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的渊源_行政管理论文

时间:2020-08-14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我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情相结合的过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期,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多元化态势明显,尤其需要一个核心的、占主流地位的社会主导价值观来引领和统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可争议地承担起了这样的职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在哲学基础、理论内涵还是目标指向上,都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最根本和最核心的是要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也是我国现代化事业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保证。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DOI:10.13411/j.cnki.sxsx.2015.03.017
TheOriginoftheSocialistCoreValuesandMarxism
HUYu-rong
(YunnanUniversity,Kunming650091,China)
Abstract:TheprocessofChineserevolutionandconstruction,infact,istheprocessofcombiningMarxismwiththeconcretefactsofChina.Nowadays,ourcountryisinacriticalperiodofsocialtransformationanddeepeningthereform,andthetrendofsocialconceptandpluralisticvalueconceptsisobvious.Therefore,itisnecessarytoguideandgovernthecomplexideologicaltrendasacoreandleadingsocialvalue,andsocialcorevaluesundertakesuchfunction.Asforsocialistcorevalues,whetheronthebasisofphilosophicalfoundation,orthetheoreticalconnotationandtargetpoint,theyhavethedirectsuccessionofMarxism,whichisthelatestachievementofMarxisminChina,andthetwohavetheinevitableinnerlink.Thusly,theconstructionofsocialistcorevalues,themostfundamentalandthecoreareconsiderablefirmnesswithMarxismasaguide,whichguaranteesourcountrymodernizationalongthesocialistroad.
Keywords:socialism;thecorevalues;Marxism;humanfreeandall-arounddevelopment
个人的成长,需要精神的力量;同理,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盛,也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基础作为支撑,而作为文化核心的价值观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持久和最深层次的力量。党的十八大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本文由wwW.001lunwen.com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刻内涵,以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并明确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1]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已被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和接受,是我国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着主导和支配作用。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
一、哲学产生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
人是历史发展的主体,而“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简言之,人类所进行的任何活动,都是朝着一定的目的指向的,其精神动力源于对一定的价值目标的追求;而人们对价值观的选择正是其主观愿望和内在需求的反映,往深层次上说,特定的哲学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价值观受到哲学世界观的潜在引导。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3]众所周知,价值观体现于一定的哲学中,而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当下我们所积极培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形式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4]表明了哲学并非高不可攀的空洞学说,而是有着现实的根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是辩证互动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反过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也预示了在社会进步中精神的无穷力量。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从本质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无疑这是在我国社会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与我国当前的客观现实相适应,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目标,能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上层建筑,是被社会存在所决定并具有强烈反作用的,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下的一种创造,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在现实条件下的一种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竭动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已毋庸置疑,其独特的优势在于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时隔一个多世纪,马克思主义远未过时,在当今世界依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更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历史和现实皆已表明:马克思主义是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主导理论,是确保我们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旗帜,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国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更大的成就。如今,我国已进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新的实践呼唤新的理论,要求不断激发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蕴和当代价值,从而开辟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境界。因此,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强调:“我们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5]
作为党和国家主导思想理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对它的认同并不能自然而然自动生成,也不可能单纯凭借政治强制力来实现,而是需要全体社会成员自愿地遵从并进而内化为自觉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这就涉及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及其建设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6]由此可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加强宣传教育,同时也要重视文化熏陶和实践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价段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广泛认可和接受的主流价值观,在社会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的今天,尤其需要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地位,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辐射力、影响力和感召力,从而有效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凝聚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源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论
对于哲学上的“价值”问题,人们熟悉但未必熟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价值问题,尤其是对人自身的价值是十分关注的,其中,《德意志意识形态》涉及到了如何从哲学层面来说明价值范畴的问题:“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7]30说明社会历史并非想像的主体想象出来的活动,而是具有坚实的客观基础和现实制约性,这就从唯物主义的立场说明了价值问题;“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观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7]73由此揭示出价值的内涵:价值是指客体的存在及属性的变化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商品价值的分析,就是以唯物主义的立场来考察价值的。可以说,《资本论》中关于商品价值的理论,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其实也是哲学问题。
马克思关于价值及其形成和实现的论述,都是以人为基点予以揭示和阐明的。马克思从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中,指出了劳动其实就是制造使用价值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现实社会中的人才是经济价值规范的内在尺度,经济规范其实是人的利益和需求的表现。可见,马克思把价值当作了自然物与人的需要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说明了,任何社会中价值的形成和存在,都是与人的利益需求不可分的,都是特定社会存在的反映:“价值是一个产生和存在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范畴。任何事物(客体)是否有价值以及有何种价值,都是相对于一定主体而言的,都是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8]由此也启发了我们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学理上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上的指导价值。
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源于马克思的经典价值理论,马克思关于劳动、需求、利益等核心概念的描述,有利于拓展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三个倡导的理解。但每个时代、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价值观,都是具体的、有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当代中国客观的社会存在的现实反映,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悠久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3]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以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为核心,根植于每一位中华儿女内心深处,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因此,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才能不断壮大其生命力和影响力。在此意义上我们说,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渊源,而其更具体坚固的思想基础,则是对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因此,价值问题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人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更是强调人的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现价段我国各族人民价值取向的“最大公约数”,是凝聚和引领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一面旗帜和崇高信仰。因此,人民群众理所当然地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也是为了实现和满足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
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共同的价值追求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研究人的存在、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是为了作为主体的人的更好发展,因此,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价值和理想目标。《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被认为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纲领,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明确指出了未来新社会是在“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9]10基础上建立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的核心。与之相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是要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这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是一脉相承的。综上所述,推动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最高设想,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终极目标,两者在目标指向上是一致的。所以,一个繁荣而公正的社会,必定致力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和魅力之所在,也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
任何理论建设都不是乏力无味的,正如马克思所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9]9这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就是要立足于人民大众的实际需要,着眼于现实的实践活动才能彰显其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
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样化的当代社会,国家之间的竞争早已突破了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军事力量等硬实力的较量,而更多地反映出对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世界各国在继资本比拼、资源竞争、军事角逐之后,将日益演变为文化之间的较量。而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因此,文化软实力的较量,归根结底将是核心价值观的比拼;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也非常敏锐地抓住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脉搏。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并在多个场合强调:“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充分体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作用。
精神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正如每个人的成长需要精神信念,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也离不开社会主导精神的指引。对此,邓小平同志曾一针见血地分析:“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9]因此,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对于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言,我国尤其需要坚持主流价值观的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统一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而这就需要回到马克思的精神旗帜下,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地位,并结合客观变化了的实践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内涵,激发现实境遇下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具体到价值观理论,诚如以上分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转型和全面社会改革现实需要的理论回应,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表达,更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实践背景下的继承和发展。概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和时代化,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具体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追求,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最新理论表达,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当前,我们正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强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无论是在理论熏陶还是实践养成方面,都需要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本文由wwW.001lunwen.com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价值观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认同感并自觉主动地践行。从理论上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能够加深和拓展我们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和广度。简言之,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仅是历史的昭示,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3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18-119.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
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4-05-05)[2015
-06-0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5/c_1264
64505.htm.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