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其生存现状及社会接纳程度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并不断产生争议。1973年美国心理协会、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行为从疾病分类系统中除去,对于同性恋的定义为:同性恋指一个人无论在心理、性爱、情感及社交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这样的兴趣并未从外显行为中表现出来。
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的研究表明我国的同性恋占总人口的比例上限为3%—4%,下限为2%—3%,据此估算我国有3000—5000万同性恋者[1]。数量如此庞大的同性恋群体,不得不引起社会的关注和研究。同性恋及群体一般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甚至是歧视,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同性恋这一文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更多的包容与理解。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2]。外显态度是人们通常能够意识到的自身对事物的认知。内隐态度是个体对事物所持的积极或消极的认知、情感或反应,由不自觉的以往经验或不能归因于以往某一确定经验所引起。在此之前已有许多与对同性恋态度相关的研究,但过去的研究大多是对于外显态度的调查,而较少有将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相结合的研究;且以往许多研究的对象是以东部地区的大学生为主,而本研究主要以西部地区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具有地域性的特点。本研究从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关于同性恋的态度展开调查及研究,全面探讨分析大学生关于同性恋群体的态度。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1.外显态度调查对象
以西北民族大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随机选取西北民族大学学生,其中涉及心理学、计算机、软件工程、教育技术学、管理学等专业。共发放问卷340份,回收有效问卷257份,回收率为75.6%,其中男生102名(39.7%),女生155名(60.3%);汉族61名,少数民族59名;家庭所在地为城市的68人(26.5%),农村189人(73.5%);独生子女68人(26.5%),非独生子女189人(73.5%);文科生114人(44.4%),理科生138人(53.7%)。
2.内隐态度实验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257份有效问卷进行取样,共选取40名大学生作为内隐态度实验对象。其中男生13名,女生27名;汉族16名,少数民族24名;家庭所在地为城市的8人,农村32人;独生子女12人,非独生子女28人;文科生23人,理科生17人。
(二)研究工具
1.大学生同性恋态度调查问卷
本研究采用涂沅澄和陈学志编写的《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量表》。量表共包含18道题,顺向计分题目为11道,反向计分题目7个。量表总分的分数分布范围为18~108分,分数越高表示在外显态度上对同性恋越歧视,分数越低表示在外显态度上对同性恋的态度越宽容。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7-0.93[3]。
2.IAT内隐联想测验程序
本研究采用根据Inquisit3.0.2编写的标准IAT任务程序,经过汉化和修改以适应本实验的具体要求。该程序任务材料包括八对积极与消极词汇和八组同性恋与异性恋的图片。程序自动记录被试每次按键反应时及按键正误数,最终自动统计计算并呈现反应时间。
(三)研究程序
1.外显态度调查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问卷的发放,问卷由被试独立完成,并在完成后立即收回问卷。所有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内隐态度研究
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所有有效问卷进行抽样,与所选被试进行联系经由时间与内容的商议并同意后,最终选取40名同学作为内隐态度测验的被试。本研究将异性恋和积极词汇的联合反应、同性恋和消极词汇的联合反应定为相容反应,将异性恋和消极词汇的联合反应、同性恋和积极词汇的联合反应定为不相容反应,用被试的不相容反应时间减去相容反应时间即为被试在内隐态度上的IAT效应。如果IAT效应为正,表示在被试的内隐态度中,被试是排斥同性恋的;如果IAT效果为负,表示在被试的内隐态度中,被试不排斥同性恋。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的外显态度情况
1.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在同性恋总量表及分量表上的总体分布情况
根据SPSS17.0进行描述统计,表1显示的是本研究257名大学生在同性恋总量表上的总分均值,及在情感、认知、行为三个分量表上的总分均值情况。其中,从总分均值的情况分析,大学生对于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呈中性态度并倾向于接纳的态度。
2.大学生关于同性恋群体外显态度程度情况
根据SPSS17.0进行描述统计,可以得到在对同性恋群体不同程度的态度的人数分布情况。由表2可见,对同性恋群体持中性态度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0.9%;对同性恋群体持包容态度的人数多于对同性恋群体排斥的人数,前者在总人数中的比例为38.5%,后者比例为20.6%。
由表3可知大学生在情感、认知、行为三个维度对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分布情况,在这三个维度上对同性恋群体持中性态度的人数最多,同时对同性恋群体持不排斥态度的人数比例远远高于对同性恋群体持排斥态度的人数比例。
3.大学生对于男同性恋与女同性恋的态度差异
对于男同性恋与女同性恋的态度差异结果见表4。
从表4呈现的数据可知,均值分布在3分左右,即大学生对于男同性恋与女同性恋在态度上相近。
4.人口统计学特征方面大学生关于同性恋的外显态度
根据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在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城市与村镇、文科与理科中的对于同性恋的态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大学生明显比女大学生更排斥同性恋群体(P=0.001<0.01);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更排斥同性恋群体(P=0.037<0.05);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比来自村镇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持有更包容的态度(P=0.048<0.05);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包容同性恋群体(P=0.014<0.05)。同时,在汉族与少数民族对于同性恋的态度中,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具体见表5。
5.与同性恋不同接触情况的大学生关于同性恋的外显态度
由表6可知,朋友中有同性恋的与朋友中没有同性恋的对于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1),其中朋友中有同性恋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的态度更为包容;见过同性恋的大学生与没见过同性恋的大学生对于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0<0.05),其中见过同性恋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的态度更包容。
(二)内隐态度测验结果
1.40名大学生被试的内隐测验结果
根据内隐联想测验程序的计分方法,如果IAT效应(即不相容反应时减去相容反应时)为正,在内隐态度中对同性恋群体是持排斥态度的;如果IAT效应为负,在内隐态度中则是不排斥同性恋群体的。根据表7中40名被试对同性恋群体的内隐态度的平均值,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同性恋是持排斥态度的。
2.40名大学生被试在不同人口统计特征上的内隐态度比较
根据表8显示,40名被试在人口统计特征的各个维度上的内隐态度均无明显差异,即不同的性别、民族、来源、专业性质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在内隐态度上对同性恋的态度较为一致,对同性恋的态度是排斥的。
3.外显态度与内线态度的相关比较
由表9可见,根据对40名被试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的相关分析,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的相关不显著,可知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是分离的。
三、讨论
(一)大学生对于同性恋群体外显态度的情况分析
1.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在同性恋总量表上情况分析
根据外显态度的研究成果,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最多的是一种中性的态度,所占比例在40%左右,既不表示出包容也并不排斥这一群体。因为社会提倡一种“中庸”文化,个人可能比较取“中庸”之道,对于这一社会敏感的亚文化,持不偏不倚的中庸态度,既不显出个人的激进也不显得过于保守。随着时代的发展,同性恋这一亚文化更多地为大众群体所知晓,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先进群体,更多的人由于对同性恋群体进一步了解与认识,从排斥的态度渐渐转化为一种中性的态度。本研究中有38.5%的被试对同性恋持开放态度,20.6%的被试对同性恋持反对、排斥态度,40.9%的被试对同性恋持中性态度。而2002年严由伟、刘建国、徐永珍的研究结果显示有80%的人认为同性恋是变态行为,2%的人认为是正常的行为;态度上对同性恋支持容纳的占13.1%,歧视打击态度的占23.9%,温和态度占54%[4]。从中可以看出大众对同性恋的态度由反对、排斥向理解、接纳转变。根据本研究的相关个体访谈,得知部分人认为同性恋与自身无关,即发生在他人身上因与自己无关可以接纳,但在自己身上发生是无法接受的,因此对此采取一种中性态度,这也是大部分人对同性恋持有中性态度的一个原因。
另外,随着社会的推进和文化的发展,许多学者通过对同性恋群体生存现状的关注和研究开始呼吁大家对这一群体的关怀和理解,很多媒体通过电影、书籍等方式来使大众群体更为了解这一群体,加深了大众对这一群体的正面认识,同时社会上许多因同性恋引发的社会热点新闻,如同性恋举办婚礼、同性恋登记结婚被拒等也都使每一个个体更加重视这一群体的存在,并更多地去关注和了解这一群体。基于以上的原因,大学生对于同性恋的态度表现得更为包容,而排斥同性恋的仅占少数。相较过去的许多研究,大学生关于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已更为开放,同性恋群体的生存状况也许也会随着社会对其的定义和理解而有所改变。
同时,本研究相比过去其他类似研究[5-7],一点不同之处在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来自西部地区的大学生,过去的许多研究是以中东部地区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地区不同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情况不同,西部地区的大学生在一些方面的认识可能相对更为保守一些,对同性恋的态度和认识较东部大学生狭隘。学者汪亮的调查显示粤、澳、港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对同性恋应该给予一定的理解和宽容[8]。如我们所知,粤、港、澳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情况较好,社会发展程度较开放的地区,在此学习和生活的大学生能更多地在平日里接触到同性恋亚文化,甚至是与同性恋群体有较直接的接触并建立亲密关系。通过本研究可以从此分析,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由于个人成长环境、所接收的教育与文化以及与同性恋群体的接触程度而使自身对同性恋群体能够采取更为开放和包容的态度。而通过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可以说明即使是发展速度较慢、思想相对保守的西部地区的大学生也能对同性恋群体表现出包容的态度,可见大学生群体对于同性恋群体的在外显态度上有极大的改变和进展。
2.大学生关于同性恋群体在同性恋分量表上的情况分析
同性恋态度分量表共包括情感、认知、行为三个维度,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在三个维度上总体呈中性态度。其中,在情感方面得分均值最低,即表示在情感方面对同性恋群体的包容程度更高;而在认知方面得分均值最低,即在认知方面对同性恋群体的态度更排斥。
在态度的改变过程中,认知是最不易发生改变的。在大学生关于同性恋群体的态度中,因为情感维度是个体对于某一事物的情感体验部分,由于媒体对同性恋群体生存现状以及心理情况的宣传,个体从情感上易了解同性恋群体相比异性恋群体在社会中生存的困难,因此易产生同情、理解等情感,从而在情感方面表现出更大的宽容。而在行为方面,个体可能在行为上与某一权威或群体形成了一致,但内心并不一定接纳这一权威或群体。也就是说,大学生在对待同性恋群体时,行为上能够表示出接纳和亲近,但态度的根本性转变是否发生主要还是在认知方面。这也就是研究结果显示的在大学生关于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分量表上,认知维度得分均值最高的原因。大学生易在情感及行为上对这一群体表示出认同和接纳,但要在态度上真正地对这一群体的理解和接纳形成内化仍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3.人口统计学方面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态度差异情况
大学生对于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来源、专业性质四个维度均有显著性差异。在性别方面,女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的态度相较于男大学生更为包容,这主要是因为男女性不同的思维模式与体验方式所引起的差异。女性更多地从个人情感上感性地去思考感受,而男性则会从伦理道德、条约规定等方面理性地去分析,因此女性会更容易表现出态度上的包容;这个研究结论与卫生部2004年的调查恰好相反[4]。可以说明目前女性对于社会亚文化拥有愈来愈开放的态度,甚至有超过男性的趋势。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加接纳同性恋群体,在调查问卷中大多数的独生子女都是来自城市,大多数的非独生子女都是来自农村。因此,可以从这样理解独生子女方面表现出差异的原因,独生子女大多生活在城市,接受的信息和文化都比较开放,且在城市文化下已有专门具有同性恋文化性质的社会产物,如同性恋酒吧、同性恋俱乐部等。居住在城市的学生可能对于这一亚文化更为熟悉和了解。而生活在农村的非独生子女接受的思想文化相对比较传统和保守,且较少有机会接触到比较开放的信息资源。最后在专业性质方面,文科生比理科生对同性恋群体的态度更为开放,文科生学习的知识更多需要用感性思维去理解,其对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与文化更为擅长,对生理学中两性知识理解较浅;而理科生更多的是用理性思维进行学习,对自然科学的知识接触得更多,特别是受生物学中两性知识的影响。因此文科生对于同性恋群体会更多地表现出情感上的理解和接纳。
4.与同性恋的不同接触情况在态度上表现出的差异
从研究结果上可以看出,在生活中见过同性恋以及朋友同伴中有同性恋者的个体在对同性恋群体的态度上更加包容。大部分个体对同性恋群体的认识和了解是停留在“听说”的层面上的,而真正与同性恋接触过的人较少。由于种种原因社会赋予这一群体的负面含义对群众带来的影响较深,因此大部分人都是被动地接受了同性恋群体的负面定义。而与同性恋有过接触或者是建立有较为亲密的关系的个体,能够从个人的亲身体会上主动地去理解和认识这一群体,去发现同性恋在性取向上与其他个体产生不同的原因。这种主动与被动所产生的差异也就造成了与同性恋不同接触情况所引起的态度上的不同。
(二)大学生对于同性恋群体内隐态度的情况分析
1.大学生关于同性恋群体的内隐态度的总体情况
本研究抽取40名被试进行内隐态度测验,仅有两名被试的IAT效应值为负,即对同性恋群体不排斥,仅占总人数的5%。从参与实验的被试来说,95%的被试对同性恋持排斥态度。排斥同性恋的人数比例如此之大,可能是因为人们关于同性恋的负性认识根深蒂固。通过本研究的研究过程可以观察到人们对于同性恋群体的内隐态度是排斥的这一点,如问卷发放过程中,拿到问卷的被试第一反应可以总结为惊讶、鄙夷、为难等,这也导致了问卷的回收率只有75.6%。而联系被试这一过程较为困难的一个原因就是大部分学生恐惧被测验出是同性恋而紧张、害怕而不愿参与实验。以上人们无意表现出的行为和神情这些非言语行为可以说明大多数人对同性恋的真实态度是排斥和不接受的。
2.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被试在内隐态度上的比较
根据实验结果的数据显示,不同性别、民族、来源、专业性质及独生子女情况的被试在对同性恋的内隐态度上并无明显差异。这一点与外显态度的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维度表现上有很大的不同,于此也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同性恋接纳程度的真实情况。虽然在外显态度上,性别、来源、专业性质及独生子女情况对同性恋的态度具有显著差异,但在内隐态度方面人们的态度仍是排斥的。
(三)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的比较
在结果呈现部分,可以看到在外显态度的研究中,对同性恋不排斥(含中性态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9.4%,而内隐态度研究中,对同性恋持非排斥态度的人仅占总人数的5%;另外在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相关分析中,可以看到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是分离的。由此可知,大多数人对同性恋群体表现出包容的态度,但实际上还是排斥这一群体的。
首先,人们对同性恋的负面认识根深蒂固,大部分人对同性恋的认识都是从初其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开始的,而真正理解这一群体的人数极少;其次,随着各渠道呼吁对同性恋这一亚文化进行关注和理解,社会对其表现出进一步的接纳,个体作为社会的一员也对此表现出更多的包容态度,但这种包容仅是停留在表面的,是做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表现,在填写问卷时迫于一种压力和期望而表现出比本身更开放的态度,因此大多数个体认为自己是接纳这一群体的,但实际上仍从内心上排斥;最后,由于外显态度是个人有意识地表现出的一种自己可以察觉到的态度,因此它符合个人期望,是个体希望表达出来的一种状态,而内隐态度则是个体无意识表现出的态度,由于社会大部分群体对社会期望的回应和满足而与自身的实际情况分离,因此表现出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分离。
四、结论
第一,大学生在外显态度上对同性恋群体表现出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且相较于十年前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的接纳和认同程度更高。第二,大学生对于同性恋群体的外显态度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来源地及专业性质四个维度均有显著性差异;另外在生活中与同性恋有接触或建立亲密关系的个体更能够接纳和包容同性恋群体。第三,大学生在内隐态度方面对同性恋群体的接纳程度极低,大部分人表现为排斥同性恋群体。第四,大学生对于同性恋群体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分离,两者不具有一致性,即大学生在外显态度上对同性恋群体的接纳程度较高,而在内隐态度上仍对同性恋群体持排斥态度。
五、建议及展望
本研究在问卷的编排方面,由于个人的一些疏漏造成问卷的编排和呈现存在某些不合理之处,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的效果;在实验阶段,选取被试的人数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客观性。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由于文化的传统型和植根性,更多的大学生对于同性恋群体持中性态度。但随着同性恋这一亚文化为更多人所关注和研究,其在社会文化中以各种形式出现的频次越来越高,许多媒体、学者都采取各种方式呼吁社会群体对这一群体给予支持和理解。本研究相较于过去的此类研究,所选研究对象多为西部地区的大学生,反映了西部地区大学生对于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参考性。大学生作为社会先进群体,对于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即使是在信息文化相对闭塞和保守的西部地区,相较过去表现得更为开放和包容。并且,当今的大学生相较于十年前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较开放和接受。
另外,有关同性恋态度调查的研究存在一定的数量,但将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结合起来进行的研究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本研究将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结合,对了解探讨大学生关于同性恋群体的态度更为全面和完整。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关于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在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上有较明显的不一致,人们在外显态度上有意识地表现为接纳这一群体,而在内隐态度上对这一群体持排斥态度,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是相分离的。[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代写毕业论文和教学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点击进入www.001lunwen.com第一论文网]因此要真正地深入改变社会对于同性恋群体的认识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付出更多的努力。只有从态度上改变人们对于这一群体的负性刻板印象,这一群体的生存现状才能有所改善。本研究若更深刻地结合同性恋生存现状,并能够做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会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3-4.
[2]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87.
[3]刘予玲.异性恋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及其干预[D].郑州:郑州大学,2010.
[4]严由伟,刘建国,徐永珍.师范院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识和态度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2(10).
[5]徐选国,汪晓翔,蔡鲁南.“90后”大学生关于同性恋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状况调查[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2(4).
[6]张涵,孙婷婷,王鹏.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调查[J].2008(9).
[7]傅晓龙,苏宁穆其尔,等.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调查及实质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