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也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党的群众路线孕育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完善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与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新的发展和推进,对实现中国梦、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以及推进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对群众路线的新发展
邓小平始终坚持和弘扬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并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赋予群众路线以新的时代内涵,使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主张要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离开了实事求是,就可能会犯机会主义和盲动主义的错误。因此,邓小平把实事求是作为贯彻群众路线的指导思想,倡导在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导下践行群众路线。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他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1]346。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他要求领导干部要扎根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真实情况。他还强调,党员干部要“总结群众经验”,“集中群众智慧”,“以身作则,深入部队,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124。另外,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邓小平强调领导干部要“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1]342从而密切党群关系,动员组织广大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
(二)指出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邓小平主张将群众的首创精神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他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犹如“一场伟大的试验”,处于探索时期。既然是“试验”,那么就难免犯错,就一定会遇到艰难险阻。所以,在改革中要胆子放大,敢想敢为,不要前怕狼后怕虎。正是基于邓小平的正确领导,安徽农民首创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坚持群众路线,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体现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赋予了群众路线以新的时代内涵。
(三)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邓小平从人民利益的角度出发,提出判断改革和各项工作得失的标准应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与此同时,他把人民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事业是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事业,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共同富裕。因此,要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明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江泽民所说,邓小平“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3]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邓小平对党的群众路线的高度概括。
二、江泽民对群众路线的新贡献
江泽民继承前人的思想理论成果,并根据新的形势赋予了群众路线以新的时代特征,对群众路线加以新的丰富和发展,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明确了党群关系的重要性
1990年召开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江泽民同志非常重视党群关系,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为什么说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这是因为搞好党群关系,对执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部分领导干部“官本位”的思想严重,追求安逸和享受。更有甚者经不起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把自己当作是“官僚主义的政客”,不关心民生疾苦,不倾听群众的呼声,进而逐渐走上脱离群众的道路。这就启发后继的领导干部要更好的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谋福利,从而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积极性。
(二)提出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为群众办实事
***年11月江泽民在《在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在坚持群众路线、改进领导作风上有一个新的提高,要依靠群众去完成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经验要依靠群众去积累,新事物要依靠群众去创造,困难也要依靠群众才能克服。同时,要求党员干部要做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遇事和群众商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十三届六中全会上,江泽民又明确指出,“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4]从而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干部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具体要求。既然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那么,党员干部就应该树立公仆意识,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党员干部要在行使权力时保证人民意志能够得到执行,人民的愿望能够得到体现,人民的呼声能够得到倾听,人民的诉求能够得到实现。此外,领导干部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三)通过法律与制度建设,密切党群关系
通过法律和制度建设来密切党群关系,是江泽民在群众路线方面的一大贡献。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在决策之前,“要做周密的调查研究,反复比较鉴别,科学论证”。在决策过程中,要坚持民主集中制,“要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对重大决策的选择权,有关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要经过人大和政府通过法律程序变为国家意志。”[4]决策的执行也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断地循环往复,一直到决策的顺利实施。还要建立健全党内外的监督制度。阿克顿指出,“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5]而“不受限制和约束的权力会异化为特权,从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转变为牟取个人私利的工具。”[6]因此,权力的使用必须接受监督。
(四)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来消除腐败
199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只有坚决清除消极腐败现象,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消除腐败现象呢?这就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我们应该紧紧依靠群众发挥党外监督的作用。正如江泽民1994年2月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所强调,坚决相信和依靠群众,把发动群众举报和专门机关依法查处结合起来。在党风廉政建设上,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举报各种党员干部违法乱纪的现象,保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免受侵害。
三、胡锦涛对群众路线的新开拓
新世纪之初,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新世纪以来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进一步阐述了坚持群众路线所面临的挑战,指出要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并向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了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要求,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群众路线。
(一)阐述了坚持群众路线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面对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胡锦涛强调,新时期“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7]。这些考验和危险影响着群众路线的贯彻与执行。当前,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面还存在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一是面临着组织结构调整带来的权力和利益格局变化的挑战。权力总是跟利益绑在一起,没有脱离利益的权力。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组织结构势必会发生变化,这时必然涉及到权力的分配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其中必然引发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二是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得我们要时刻警惕脱离群众的危险。洞察国内,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冲击,腐败现象剧增。党员干部应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时刻警惕脱离群众的危险。再看国外,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全球问题依旧突出。西方敌对势力想方设法在我国推行和平演变。所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非常迫切。
(二)提出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
一方面,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也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通过全面地深化改革来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要坚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我们党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的利益得失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倾听群众的愿望与呼声,从人民的利益角度出发来制定各项方针政策。
(三)强调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力量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要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从而为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此外,提出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正如胡锦涛指出,“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8],执政为民、靠民,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四)党员干部要身体力行,坚持不懈地抵制腐败,做贯彻群众路线的模范
治理腐败需要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更需要领导干部自身的努力。党组织的监督和党组织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对党的监督是当前最为有效的监督方式。同时,要在党的领导下,“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反腐败同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结合起来,依靠党的自身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参与,有效开展反腐败斗争”[9]。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应科学用权,廉洁自律,秉公执法,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从而有效地防止腐败的发生。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群众路线的新推进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精髓,进一步丰富了群众路线的内在意蕴,对新时期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无疑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一)强调弘扬群众路线的重要性,要求全党牢记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两年来,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而把群众路线提升到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的高度,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精髓,明确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10]“为民”回答的是“为了谁”的问题,这是群众路线理论结构中最核心的问题。“务实”指出了贯彻群众路线的具体方法。“清廉”要求党员干部要严于律己、克己奉公,杜绝“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发生。从而深刻地阐明了新形势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与方略。
(二)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反对“四风”问题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以作风建设为主要任务,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四风”问题严重的背离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污染了党风和社会风气,破坏了党群关系,致使党员和群众相背离,使我们党的各项事业遭受重大损失。解决“四风”问题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应着眼于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等。习近平第一次将党的作风问题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相联系,从而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
(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解决好党群关系
习近平指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经常抓、长期抓,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10]这表明了党已经清醒的认识到解决党群关系的关键所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我们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前提。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旨在深谙群众的诉求,顺应群众的期待,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这就为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重要动力。
五、新时期坚持和弘扬群众路线的当代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与发展,党的主要领导人对群众路线的坚持与推进,对全面深化改革与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等,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贯彻群众路线有利于在坚定中国道路的前提下实现中国梦
1.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更好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贯彻群众路线,扎根基层,汲取群众智慧,从而为我们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走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同舟共济,与人民群众紧紧相依,与人民群众共同奋斗。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追求的最高目标与我们党坚持的群众路线内在的价值诉求具有一致性。
2.只有坚持群众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找到更加坚实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将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所以,我们党贯彻群众路线,就要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公仆,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依靠人民执政,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最大限度地集中起来,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凝聚力量。
3.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更好地坚定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和利益矛盾凸显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坚持贯彻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从而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强有力的保障。此外,“实现中国梦必须要走群众路线;坚持走群众路线,其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国梦。”[11]群众路线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而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有利于我们走好中国道路,有利于我们弘扬中国精神,有利于凝聚中国力量。可见,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搞好党群干群关系,集民意、聚民智,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二)弘扬群众路线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
1.坚持群众路线,有利于我们党员干部树立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尽管我们党践行群众路线的总体情况是好的,但部分领导机关、部门依旧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并将为民务实清廉的理念深深扎根于领导干部的头脑中,从而有助于更好地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坚持群众路线,有利于党更好地制定和执行各项决策。党的群众路线之所以如此重要,是由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决定的。它不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也彰显了党的宗旨。制定和执行各项政策的过程是一个由认识到实践再由实践到认识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可见,践行群众路线是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而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要想科学制定,以及有效的贯彻也需要得到群众的支持和认同,需要群众的积极配合。只有反映了人民的利益与呼声的决策才能够获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同时,通过“到群众中去”这样一个过程,各项决策还能够接受人民群众实践的检验,从而确保各项决策更加科学地得到落实。
3.坚持群众路线,有利于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党群关系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优势,而脱离群众,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危险。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在于贯彻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路线,就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时刻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深入群众,集民意、合民心、聚民智,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从而更好的巩固我们党执政的基础。
(三)坚持群众路线有利于推进社会治理体制与执政方式的创新
1.坚持群众路线,有利于提高社会治理中公众的参与度。人民群众不仅仅是社会管理与治理的对象,更应该成为社会管理与治理的主体。创新社会管理与治理体制,就应该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提高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人民群众的自我管理,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还要激发群众参与民生事务的热情。这就要建立民意反映渠道,广泛搜集来自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要定期举行与群众的见面会,增强双方的沟通与交流,真正使群众的利益得到保障、诉求得到倾听、愿望得到实现。坚持群众路线,推进社会管理与治理体制创新还需要制度的保障。建立重大决策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充分保证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与监督权,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
2.坚持群众路线,有助于促进社会治理体制的完善与革新。推进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战略任务。新时期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应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推动社会管理与治理体制不断完善与创新。创新社会管理与治理体制,发挥群众首创精神,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就要发挥群众在社会管理中的监督作用,从而促进管理程序的完善和管理绩效的提高。首先,管理事务要公开。管理事务是否公开,公开度、透明度如何,直接影响到公众对社会事务的参与度。要把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作为公开的重点,分部门细化公开内容,规范工作程序。其次,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公开监督机构的活动范围,公开监督活动所依据的方针原则,公开实施监督所遵循的量化标准,公开监督结果,真正让群众监督具有可操作的实质内容。同时,要保障群众的权益。维护监督者的权益,使监督者不会因举报违法腐败分子而受到打击报复。此外,我们要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作用。
3.坚持群众路线有利于创新执政党联系群众的方式。“公众参与国家的民主生活是衡量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尺度。”[12]执政党要贯彻群众路线,就要通过各种途径,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那么,如何才能够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切实倾听到人民的呼声呢?这就要求建立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职能,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建立重大决策咨询制度和听证会制度,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保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可行性;要保证政务公开,建立“阳光型”政府。无论是人大代表联系群众,专家参与决策,还是政务的公开等,这些执政党联系群众的重要方式,都必须要以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前提。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3]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50-451.
[4]张远新.试论江泽民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坚持和发展[J].理论探讨,1998,(5).
[5][英]阿克顿著.自由与权力:阿克顿勋爵论说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42.
[6]马用浩.反对特权思想须树立正确权力观[J].党政干部学刊,2014,(6).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49.
[8]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2-20.
[9]高利平,汪大军.浅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丰富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贡献[J].延边党校学报,2013,(10).
[10]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6-19.
[11]程美东.论中国梦与群众路线的内在联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2).
[12]赵东亮.群众路线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