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许多城市出现垃圾围城的现象,政府落后的垃圾治理能力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总结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及其治理现状,从市场、社会、行政三个方面阐述了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机制,梳理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治理思路,以提升我国治理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能力。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市场机制;社会机制;行政机制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2-0031-02自19世纪以来,工业革命引起世界性的人口集中,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顽疾。进入21世纪,“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和“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治理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是现代城市转型升级的迫切任务。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及其治理的现状城市生活垃圾(MunicipalSolidWaste),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区别于工业废弃物、建筑垃圾、医疗垃圾等,城市生活垃圾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具有普遍和直接的影响。垃圾是一种资源,但当垃圾放错地方,又得不到有效的回收利用时,就会污染环境,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而且,固体垃圾自然降解速度慢,存放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其危害具有潜伏性、累积性,一旦消极影响全面显现,危害后果和事后治理成本必然是社会难以承受的。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垃圾问题更为迫切。在我国经济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增长模式下,城市垃圾的产生速度使得社会处理能力和环境承载力处于透支状态。据统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2010年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52亿吨,居世界首位。相对于美国95%的无害化处理率,中国的无害化处理率仅为63.5%[1]。在垃圾处理的方式上,焚烧为主,填埋为辅,回收再利用的比例较小,二次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一体化的治理政策体系尚未全面建立,垃圾治理政策主要还停留在末端治理阶段,垃圾整合管理水平较低。在垃圾整合管理过程中,我国倾向于强调政府的责任和作用,而对社会(家庭和企业等)的责任和作用不够重视。垃圾治理以命令控制型政策为主,激励性政策或者说基于市场的政策使用较少[2]。近年来,我国在城市垃圾的治理方面也采取了一些创新举措,但成效有限。2014年8月杭州市开始在部分社区实行垃圾分类回收,要求居民按给定的标准将垃圾分类倾倒进相应的垃圾桶内以便于回收。2014年8月13日,一份由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学院针对杭州部分小区进行的垃圾分类调研报告新鲜出炉。调研数据依然让人无奈:只有24%的杭城居民能进行垃圾准确分类,近半数的居民没有垃圾减量的意识[3]。城市垃圾问题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是复杂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达成共识,共同治理。二、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治理机制机制是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它们协调运行而发挥作用。治理机制就是指治理主体,手段和行为围绕特定治理对象而形成的一套治理模式。根据行为主体的不同,本文将垃圾治理机制分为市场治理机制、社会治理机制和行政治理机制。(一)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市场机制垃圾治理的市场机制,即吸引市场主体参与垃圾治理中来,将垃圾产生,回收,处理和处置的过程产业化、市场化的过程。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需要塑造垃圾处理产业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为此,政府必须放弃在城市垃圾处理方面大包大揽的传统做法,要政企分开,进行企业的资产重组,使得企业能够以独立的身份加入垃圾处理中来。政府还要放松这一领域的进入治理,允许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进入,这不仅有利于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还可以通过有效竞争提高企业自主经营能力[4]。其次,要采取消费者付费的方式,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企业向消费者提供垃圾处理服务,消费者需要为此买单以作为企业投资回报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消费者也是城市垃圾的制造者,政府要对居民制造垃圾的行为按量收费,以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的目标。同时,消费者作为企业和政府的服务对象,也拥有监督政府和企业的权利。再次,要实行生产者付费的制度,以敦促生产者对可回收资源的利用。以生态费制度为例。消费者购买列入回收计划清单的商品时,需要付生态费,生态费直接用于回收计划,来支付产品废弃时所需的再利用费用。生态费的收取标准依据对废旧商品进行处理而实际发生的处理成本而定,可根据需要定期调整[5]。又次,在销售环节实施押金返还制度。实施的对象是那些包装材料再利用成本较低的产品,例如易拉罐装的饮料产品等。押金在销售时转嫁在价格上,当消费者将包装材料送回时,销售者需将高于价格的部分返还。押金的数量可以参照包装成本等因素科学设定。这项措施可以避免将一些再利用成本低的废弃物投入垃圾环节,有利于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利用现成的销售网络回收垃圾也降低了回收的成本[5]。从产业化的角度看,如果将社会的全部产业看成一个闭合的环,那么垃圾处理产业就是这一环路的剩下半环。因此,政府要站在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高度,加大对垃圾产业扶持力度,发展循环经济。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即使再怎样提高技术,提倡节约,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垃圾的产生将保持刚性增长的趋势。只有提高垃圾的回收再利用水平,切实将垃圾转变为资源,城市垃圾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而这些有赖于成熟的垃圾产业。(二)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社会机制垃圾治理的社会机制,即引导、支持、规范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到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过程。城市生活垃圾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凭借政府和市场的力量难以有效治理,还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第一,加强公众的环保教育,增强其环保意识,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环保的共识。这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也是治理城市垃圾问题的前提。环保意识的形成不能光凭社会的自发行为,还需要政府的有意推动。这种生态教育不是在课堂上就可以完成的,也不是几句标语和口号就能发挥作用,关键是要渗透生活,深入人心。在这一进程中,基层官员、社会组织、大众媒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要加大对他们的支持力度以推动我国公民环保教育的发展。第二,建立起覆盖城市垃圾整个生命周期的信息控制系统,并对社会全面公开。在当前我国垃圾处理领域,政府和公众之间存在严重隔阂,群体性事件频发,近期杭州中泰乡因建造垃圾焚烧厂而爆发的群体性事件就是一例。此类事件多是利益相关方缺乏沟通和互信造成的。为此,政府需要建立并完善垃圾信息控制系统,借鉴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构建完善的指标体系,并依此收集真实有效的数据,再将其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全社会公布。第三,建立起有效的参与机制,为社会参与治理城市垃圾问题提供平台和渠道。以广为接受的居民垃圾分类的做法为例。政府需要对社区给予人力物力方面的支持,在方法上予以指导。社区负责组织调度和监督,提供后勤保障。社区义工可以在社区的支持下,开展对公民的宣传教育,协调彼此间的矛盾冲突,调查公民对垃圾分类的执行程度等。在上述三方的密切配合下,居民才会逐渐形成垃圾分类的自觉,按要求完成垃圾分类的任务。除了垃圾分类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参与机制有待探索,以促进公民参与机制的多样化。(三)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行政机制由于垃圾问题的外部性,仅凭市场和社会的自发力量难以有效治理,政府在其间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行政机制,是除去政府在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中的作用外,所独立承担的职责和功能。第一,政府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要通过目标管理的方法,将科学发展的目标进行操作化,将其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人和事上面,不能仅停留在政治口号层面。为此,政府要对官员展开大规模高强度的生态教育,教授科学发展的知识,介绍科学发展的先进经验、技术和方法,塑造新型公务人员,为城市垃圾问题乃至整个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奠定思想和人才基础。第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其针对性和可行性。例如,加拿大渥太华市实施的治理和禁止排放政策,治理的物品主要包括可再生利用的硬纸板和纸张、玻璃、金属和塑料容器等;禁止物品主要包括电子废物、农业废物、生物医药、动物尸体、医疗废物等30大类的废物[5]。这种将垃圾分为治理物品和禁止物品的做法,不仅可以提高垃圾回收的效率,还避免了有害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我国完全可以借鉴。第三,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以统筹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从宏观角度看,规划要有长远性、全局性,明确目标任务和行为原则,与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相互促进,并行不悖。从微观角度看,要设定阶段目标和分类目标。以回收计划为例,可将其分为药品回收计划,废油再循环计划,废旧轮胎回收计划等,这样分类可以有效降低执行和遵从的成本,提高政策绩效。此外,政府还要提高自身的环境执法能力,提高环保部门的独立性,完善社会和人大的监督体系。由于垃圾问题本身的潜伏性和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价值取向,政府执行力弱的问题在我国垃圾治理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为了提高执行力,不仅要确保政策和法律的可行性,还要提高政府环保工作的透明度,为人大和社会的监督和参与创造条件。三、小结依据治理主体的不同,本文分别阐述了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市场机制、社会机制和行政机制。在治理实践中,三类机制是相互依赖、相互配合的关系,其中任何一类机制的短板都会降低整体的治理能力。行政机制越位缺位,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不足是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突出问题。构建市场、社会和行政三位一体的治理模式是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能力,改善城市生活质量的理性选择。参考文献:[1]王树文,文学娜,秦龙.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公众参与管理与政府治理互动模型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14(4):142-143.[2]王建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政策的实践回顾——主题演变和简要评述[J].城市问题,2008(8):72-73.本文由wWw.001lunwen.com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3]王丽梅.杭州垃圾分类任重道远近半数居民没有垃圾减量意[EB/OL].(2014-08-14).http://www.zj.xinhuanet.com/newscenter/focus/2014-08/14/c_1112068554.htm[4]王俊豪,王建明.我国城市污水与垃圾处理的市场化改革及其治理政策[J].财经论从,2005(2):2-3.[5]李宇军.“零废物”管理:温哥华的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内蒙古大学学报,2011(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