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最后通牒范式对21名大学生的决策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主观幸福感与不公平分配下决策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当分得金额为总金额的20%或以下,幸福感高的被试接受率显著高于幸福感低的被试。幸福感高的被试在不公平分配方案下愿意接受的金额显著低于幸福感较低的被试;在反应时上,无论接受或拒绝,幸福感高的被试显著快与幸福感低的被试。当接受不公平方案,幸福感及其各维度与接受金额、反应时相关显著。最后通牒博弈中,接受反应和拒绝反应可能产生于不同的心理机制。
关键词:最后通牒博弈;主观幸福感;决策行为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2-0062-03
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Game,UG)由Güth[1]等人设计,是用于社会情境中不公平分钱方案下个体决策行为的经典实验范式。按照经典“理性人”假设,分配者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即使分配无限小的金额给接受者,只要分配金额大于零,他都应该接受,因为“有总比没有好”。但大量的研究结果却有悖于传统经济游戏理论,大部分的接受者在自己得到的分配金额小于总额的20%-30%时拒绝接受,并经常显示出涉他的社会偏好。究其原因,Güth等指出在最后通牒游戏中,人们对公平的考虑影响了最后的决策。
社会比较理论是费斯汀格在1954年提出的,所谓的社会比较是在生活中人们缺乏用于自我评价的标准时,就把自己的能力、观点与周围的人进行对比以找到自己的位置,满足自我评估的需要[2]。以往的研究发现人们对于分配结果的公平判断不仅取决于自己得到的分配结果是否有利,同时也决定于参照对象得到的分配结果,两者之间存在交互效应[3]。因此,最后通牒博弈中不公平分配下做出拒绝行为本质上是社会比较的结果。社会比较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社会比较倾向强的人,感到不如别人或者受到不公平待遇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感到比别人强时又容易自高自大产生正面情绪,这些因素均会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Lyubomirsky研究指出,高幸福感个体与低幸福感个体相比,在操纵社会比较信息、使用这些信息和对这些信息的反应方式上都存在差异,能够以一种更积极的方式感知、解释和思考生活事件[4]。不难看出,社会比较和幸福感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标准对其整体生活质量做出的综合判断,它既包括人们对其生活状况的认知评价(生活满意度),也包括人们的情感体验(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目前有不少研究已经关注到情绪对决策行为的影响,根据情绪保持理论[5],在积极情绪下,人们倾向保持当前的情绪状态,因此不采取冒险行为;而在消极情绪下人们希望改变当前的情绪状态,因此倾向于采取冒险行为。在最后通牒游戏中,被试在愤怒或者悲伤等负面情绪影响下,会通过采取拒绝行为对不公平分配的提议者进行惩罚,调整自身情绪状态,并期望获得公平对待。那么,不同幸福感群体由于社会比较过程的差异,是否会影响到他们在最后通牒博弈过程中的公平感倾向,进而做出不同的决策行为呢?鉴于此,本研究将对主观幸福感对决策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
一、研究方法
被试为21名在校大学生,男生10名,女生11名,平均年龄为(20.34±0.46)岁。共发放问卷100份,按照27%筛查出高分组和低分组,并根据被试意愿组织参与实验。主观幸福感量表由美国伊利诺伊大学Diener等人编制,包括整体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体验量表(PANAS)。Diener等人对多国被试的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1份,回收率91%。
本实验属于混合实验设计,自变量是幸福感(高、低)和分配方案(公平、不公平),因变量是被试在做出接受或者拒绝反应时的金额及其反应时。其中幸福感是组间变量,其他是组内变量。
二、结果与分析
1.高分组与低分组被试幸福感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经过筛选,主观幸福感高分组有11人,得分为2.90±5.80;低分组有10人,得分为34.42±6.61;经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t=-58.328,p<0.001。高分组和低分组主观幸福感差异显著。
2.幸福感高低组被试在不同分配方案下接受率的卡方检验
为了比较不同幸福感被试在不同分配方案下的接受率,进行了卡方检验。幸福感高低两组被试的接受率随着所分配金额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即最后通牒博弈中被试分得金额越多,越有做出接受行为的趋势。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不公平分配方案中,只有当分配给被试¥1、¥2时,高低幸福感被试接受率差异显著。当分配者和接受者各得¥5时,接受率差异亦显著。这三种情况,均为高幸福感被试接受率高于低幸福感被试。当分配给被试¥4时,高低组幸福感被试接受率的差异不显著,均在60%左右。
3.不公平分配方案下决策行为的幸福感差异分析
当被试面对不公平方案做出接受反应,根据t检验结果,得出t=3.14,p<0.01,高分组被试愿意接受的金额显著低于幸福感较低的被试。在反应时上,t=6.47,p<0.001,高幸福被试显著快于低幸福感被试。根据对被试做出拒绝反应的金额以及反应时的t检验结果分析,t=0.90,p>0.05,高低幸福感被试所拒绝的金额差异不显著,但是高幸福组被试较快做出反应t=2.34,p<0.05。
4.不公平分配方案下决策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为了考察主观幸福感与不公平分配下决策行为的关系,进行了主观幸福感及其各维度与接受反应和拒绝反应下金额和反应时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接受反应下,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以及积极情感与愿意接受的分配金额和反应时呈显著负相关,消极情感和金额、反应时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在生活中体验到较高幸福感、对生活更加满意或者能够体验到较多积极情感的被试,能够接受更低的金额,倾向于更快接受不公平待遇,相反,较多体验到消极情绪的被试,愿意接受的金额则较高,反应时更长。在拒绝反应下,生活满意度和反应时显著负相关,消极情感和反应时显著正相关,幸福感及其各维度和金额相关不显著。表明被试的生活满意度越高,消极体验越少,做出反应所需时间越短。
三、讨论
随着最后通牒博弈中分配金额增加,被试接受率逐渐上升。同为不公平方案,当分配金额为¥1、¥2时,幸福感对被试接受率存在显著影响,而分配金额为¥3、¥4时,幸福感对接受率的作用则不显著。这可能与最后通牒博弈中不公平分配方案的比例划定存在争议有关。我们在研究中将提议者未均分的分配比例定义为不公平方案,这类似一种绝对不公平,王芹等在研究中也采用这种方式,仅将平均分配视作公平的提议[6]。但不少研究提出相对不公平的概念,当所分到的钱数低于总数目的20%左右时,反应者会认为这是相对不公平的分钱提并采取拒绝行为[4]。本研究中被试分得¥1、¥2时,正好是接近总数目20%的相对不公平分配,即幸福感对被试在相对不公平分配的情形下存在显著影响,幸福高的被试更容易接受不公平待遇,这也显示出涉他的社会偏好。
研究中以金额和反应时为指标,分别对不公平方案下被试决策后做出接受反应和拒绝反应在幸福感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当被试做出接受反应,幸福感高的被试能够接受的金额显著较低。但当被试做出拒绝反应,幸福感对所拒绝的金额数影响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被试对不公平的认知是一致的,当面对不公平分配时,被试都会产生不公平感并倾向做出拒绝行为。但是由于高幸福感被试具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体验到较多的积极情感和较少的消极情感,因此能够忍耐不公平待遇,抑制拒绝倾向,并接受较低的分配金额。拒绝行为主要受不公平认知的影响,而接受行为的做出则受到生活满意度对不公平认知的缓冲以及情感调节等双方面影响。因为人在进行公平判断时不仅要计算公平,也会体会与公平有关的情绪和情绪反应[7]。
幸福感及其各维度与接受反应下的金额、反应时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在最后通牒游戏中,根据经典理性人假设,即使分得金额再少也应当接受,实现利益最大化。Lyubomirsky研究指出,高幸福感个体与低幸福感个体相比,以一种更积极的方式感知、解释和思考生活事件[4],所以高幸福感被试愿意接受的金额较低。
通过分别探讨不公平分配方案下的接受和拒绝行为,我们不难发现,两种反应的做出可能源于不同的心理机制,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最初对不公平的认知到后期情感的调节,两种反应在加工过程上是否存在差异,具体有哪些认知、情感因素参与调节,以何种方式进行调节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结论
本实验研究中可得出如下结论:当分得金额为总金额的20%或以下,幸福感高的被试接受率显著高于幸福感低的被试。幸福感高的被试在不公平分配方案下愿意接受的金额显著低于幸福感较低的被试;在反应时上,无论接受或拒绝,幸福感高的被试显著快与幸福感低的被试。当接受不公平方案,幸福感及其各维度与接受金额、反应时相关显著。最后通牒博弈中,接受反应和拒绝反应可能产生于不同的心理机制,具体过程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GüthW,SchmittbergerR&SchwarzeB.Anexperimentalanalysisofultimatumbargaining[J].JournalofEconomicBehaviorandOrganization,1982,3(4):367-388.
[2]Feastinger,L.Atheoryofsocialcomparison.processes[J].HumanRelations,1954(7):117-140.
[3]FoxS&DayanK.Framingandriskychoiceasinfluencedbycomparisonofone'sachievementswithothers:Thecaseofinvestmentinthestockexchange[J].JournalofBusinessandPsychology,2004(18):301-321.
[4]LyubomirskyS,&TuckerKL.Implicationsofindividualdifferencesinsubjectivehappinessforperceiving,interpr-eting,andthinkingaboutlifeevents[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8(75):166-177.
[5]Isen,AM.Nygren,TE.,Ashby,FG.TheInfluenceofPositiveAffectonthePerceivedUtilityofGainsandLosses[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8(55).
[6]王芹,白学军.最后通牒博弈中回应者的情绪唤醒和决策行为研究[J].心理科学,2010,33(4):844-847.
[7]Chebat,JC&SlusarczykW.Howemotionsmediatetheeffe-
ctsofperceivedjusticeonloyaltyinservicerecoverysituati-
ons:anempiricalstudy[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05(58):664-673.
TheStudyontheImpactofSWBonDecision-MakingBehav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