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及综述
新型城镇化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兼顾为原则,遵循城镇化以及经济发展规律,统筹城乡与区域发展,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城乡统一的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农村面貌的改变。大多乡镇建设出现了成片推进的趋势,统一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划,带来一系列改变的同时,城镇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本文选择农民的身份认同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置于乡村聚落景观变迁的大背景之下,不局限于从农民际遇、国家政策和农民处境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从新型城镇化对文化记忆建构与传承的影响入手,归纳总结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聚落景观变迁对农民生活、心理、行为及身份认同带来的障碍及原因。
2城镇化背景下农民身份认同现状
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城市人口数量正以空前的速度增长,然而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50.32%,67415万的农村人口不是一个小群体,而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中,在社会结构大转型的背景下遇到了一个复杂且模糊的问题,那就是城乡二元格局的社会制度变革下,农民身份认同问题。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打拼,当有了积蓄后回到他们的家乡,然而这时的家乡早已没有泥土的味道,没有了根的情结,他们农民的身份就在城镇化建设中被逐渐侵蚀,甚至慢慢消失。而想要在城市扎根的这部分人,却很难稳稳地落脚,游离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农村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变得复杂、模糊,甚至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另一方面留在农村的这部分常住群体,似乎也和土地逐渐失去了联结的纽带,就连曾经处处常见的锄头、镰刀、簸箕也在渐渐不见踪影,曾经紧密联系、同质性强的农民群体也在后现代社会中逐渐变得松散不一,他们逐渐失去农民的共同特性,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也变得不再清晰。越来越多的农民也愿意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也对子女寄予了最大的盼望,希望他们走出农村在城里安家乐业。农民是乡村的主体,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民身份认同存在的问题。而且是如此大规模群体所面对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3影响农民身份认同的因素分析
3.1城镇化的冲击
首先,由于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其对乡村景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得农民身份认同最基本的物质依托不断遭受破坏。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村的房屋建设整齐划一,失去了原有的个性特色和因地制宜的传统,且在建设过程中不注重对农村重要传统建筑的保护,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破坏使农民失去了与乡村记忆的关联,房屋建筑的无差别化让农民产生了农村和城市一样观念,继而宁愿待在城市工作不回农村。其次,传统乡村聚落的改变,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本纽带的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体系转变为以业缘关系为基础,由初级关系转变为次级关系。并且由于居住方式的改变,社会流动的频繁和个性化的增强,传统的邻里关系逐渐淡薄和消逝。由于城镇化的冲击,乡村聚落景观变迁中,可以看到曾经错落有致,富有乡土气息的乡村聚落景观现在却被规划得整整齐齐、高高的围墙修起、防盗门终日紧闭,当代农村住宅多为独门独栋的形式,取代了传统农村多户人家居住在一个院落的亲密形式,乡村也逐渐失去人情味。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私密性,私人生活空间的需求增加。农村群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邻里关系也越来越淡薄,曾经紧密联系的差序格局被逐渐瓦解。
3.2职业结构多元化
在城市吸走大量劳动力的同时,农村常住人口中真正的传统农业从事者越来越少。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来缩小城乡差距的过程中,因为传统农业不能带来理想的收入,农民们纷纷丢下手中的农具,转向各种多元的“非农”职业。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和推动了农民的职业分化。长期以来,农民都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城镇化的发展,使大批农民从单一的种植业中转移出来,实现了职业的转化。但是,亦产生了诸多弊端,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失调,农民的身份认同等问题。由专门的农业从事者转变为城市中的农民工、基层劳动者。由于农民的教育,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在城市的工作,大多不稳定且危险系数高。农民的职业多为横向流动且在职位变更上缺乏上下流动性。农民由于自身的多重职业身份而导致了自身的认同感不足和农民身份的模糊化。
3.3城乡双重身份边缘化
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与剩下还没有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差异越来越大。同样地,城市的快速发展也让农村望尘莫及,按照“推—拉”理论的观点,城市高收入、多机会等形成的拉力以及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推力作用,两者相互作用下,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从此他们与土地失去联系,并由此失去“农民”这样的一个身份代词。这一部分的农村人口被冠以“外来人口”、“流动人口”、“农民工”的身份,足以说明他们并没有完全被城市接纳。
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得不到城市的认同。表现在城市各项基本保障资源对农民的投入力度不足和城市居民对农民城市身份的不接纳。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民的城市融入。程亮和郭建雄认为,影响农民城市融入的因素较多,而制度尤其是户籍制度直接影响城市农民所能享受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教育制度以及社会地位,而农民的农业户口阻碍了他们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农民工在城市首先面临着制度性的排斥,户籍制度及其衍生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医疗教育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是农民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的根源。其次,根据科赛的社会冲突理论的观点,城市农民与城市市民之间的摩擦与冲突导致两个群体之间产生隔离,使得农村流动人口无法顺利融入城市。而这种冲突不仅仅是因为表面的身份不平等导致,更多的是农村市民与城市市民之间各种资源的争夺,例如人力资源、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等资源的竞争而导致的冲突。蔡昉等学者提出了“既得利益论”,他们认为城市居民为了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会采取各种方式来阻碍农民城市融入的过程,例如他们会用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形成限制城市农民的歧视性政策,还会人为分割劳动力市场,阻碍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城市农民与城市市民之间的互换社会资源的行为仅仅局限于商业交易,钱正武认为城市农民与城市市民的心理上存在着“社群隔离”,因此城市农民很难从淡薄的社会关系中得到社会支持(帮助、关心、肯定)以及身份认同。
另一方面,在城市生活、工作的农民回到农村,得不到农村初级群体的身份认同。群体关系由紧密变为松散,认为城市农民从事的职业与在农村不同,收入也比从事农业活动多。彼此间更多的是工具性关系,人际冲突增加以及信任缺失也对农民的身份认同产生了影响。这部分群体是城市的“边缘化”群体,同样也是农村的“边缘化”群体,这样的双边缘化群体游离在城市居民身份与农村居民身份之间,自身很难得到身份的认同。
4对于强化农民身份认同的建议
(1)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对地方优秀和具代表性的传统景观的继承,相对于城市景观而言,乡村景观要保留自身的独特性和因地制宜的特点,而不是城市建筑的复制粘贴。其次,要注重对地方传统建筑的保护,例如宗庙这样的场所,对农民而言,就是精神的寄托之地,要让农民的身份与乡村记忆文化的关联有存在的物证。还应该及时的对这一类建筑进行修缮。(2)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员应该学习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应该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不在乎职业技能的多少。从职业上加强自身的认同感。还应该及时对农民的概念进行更新,从制度层面加强不同类型的农民的自我认同。(3)给予城市农民应有的城市认同,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要求劳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自由流动,因而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要求所有劳动者都享有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比例和给付标准应是统一的,不应由于身份的不同而区别对待,在保障城市市民权益的同时,也要保障城市农民的基本权益。其次,城市居民应该转变传统的认知,尊重和接纳农民群体。再次,农民应该多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主动缩小与城市市民的差异。
5简要结论与思考
通过之前的浅析,我们了解了乡村聚落景观对农民身份认同的重要影响,我们应该反思全球化、现代化和城镇化对重庆乡村聚落景观的干预和影响。注重对重庆乡村聚落景观的传承和保护,使农民与传统文化的关联有归依。马克思韦伯将现代性的事业定义为:“根据各自内在逻辑不断追求客观化的科学,道德和法律的普世化,以及艺术的自主化。同时释放出它们各自高深内容和实践运用中所积累的认知上的潜力,即对社会关系的理性化建构。”现代化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宗教的衰败,启蒙精神的兴起。启蒙精神强调人类理性的重要性,相信凭借人类的理性,可以探究客观世界的真理,探寻规范人类行为的普遍原则,简历公平正义尊重人类尊严的社会,达成对美的终极追求。后现代的世界由于对多元视角的重视直接导致个体经验的多元化和碎片化。科学是不同价值判断的集合体,法律的普世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也逐渐弱化,后现代对多样化、多元化和差异化的歌颂也使得艺术不再是简单的审美,艺术变成了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一面强调对不同价值、信念、生活方式的包容,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对待不同的传统和主义,一面需要依靠规范性、道德性、法律性的普遍原则。那么,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科学、道德和艺术的关系还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曹宗平.中国城镇化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程亮,郭建雄.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探微[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5,(1):34.
[4]蔡昉,都阳,王美艳.中国城市限制外地民工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张曙光.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