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读名著中这本《哈姆雷特》蕴含西方浓厚的文化特色。开始接触《哈姆雷特》这本书时,就对作品上无数赞扬的头衔所震撼,像是一本经典中的经典,需要细细地品读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韵味,以及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悲。这位丹麦小王子历经亲人地欺骗、残忍地被流放和死亡无时无刻地降临,内心遭遇了正义、情感和人性等的变换和挣扎,最终玉石俱焚。《哈姆雷特》中最大的悲剧不是命运对主人公的折磨也不是他人对他的残忍,而是主人公哈姆雷特本身错误的命运观和贵族式的复仇观。
二、哈姆雷特悲惨的命运观
所谓命运观,就是人对命运的看法。有人不相信所谓命运,有人反抗命运,也有人随波逐流。几乎每个人对命运的看法都有所不同,而在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对命运的理解和看法随着自身命运的变迁几经变化,甚至存在前后矛盾。
起初,哈姆雷特作为一名优秀的丹麦王子,接受着贵族文化的洗礼,作为一名哀悼者的身份为丹麦老国王的死去无比悲痛,在遭受人生的大起大落后,对命运的态度是命运变化无常,既不扬善,也不惩恶,却给高贵之人带来灾祸。哈姆雷特作为高贵的丹麦王子却落得四处流浪,命运女神不但没有惩处皮洛斯,反而让好人普利阿莫斯遭遇不幸。最后当他看到曾经无比厌弃叔父的民众现如今却转而争先恐后地购买叔父的小照时。他开始咒骂命运:去,去,命运女神你这娼妇!天上的所有诸神啊!一齐剥去她的权利,拆毁她的轮子的所有辐条和外轮,让那圆圆的轮心滚下神山,直落到地狱的深渊。哈姆雷特开始反抗命运对他如此不公,甚至愿挺身反抗“命运无情的暴虐”。他对命运的看法处于一种极端的界限。
然而在遭受着一切后,哈姆雷特转而开始完全相信命运,相信所谓的天意。这与之前对命运拼命反抗的形象完全相反,这令所有读者感到惊奇。剧中哈姆雷特在前往英格兰时,无意中发现了克劳迪斯写给英格兰王的信,震惊地发现了他的诡计,深刻地体会到了人性的残忍。这时的哈姆雷特改变了原本对命运的愤恨,转而开始相信冥冥之中安排好了这一切。哈姆雷特的这一对命运的看法由反抗滑向完全相信,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造成他这是一生悲剧的缘由正是他对命运的两种极端态度,而在读者看来,也正是一种悲剧。哈姆雷特对命运的态度随着外界的改变,他对命运的态度也随之变化,由一开始的拼命反抗,充满怨怼,甚至咒骂其为“娼妓”。到后来对命运绝对的相信,认为冥冥之中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只要等待一切降临,就会改变现今不公的现状。
三、高中生对《哈姆雷特》中悲的理解
看到这里我们开始理解哈姆雷特着一生坎坷,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显示了与古典哲人的一致:个人的不幸不应归咎于命运或神,而应归因于自己的天性和选择。从哈姆雷特跌但起伏的复仇之路中,我们不难发现,命运并非不眷顾他,只是他没有看到命运女神降临的真正意义,反而错误的认为这一切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于是再次错误地理解命运,认为“一切人类事务皆由天定。人的最终结局皆源于天意的安排,一只麻雀之死也一样。”哈姆雷特的这一行为无疑是和莎士比亚所追崇的理念相反:人的不幸,不应归咎于任何外在偶然性,而应归因于个人的天性和选择。这时,我们不经想到了自己,作为一名高中生,还没有经历人生中的起起落落,没有遭遇种种的不公待遇,没有接触到人性的阴暗面,对一切的打击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我们对未来充满幻想和希望,对社会怀抱热情,却也可能会遭受灭顶的打击,莎士比亚在告诉我们,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即使我们可能会历经种种苦难,但是绝不能对命运抱有极端的态度,对命运充满嫉恨或是屈从。命运看似对每一个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公,但是有一件确实每个人都公平的,那就是面对命运的态度,可以拼搏不止,可以奋力反抗,都是取决于个人的选择,于是命运给每个不同的选择予以回应。
四、结语
通常认为,《哈姆雷特》讲述的是一名遭命运捉弄的王子,极力履行替父报仇的责任。看似讲述了一个王子的悲剧,其实却向我们道出了人对命运的态度,丹麦王子对命运的看法暴露了他自身的缺陷,主人公对命运两种极端的态度是剧中最大的悲剧。而作为一名高中生,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告诉我们要积极地认识所处的世界,对命运怀抱积极的态度。
参考文献:
[1]亚理斯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2]诺思洛普·弗莱.批评的剖析[M].陈慧,袁仁军,吴伟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3]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M].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