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与扶贫机制创新

时间:2020-08-19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论述了甘肃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内涵与扶贫机制创新,认为扶贫机制主要分为启动、培养及发展三个类型,创新之处在于加强档案信息的管控和贫困户发展意识,加大产业优化力度和增大劳动力转移力度等。

关键词:甘肃省;联村联户;扶贫机制;创新;为民富民

甘肃省是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省份,也是贫困区域较多的一个省份,自“三农”工作推行以来,省政府便开始实施一系列的扶贫政策,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就是其中之一,目标意在对于传统扶贫手段进行改革,同时双联行动配合机制方面的创新,充分利用区域资源,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从而保证扶贫策略能够落到实处,从而让社会经济出现跨区域的发展,为小康社会建设提供参考。而笔者将通过本文,就“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内涵与扶贫机制创新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甘肃省贫困情况调查

根据我国新的扶贫标准,直到2012年末,甘肃全省共有692.2万贫困人口,这些人口多在农村地区,而发生概率为33.2%,是我国第二个严重贫困省。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甘肃共包含86个县(市、区),它们其中的58个都集中在六盘山区、秦巴山区及藏区三个特困区域,其余17个县(市、区)也出现大面积贫困,同时贫困影响较深,为了能够更快追上城市发展的步伐,走上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甘肃省政府自2012年就在全省拓展单位关联贫困村、干部关联特困户的举措,也就是“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简称“双联”行动。[1]

二、“双联”行动作用与扶贫机制内容

对于扶贫机制来说,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机制类型,即启动、培养以及发展。

1、启动机制

主要是指降低完全贫困,一般来说都是整个村庄进行推行,启动机制的改革目标主要是贫困农村的基础生产条件及生活情况,同时让公共服务得以普及和平均,启动机制的落实者应当是政府部门。

2、培养机制

培养机制的目标是减少相对贫困,其扶贫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文化教育配合科技创新进行,同时与产业化扶贫等保障机制相关联,有效提升贫困区域民众的提升自我的意识,同时加强对他们素质及能力的双重培养,培养机制的主导者也是政府机构,而方法则是动用社会力量,保证社会各个主体关注以及加入到扶贫队伍中来。

3、发展机制

发展机制的核心是推行城市村庄经济协作,共同发展,则是通过市场提升配置,从而激发区域人口的能力和潜力,带动整个区域脱贫,而脱贫后,区域人口的发展是主动积极的,而该机制则是由政府进行调控,例如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同时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区域脱贫,同时提升人口增长率。此外,“双联”行动作用在扶贫机制的作用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保证社会多主体的扶贫力量利用;其二,保证扶贫政策与其他政策的联系和补充。而前者有空也分为两点进行分析,第一,关于各类机构的扶贫机制强化,例如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国有或相关控股企业、军区、中央政府等等,同时提倡单位对村的一一扶贫机制;第二,建设社会扶贫的平台,需要民政、团县委、广电部门以及其他社会机构进行联合组建,而平台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可以包含信息咨询机构、基金会、爱心银行等等;对于后者而言,因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主要是强化了扶贫政策以及社会保障,同时加强多方面的和谐发展,例如人才资源,产业设置等等。[2]

三、“双联”行动与扶贫机制的创新方法

1、加强档案信息的管控

要保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能够真正对扶贫产生作用,首先扶贫机构以及党员干部需要对目标村子以及贫困户进行统计调查,同时对于贫困户的基本生活状况、土地状况进行分析,了解一些需要立刻完善的问题,准备好扶贫工作开展的有效资料,从而保证扶贫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2、加强贫困户发展意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由于民众根本贫困的原因并不是仅仅是因为人均资源缺少,经济收益得不到改善,更多是因为缺乏脱贫的素质和意识。而且“双联”行动为贫困户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对于诸多贫困户无疑于杯水车薪,所以对于扶贫部门来说,“扶贫不如扶智”的思想是十分重要的,而扶智工作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例如加强技术引入,提出管理经验,发展集约化经济,普及义务教育,从而有效提升贫困地区的人群综合素质,也让贫困户形成发展的意识,推动他们主动脱贫。[3]

3、加大产业优化力度

对于目前大部分贫困户的情况,主要是一直沿用以往的“主生活”观念,而扶贫工作则需要加大产业优化力度,即让贫困户能够将自身的利益融入到区域经济中,从而实现思想从“主生活”转变为“主生产”、“主环境”。另外可以利用市场的多样性,优化区域的产业结构,对于一些特色或者支柱型产业进行扶植,同时开展规模的产品生产及加工场所,加大产业优化的力度,为贫困户增加经济来源。

4、增大劳动力的转移

对于大部分贫困区域来说,最大的问题莫过于人口众多,而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有限,而甘肃的社会现状也是如此,而为了能达到扶贫的效果,相关扶贫部门要加大贫困地区对外地的劳动力转移,例如为贫困户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然后对外输送就业,同时还可以落实就业补助政策,降低环境的压力,提高区域的生存质量。

四、结语

扶贫不仅仅是一个机制,一个政策,同样也是一个社会的话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虽然是一个有效的举措,但是对于政府而言,扶贫不仅仅需要通过提升区域的经济,更重要的是提升人口的素质以及生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魏学宏.浅议“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扶贫机制创新[J].黑河学刊,2013(10)181-182.

[2]王小江.农村扶贫与社会资本培育――以甘肃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为例[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2)83-85.

[3]刘晓霞,周凯.甘肃省农村反贫困模式创新研究――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对象[J].社科纵横,2014(08)35-37.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