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多种荣誉奖项,形成一种既具普惠性又具阶梯性的荣誉激励制度。[5]其次,完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激励方式。一是有限物质激励;二是精神赞许激励,包括日常性的表扬与夸赞和制度性的荣誉制度两种;三是参与管理激励,如成立专门的志愿者商议或咨询委员会,赋予志愿者以特定的“管理”身份,或聘请某些志愿者担任志愿服务组织的专家、顾问等。最后,强化社区志愿者的自我激励。一是尊重志愿者的自我选择,应根据志愿服务项目要求和志愿者的具体情况安排志愿服务工作,充分尊重志愿者个人意愿,不宜采用强制命令或行政命令等形式要求志愿者;二是提高志愿者的成就动机,给志愿者提供一些富于挑战性、创造性的工作,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志愿者的成就动机。[6]特别强调,建立志愿者服务“储蓄”制度。积极推广“志愿服务时间银行”“互助服务”“服务转换”等有效形式,把提供志愿服务与优先享受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在志愿者自身需要社会提供帮助时可以优先得到志愿服务,从而使志愿者服务成为“付出、积累、回报”的爱心储蓄。[7]
(四)拓展志愿服务项目体系
拓宽社区志愿者服务项目,建立健全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服务制度。要不断完善个性化的项目支撑和对特定群体的服务力度。坚持“社区所需、志愿者所能”的原则,确定“扶贫解困”“引领就业”“助学”等一批适合街道、社区特点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建立具有区域特点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库,增强社区志愿服务的实效性。目前下城区的社区志愿服务的领域主要有大型赛会志愿服务行动、和谐社区志愿服务行动、公共应急志愿服务行动、城市文明志愿服务行动、公益实践志愿服务行动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为了适应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各种需要,可以尝试在以下方面逐步拓展社区志愿服务的项目领域:医疗志愿服务、文化反哺志愿服务、外来人口志愿服务以及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等。
(五)强化志愿服务督导体系
社区志愿服务的督导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性督导,要规范志愿者的社区志愿服务,同时还要改进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和相关规章制度;二是教育性督导,督导具有引导性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要讲解志愿服务项目的具体操作过程和方式方法,特别是一些服务的具体经验和基本技能,为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建议;三是支持性督导,志愿者在开展社区志愿服务过程中会遇到挫折,产生无奈、不满、失望、沮丧、焦虑的情绪,在这些情绪出现后督导者要给予社区志愿服务者精神上的关怀和支持,而对于那些服务效果好的志愿者,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激发他们的行动热情,不断增强社区服务志愿者的满足感和自信心。
(六)发展志愿服务品牌体系
品牌的社会声望,是社区志愿服务品牌的社会认可度、社会知名度、社会信誉度和社会支持度等。一个好的社区志愿服务品牌,除了要有鲜明的精神内涵和醒目的符号标志之外,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志愿服务效果和开展情况。切实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才能赢得良好的社会赞誉,从而确立自身品牌的社会声望和地位。[6]因此,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化的发展,不仅需要志愿服务组织本身坚持不懈努力,还要依靠外部环境积极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在不断提高自身发展独特性、魅力与吸引力的基础之上,还要努力提高自身公信力、知名度、认可度和赞誉度,这也是为进一步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奠定一个良好的信誉与社会认可的基础。
[1]李骃.社会管理视阈下社区志愿服务的“下城模式”[J].杭州,2012(10):58.
[2]叶松竹梅.发达国家志愿者服务的立法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14):259.
[3]徐柳.我国志愿者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学术研究,2008(5):67-72.
[4]北京志愿者协会.走进志愿者服务[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19.
[5]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志愿精神与和谐社会[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96.
[6]吴江.1994—2007:中国志愿服务的文献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