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口老龄化浪潮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初现端倪,这其中就包括日趋紧迫的老年人养老保险保障需求。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经济增长带来了一系列影响。本文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以《[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经典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且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与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增长长期存在影响,通过构建积累制养老金计划实现第二人口红利,并且通过夸大养老规模、改变人口政策、实现养老金投资运营等措施促进我国养老保险的发展,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激励作用。
【关键词】老龄化人口红利积累制养老保险经济增长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相关影响
在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提高、人口抚养比下降的过程中,人口生产性有所增强,这种社会追加的人口生产性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这一效应即为人口红利。显然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人口抚养比将停止下降并转而提高,这对经济增长将会带来负面影响,上述人口红效应也将消失。但是第二人口红利(Mason在2001年首次提出)使得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人口因素仍有可能促进经济增长。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如果有劳动能力的人出于对未来养老的担心,在年轻时进行以应对将来养老问题为目的的储蓄,那么,由于投资增加引起资本深化,本国经济仍可能实现持续的增长。这种以未来养老为目的的储蓄可以推动经济增长的情形就是“第二人口红利”。第二人口红利产生的根源是人们积极的进行养老储蓄。其产生基本条件是随人口老化新增的储蓄必须以资本的形式进入市场,从而提高劳动者人均产出。结合我国的现实,从长期看,解决老龄化中国社会问题,实现第二人口红利关键在于如何建立合理的养老金积累机制。
二、中国养老保险机制的选择分析
根据我国国情,我们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建立了社会统筹(现收现付)与个人账户(基金积累)相结合的部分积累的养老金制度模式(覆盖城镇职工)。在制度设计上,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彼此独立,分别支付基础养老金(主要与社会平均工资挂钩)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主要与个人缴费相关),兼顾了公平与效率,其中引入个人账户制度还有利于受益人群参与养老金的管理与监督,应该说是一种很好的制度创新。但从实践看,由于老职工过去并没有个人账户基金积累,对他们在传统制度下获得的养老金承诺,单靠新制度中社会统筹基金又不足支付,在没有明确渠道给予补偿的情况下,就只能动用在职职工积累的个人账户基金满足当期支付需要,致使个人账户出现空账,引起严重的代际冲突。
三、养老保险的经济学分析
根据OLG模型,我们知道养老保险一方面通过征收养老保险费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预算约束,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储蓄行为及生育决策,进而影响经济中的物质资本形成。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年轻人在当期和未来的福利改变消费者的生育和人力资本投资行为,从而影响经济中的人口增长和人力资本积累。
由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可知,在长期内,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造成的,而在短期内,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数量和效率。经济增长理论是从供给角度来研究长期经济增长的理论。而财政政策具有改善经济增长绩效的作用,政府通过财政支出提供主要包括养老保险等在内的公共政策,使经济产生持续稳定的内生增长成为可能。由于养老保险支出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模型:
。其中,Y代表国内生产总值,K代表资本投入量(固定资产净值),L代表劳动投入量,α、β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被称作全要素生产率,包括技术进步、制度变革等,表示随机干扰的影响;P1代表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P2代表消费者的储蓄额;P3代表老年人口数(65岁及其以上)。
对上述生产函数两边取对数得以下模型:
该模型是本文估计的基础模型。本文变量计算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1995~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的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全国固定资产净值年余额(单位:亿元)、劳动力(15~64岁的人口数,单位:万人)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单位:亿元)、城乡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单位:亿元)、老年人口数(65岁及以上,单位:万人)。
四、模型分析与检验
(一)多重共线性检验
1.多重共线性检验
根据模型二,现在用经典回归方法—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以找到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整体效果的F检验通过,拟合优度很高,但是有重要变量L、P2、P3的t检验不明显,因此我们判断变量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根据相关系数矩阵我们发现各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证实确实存在多重共线性。
2.修正多重共线性
采用逐步回归法来减少共线性,进行模型修正,得到模型:
ln(Y)=0.7819116796*ln(K)+0.4828324246*ln(P1)
-2.12420359*ln(P3)+18.6279458
在给定显著水平ɑ=0.10下,变量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方程总体线型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和拟合优度检验均通过。并且分析模型的经济意义得到,资本投入量(K)、基金收入(P1)与国内生产总值(Y)之间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其弹性分别为0.8和0.5,在区间[0,1]内,符合经济意义,老年人口数(P3)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老年人口数增加1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会至少减少2亿元。因此,老龄化通过影响养老基金,进而影响经济增长。(二)异方差性检验和序列相关性检验
本文通过利用怀特(White)检验法检验以上模型,怀特检验结果为:nR2=5.667056小于临界值。因此根据怀特检验结果判断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在进行模型的序列相关性检验时,本文用LM检验法,检验结果为LM=nR2=0.930217,小于临界值说明该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
(三)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单位根检验是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可以看到,GDP序列经过二阶差分后,在5%、10%的临界值下是平稳的;资本投资量序列经过二阶差分后,在1%、5%和10%的临界值下都是平稳的;老年人口数序列经过二阶差分后,在5%和10%的临界值下是平稳的;这三个变量是二阶单整序列,记为I(2)。基金收入经过一阶差分后在1%、5%和10%的临界之下是平稳的,为一阶单整序列,记作I(1)。因此,上述变量序列数据是平稳的。
(四)变量间的协整检验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知,这一系列数据均是平稳的,但为了得到这些变量间的函数关系,首先要进行协整检验。本文采用EG检验,协整结果如下表所示。结果表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
由于lnY与lnP3是I(2),Dlog(Y)与D(log(P3))是I(1),对这两个变量可以采用E-G两步法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然后再对该模型的残差项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出其ADF检验值小于5%、10%的显著性水平下的t统计量,因此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表明lnY与ln(P3)是(2,2)阶协整的。
同时采用经典的OLS模型对基金收入与老年人口数进行拟合回归,采用Eviews7.0进行拟合回归后得到如下结果
ln(P1)=6.171681154*ln(P3)-48.34146094
由拟合优度R2、t统计量、F统计量等可知该方程得到了较好的拟合。因此,可以得到结论,在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老年人口数量,即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其中老年人口增长率同GDP增长率之间存在负向的相关关系,其弹性为-2.9;同时,老年人口同养老金基金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其弹性为6.2,因此,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强烈地影响着消费者的个人储蓄,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时,老年人口每增长1万,私人存储额便会增长6.2亿元。这也证明了,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激励人们在年轻时候积极进行养老储蓄,努力实现在保持充分就业的前提下增加即年净投资,从而实现我国第二人口红利。
五、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计量结论可以看出,老龄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极大。因此,本文结合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建议:(1)扩大我国养老保险的规模,比如,现在正在进行的有政府扶持的新农村养老保险改革,开展了以县为基本单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老龄化趋势下,应该适时地推行“弹性延迟领养老金年龄”。(3)为了迎接老龄化的挑战,发挥养老保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我国应该改变人口政策,尽快将养老金投资资本市场。(4)针对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缺口”问题,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政府债券、英国环境与社会发展基金、澳大利亚超级年金信托账户的经验,建立确保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社会发展基金。(5)针对我国老龄化的背景,个人养老储蓄计划(退休计划)应该适时展开,加强消费者的退休规划意识,向消费者灌输自我防老的养老意识。
因此,建立与一国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养老保险制度非常重要。目前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在结构转型和制度变迁之中,经济的高速增长一方面为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现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另一方面,高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健全的养老保险制度作保证,客观上也对养老保险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综上,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我国的养老保险水平,以提升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建立起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养老保险[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体制。
参考文献:
[1]Bloom,D.,Canning,D.andSevilla,J.,2002,TheDemographicDividend:ANewPerspectiveontheConsequencesofPopulationChang,RAND.
[2]蔡昉.《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经济研究》2007(7).
[3]Mason,A.,2001,PopulationandEconomicGrowthinEastAsia,PopulationChangeandEconomicDevelopmentinEastAsia:ChallengesMet,OpportunitySeized,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
[4]Mason,A.andLee,R.,2006,ReformandSupportSystemsfortheElderlyinDevelopingCountries:CapturingtheSecondDemographicDividend.GenusLXII(2).
[5]王丰.《人口红利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人口研究》2007(6).
[6]杨娟.关于人口红利的一般讨论-兼论老龄化中国人口红利的实现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