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多元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胜任力理论的思考_企业管理论文

时间:2020-08-14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规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为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借鉴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引入胜任力理论模型,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及其雇主,教师及在读学生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多元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强调人才培养的多元适应性和胜任力,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有助于提升专业人才的综合竞争能力。


关键词:多元适应性;胜任力理论;能力结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王河江(1962—),男,江苏盐城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政策分析、高等教育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1999年设立以来,专业布点学校从最初的2所增至2009年的472所[1],2012年教育部又批准了2所高校新设该专业。与规模上的快速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就业率的逐年下滑,相关研究表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从2001年的87.10%逐步下滑到2006年的76.08%。(1)[2]从发展前景来看,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重心,特别是基层社会管理的发展,对高素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为有效化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困境,满足社会对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亟需构建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能力本位思想与胜任力理论


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及其实现途径的科学设定,它既具有显著的学科属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受教育外部关系律的制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途径会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正因如此,人才培养才会从“前工业经济时代的知识导向”向“工业经济时代的学科导向”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素质和能力导向”转变。[3]


(一)能力本位:职场的新要求和教育的新理念


能力本位是在20世纪中叶高等教育逐步实现大众化这一根本性的结构转变中提出的教育新理念。正如司格特(PeterScott)所言,高等教育体系大众化所产生的新环境,在一般层面上影响大学作为一种知识机构的状况;在特殊层面上影响教学和研究的具体实践。[4]这种变化首先出现在高等教育发达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教育学者认为,基于学科课程培养教师存在许多问题,教师的教学能力低下,不能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为此,应根据教师的工作内容分析教师职业的能力要求,进而设定教师的能力标准,并据此培养教师,这一改革思想被称为能力本位。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产业界对职业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脱节,学校只重视学生知识和理论的获得,忽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表达出强烈的不满,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强化,并逐渐向其他国家扩散。20世纪90年代,受能力本位理念的影响,日本大学与产业界的联系进一步紧密,逐步从“移植知识为手段的模仿立国”和“创造知识为目的的创新立国”迁移到“以创造能力为中心的能力立国”。[5]同一时期,通过加拿大有关方面的引荐,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开始学习能力本位教育,逐步开展了能力本位职业教育(CompetencyBasedVocationalEducation),能力本位培训(CompetencyBasedTraning)等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经验。面对近年来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教育家和教育学者也提出了“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迈进”[6]和“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7]的呼声。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并不意味着能力惟一,而是指要围绕能力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突出强调能力培养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在实践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力本位教育思想具有“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以素质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8],以及教学目标明确化,内容模块化,组织个别化和评价客观化的特点。


(二)胜任力:能力的系统集成与绩效的实现基础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特定职业的产生,胜任力(Competency)这一概念首先产生于心理学的研究当中,此后逐步扩展到其他研究领域。20世纪60年代,泰罗(FrederickWinslowTaylor)的科学管理理论面临着管理实践的巨大挑战,智商学说也越来越受到质疑。在此背景下,哈佛大学的戴维·麦克莱兰(DavidMcClelland)于1973年提出了用胜任力取代传统智力测试的主张。[9]他所推荐的方法是试图找出那些成绩优秀者和成绩平平者之间差异的最显著特征,从而为胜任力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此后,学者围绕胜任力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概念胜任力、人际胜任力、技能胜任力,并通过对胜任力要素的分析,建构了著名的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理论。近年来,皮尔西(Piecy)、卡拉文(Craven)等人通过完整的绩效数据和胜任力数据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更加精确地确定和导出组织中某个岗位的胜任力要素,得出了控制胜任力对提升工作绩效具有显著性的结论[10],从而强化了胜任力与绩效关系的研究,使得胜任力理论日臻完善。


胜任力理论认为,专业知识与技能只是员工能胜任工作的基本素质,在工作情境中真正能区分绩效优异者与低劣者的因素,则是一个人的自我认知、人格、个性、动机、态度、价值观等深层次特质。在心理学对一般能力(G能力)和特殊能力(S能力)的划分基础上,胜任力概念的提出实质上是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整合。可见胜任力理论是通过对胜任力构成要素的条分缕析,为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和必要的理论支撑。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演变


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产生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学者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具有独特的发展演变过程。


(一)专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经济领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初步形成,以政府机构改革为标志的政府管理改革明确提出了政府社会管理改革的任务。这就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传统的事业管理体制,形成新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为此,国家不仅需要强化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研究,而且急需培养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基于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


在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呈现出2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发展速度迅猛。1998年当时的国家教委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定为公共管理的4个专业方向之一,1999年恰逢高等教育扩招。在短短十几年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经历了“膨胀式”[11]的发展。二是发展基础薄弱。公共管理学科是从西方引进的一个新兴学科,由于国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多定位于培养研究生层次的高级管理人才,所以针对本科层次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缺乏成熟经验,直接导致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五花八门,专业培养目标难以明确,专业特色难以凸显。


(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历史进程


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办学实践的挑战,推动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基于现有的文献,按照时间序列,主要有如下10种,如表1所示。


(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


综合上述10种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及其时间,不难发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变化的2个基本趋势。


首先,办学理念呈现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的变迁。表1中前3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立初期提出的,具有显著的“学科本位”的特点,后7种模式则是在该专业迅速发展壮大的过程当中提出的。2006年之后,随着专业布点高校数量的迅速增加,招生规模的飞速扩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问题逐步暴露,尤其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人才培养模式“能力本位”的思想不断被强化。


其次,人才培养呈现由“相对单一”向“多元适应”的拓展。所谓人才培养的“多元适应”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内容由原有相对集中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素质提升等多方面发展;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向和培养目标由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向其他企事业单位扩散。2006年以来,学者所建构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是“动态发展”“多维发展”还是“三位一体”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都充分体现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趋势以及对“多元适应”能力要求的提高。该趋势既是专业人才培养“出口不畅”倒逼的结果,也是专业发展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结果。


三、胜任力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元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上述转变,虽然符合教育理念发展的历史趋势,但当前仍然存在许多具体问题。现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受到来自理论和实践的挑战。理论上,既有人才培养模式至今尚无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所需能力结构的清晰认识和判断;现实中,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应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面临学生学非所用的现实困境。


为此,有必要深入调查研究办学实践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升学就业的具体情况,明确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面向。在此基础上,借助胜任力理论对人才能力结构进行分析,最终构建基于胜任力视角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元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


(一)基于就业情况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向


武汉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该校连续3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平均有38.70%在企业工作,25.80%在事业单位工作,21.20%继续攻读研究生,9.20%自主创业,7.80%在政府机关工作,1.8%出国深造。[23]在一项针对在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同学的调查中表明,接近29.28%的同学希望毕业后能成为公务员,10.49%的同学选择去民营企业或自主创业。[24]笔者对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近5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状况的跟踪分析表明,毕业生就业去向中,在企业的占46.19%,去事业单位的占15.71%,去第三部门的占9.52%,去政府机关的占4.29%,升学的占3.33%,自主创业的占1.90%。


上述就业数据反映出当前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面向较为复杂。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最大需求主体是企业,其次才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然后是升学和自主创业。从学生的发展意愿来看,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是就业的首选,其次才是经济部门。基于此,笔者认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就业面向应当主要集中在3个方向,即多元化的经济部门,多层次的公共部门以及升学和出国等高层次就业。


(二)胜任力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


根据胜任力理论,胜任力结构特征由知识、能力和素质3方面构成。基于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3个主要面向,结合对用人单位和公共事业管理师生的调查,笔者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胜任力结构至少应包含3个方面和8项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三)胜任力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明确就业面向和胜任力结构的前提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依赖于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其有效执行。为此,笔者提出了基于胜任力的多元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该模式的核心特征主要是:首先,突出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多元适应能力。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现状、发展需求、学科特征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等的基础上,借助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结合模块课程,提升学生的多元适应能力。其次,立足学生的职业和岗位胜任能力要求,强化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块,并结合相关教育教学手段,开发学生完整的职业和岗位胜任能力。


(四)多元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及其实践成效


相较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多元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独特的优点:


第一,该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动态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元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动态性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首先,“多元适应”的动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行业和职业的分工不断地细化,同时中国又处于公共管理转型发展的改革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岗位“集群”也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多元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设定人才培养的就业面向,能够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持续跟踪,把握不同组织机构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动态需求,据此做出适时地调整,实现人才培养与需求的柔性对接。


其次,“胜任力”的动态性。胜任力是基于静态组织设计下岗位任务的分析,提炼出的满足工作所需的能力素质集合。受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组织结构设计变化和岗位工作任务调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工位岗位上,管理实践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是动态变化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元适应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在宏观上力图实现人才培养面向与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动态耦合,而且在此基础之上,也追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知识技能结构(胜任力)与岗位需求之间的柔性契合。


第二,该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开放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3个环节。


首先,人才培养面向及目标设定的开放性。该培养模式基于学生的就业状况、学科的特点及相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设定人才培养的面向与目标。既考虑了学生的就业意愿和学科的理论要求,又兼顾了管理实践的需要。


其次,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该模式在课程体系的设定、课程模块的选择、课程教学单位的落实等方面,积极吸纳社会力量,不断优化实践课程、拓展实践教学平台、引入社会实践导师,能够在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实现校内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理论学习与校外实践的融通。


再次,评估反馈的开放性。该模式在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过程当中注重吸纳在读学生的需求,毕业生的实践感受,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结合专业教师对学科发展的趋势判断,有利于平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实现需求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长远需求。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元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的上述优点已经在教学实践当中取得了积极成效。


首先,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得到了提升。出于人才培养的需要,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周边基层公共管理部门共同组建了1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每年都输送数十人的优秀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通过校外实践,学生的知识掌握更扎实,技能提升更迅速,素质养成更全面,不仅获得了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的肯定,而且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2010年至2012年间,文江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率分别达到了97.92%、95.12%和100.00%,2010和2011年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包含“211”工程高校在内的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平均就业水平都处在B-区间(对应的就业率是80%~85%)。


其次,考研升学的能力显著提升。此前,文江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考研升学的学校主要是地方性的高校,学校层次普遍不高。该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以来,由于加强了学生的分类指导,强化了考研学生的学科知识发展,仅2010年,就有2位应届毕业生分别被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和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专业录取,一举实现了高水平大学研究生录取零的突破。而且,整个专业的升学率也呈稳步上升的趋势,自2010年以来,研究生考试过线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0%以上。


再次,学生的竞争能力持续增强。在近2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在首届海峡两岸(福州)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得浙江省参赛高校中惟一一个一等奖,此外还在浙江工业大学举办的“运河杯”科技竞赛中获得奖项4项,在“之江杯”科技竞赛中取得了7个奖项,获奖类别不断拓展,获奖数量和层次有显著提升。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一方面,强大的多元适应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始终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从宏观上分析,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决定了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模与质量必须与教育所处的环境相适应;从中观上分析,公共管理学科及公共管理实践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应用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从微观上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演进就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人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调适的动态过程。上述3个层面的因素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人的人才培养必须要重视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规律,依据公共管理的实践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不断提升毕业生胜任岗位发展需求的动态能力结构。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适应”和“胜任”这两个基本要求具有形式和内容的双重属性,即两者在形式上具有稳定性,但彼此在内容上都应当具备发展性。此外,从两者的关系出发,“胜任力”是社会对人才需求和人才个体价值实现的纽带,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石,因而具有相对持久性和稳定性;“多元适应性”是对“胜任力”适用领域的具体化和操作化设计,是实现和提升“胜任力”的手段,具有时代性和变化性。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元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实现了稳定性和发展性的结合,能够不断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新要求,因而值得继续尝试并推广。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