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大学生校园消费金融市场调查分析_行政管理论文

时间:2020-08-30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以成都地区大学生消费金融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将校园消费金融作为研究方向,通过实地走访、网上发布问卷的方法得出样本数据,然后查阅和走访得到相关金融服务平台的资料,最后根据这些调查数据和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校园消费金融存在大学生滋生不良消费观念、缺乏安全意识、市场监管不力、企业道德意识弱、企业遭遇发展瓶颈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建议政府加强市场监管,出台相应法律,联合高校正确引导大学生消费观念。

关键词:大学生;政府;校园金融;法律法规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1.026

1研究背景

伴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迅速兴起和发展,部分不良金融平台开始把目标指向校园,采取虚假宣传和降低贷款标准等方式,对涉世尚浅的大学生进行诱导消费,造成不良后果。尽管出台了相应的法案通知,但是高校网络借贷监测机制和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仍然不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督管理力度不够,且尚未健全完备的信用体制来规范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从而导致大学生受害者群体日益庞大。

2研究意义

通过本次对成都部分地区高校的调研,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合理运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让大学生消费金融市场得到规范,校园金融监管策略得到完善,明确监管主体,建立大学生信用机制,引导大学生加强消费金融安全意识,合理规避金融风险,让大学生消费权益得到保护;同时让我国校园金融服务平台良性发展,突破信贷平台不规范、不透明发展瓶颈,促进其金融创新意识的提高。

3大学生使用校园消费金融产品的现状及问题

3.1问卷设计

问卷初期确定以“如何规范大学生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为研究目标,收集相关资料,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明确调查的核心目标,以此不断的积累信息。

问卷中期根据初期收集到的资料信息,选取与校园消费金融相关性较大的因素,确定问卷内容。问卷对受访者自身因素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类别,生活费用,收入来源和对相关金融服务平台的了解程度,渠道,使用原因,使用该平台的利益得失和顾虑,以及受访者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使用校园消费金融平台服务后的感受和建议等做了调查。

问卷后期对问卷内容做最终的讨论并完善,通过问卷星平台制作问卷,网上发放问卷链接和实地走访形式对大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从大学生口中得知的校园金融服务的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方面问题进行了一一了解。问卷一共设置了详细的22个问题,共发放了1000余份,回收813份。

3.2问卷分析

3.2.1生活费用高低影响借贷偿还能力

生活费用档次设定是根据实际生活和网上查阅资料方式综合得出,并且结合了相关性比较强的借贷费用高低进行分析。表1显示大学生生活费主要集中在1000-1500元之间,但全部调查对象的偿还金额在1000以下占比最多。这说明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学生的可支配收入有限,从而偿还的金额有限进而影响借贷偿还能力。

3.2.2生活费用来源单一导致入不敷出

联系实际考虑到大学生经济能力有限,我们适当选取了关于生活费用来源的渠道,并且试着建立生活费用来源与入不敷出的数学关系。表2显示大学生生活费来源包括父母支持,兼职收入,奖学金,贫困资助,创业投资。其中父母给予占比最大为59%,父母支持当中入不敷出的比例为58.2%。这说明大学生生活费用单一且金额有限导致入不敷出。

3.2.3金融消费平台宣传方式影响大学生判断能力的强弱

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校园消费金融平台宣传力度强劲,关于如何了解这些平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多种渠道。表3可以看出来对非常了解的同学来说网页和手机APP占比最大,反映出网络信息媒体的影响较大,而通过这种方式了解信息的同学主动性较高,而对于完全不了解的同学来说,他们大部分都是通过朋友介绍校园推广等方式接触使用信贷平台,从而更易受到误导甚至诱导。

3.2.4消费观念多元化引起盲目超前

联系实际发现大学生滋生的消费观念多种多样,具体哪种原因是罪魁祸首?我们选取了一些经典的原因作为问卷指引。表4数据显示大学生消费观念多元化而且比例相差不大,总的出发点都是先享受后消费,但是大学生作为新兴一代,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好,如不加以良性引导可能会导致盲目超前。

3.2.5高校对消费金融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大学生从小接触最多的环境就是学校,校园监管力度和校园官方影响在大学群体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数据显示有73.9%的高校没有开展过消费金融安全知识宣传活动,这说明高校消费金融安全知识教育意识缺乏。在有过此类宣传活动的高校中,对法律法规不了解的人数占比37.26%,也说明高校宣传力度不够和高校的不重视情况导致大部分学生对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一知半解的状态。由此可见,高校对消费金融安全知识的有效宣传力度更待加强。

3.2.6家长与子女缺乏沟通的同时没有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很多家长与孩子缺乏沟通,孩子在选择使用消费金融平台进行分期购物或者借贷是并不会告诉父母,数据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消费金融平台。家长与子女的沟通不到位导致当大学生失去还款来源时,在分期机构催款下就会采用躲避和不接听电话等方式进行逃避,从而分期机构联系其父母,父母便在其中充当着隐形付款人的角色。

3.2.7大学生消费金融市场急需政府作为

为什么大部分受害者没有选择维权呢?经过实地走访,究其原因包括相关部门执法力度不够;维权过程复杂维权费用高;相关部门不作为等等都让受害者忍气吞声,从而让不法分子愈发猖獗。数据显示都十分支持政府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权益,说明大学生群体更加信赖政府部门的作为,并且对这方面问题也都有自己的见解,建议政府部门广纳谏言,尽快采取措施。

3.2.8消费金融市场缺陷与发展潜力共存

我们针对走访和查阅资料得出的优劣罗列出了主要影响大学生群体是否使用校园消费金融平台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数据和原因反映当下的大学生的观念,也能反映出未来的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很有前景。数据显示未来仍有46.99%的人愿意继续使用校园消费金融平台,而53.01%的同学则不愿意使用。如果校园消费金融市场集合目前的优势和缺陷得到整顿之后将会更可观,不可否认其改善后未来的发展潜力。

4金融服务平台的现状及问题

4.1金融产品概念简述

据易观智库发布的《2016中国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信用贷款即所谓“校园贷”的途径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和分期乐等;二是P2P网贷平台,如投投贷、名校贷等;还有一类就是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如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

4.2金融平台问题百出

4.2.1资金周转业务紧张

我们采访了某分期机构代理人谈道:“前两年公司获得大量融资,但是最近股东撤资不得不让公司资金陷入周转困境,公司上层逼迫我们无论如何使用任何办法都要提高公司业务,尽量把目标矛头指向大学校园”。从2014年开始,四川出现大面积担保公司倒闭潮,本地的投资公司或担保公司相继出现挤兑风波和兑付困难问题,目前四川九成以上的投资公司处于停顿,剩下的基本都处于半停滞状态。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说明大的经济环境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金融平台资金周转业务紧张,公司为了生存问题不得不把魔爪伸向大学生,金融产品开始变得扭曲,大学生成为直接受害人。

4.2.2逾期率设置不合理

相关金融平台负责人透露:“以我对这个行业的了解,估计行业的整体逾期率超过12%,小贷公司的坏账尚且在9%到12%之间,因此网贷行业的逾期率只会高于这一数字而不会更低。”查阅资料显示在借贷宝事件中,各个企业对外公布的逾期率非常低。逾期率在这么低的前提下,仍存在许多借贷只有几千元钱最后由于逾期却高达几十万,这就说明许多企业存在假广告宣传诱导借贷者的情况,真实逾期率设置与对外公布的情况差异太大。

4.2.3催债手段不当

校外移动通讯手机分期机构代理人罗某他提到关于催债手段:“当有同学拖欠还款时间过长的时候,我们即将进行急性催债包括电话骚扰,短信轰炸;联系贷款者身边的同学或者父母让他们还钱或者直接到贷款者家里进行索债”。接着我们在网上爆出的裸条事件贴吧了解到,在金融分期之后衍生的裸条事件背后的催债手段不仅包括上述情况,更多的是采取武力进行索债;直接威胁贷款者,如果不还钱就公布其信息;有的甚者是女生进行性交易来还款。

4.2.4授信信息重复使用

被调查的受访者透露:“自己在很多金融机构都有过分期记录,有时候自己出现生活费用不够的时候就大量利用金融机构的套现额度进行借贷。”由此可知在整个行业中,由于金融平台对客户信息的了解不够全面,企业之间没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导致借贷者在各个借贷平台上进行套现,借贷者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

4.2.5社会道德意识缺乏

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在追逐利益的同时没有兼顾社会伦理的跟进。企业之间竞争激烈,采取一系列的灰色手段,如降低自身的借贷门槛,宣传虚假信息以诱导大学生选择陷入高利贷陷阱。大部分校园消费金融企业只顾眼前利益把矛头指向校园,没有从根本上思考企业应该提高的社会公德意识,从而口碑下降继发又陷入金融产品循环。

4.2.6员工职业素养低下

成都大学校园代理谢某谈道:“只要达成一项贷款,我就能拿到合同额5%的提成。想赚钱,就得想各种办法动员更多人去贷款。大学生面子薄,很多人收了小礼物后会贷款。”

许多代理人本身就是大学生,容易取得借款人信任。大学生代理人员未经过系统的培训,职业素质参差不齐。代理人员只顾自身利益,进而夸大分期付款等的好处,对大学生进行虚假的宣传,从而使大学生落入借贷的“陷阱”中。这说明企业员工培训机制和企业文化的建立不够完善,对于金融消费这个新兴的产业,需要适应期,还有就是为了更快的抢占市场而忽视了员工素质的培养和企业文化的建设。

4.2.7运营操作不透明

校园代理杨某谈道:“很多机构的逾期率设置其实都在正常范围内,合同明确的数字条款没问题,但是在服务费这块没有明确指出。很多大学生没有看清楚这一条例,企业就在服务费这块下文章。一般来说企业都是“低调进行”不会被发现,就算被发现也可以很好的解释”。从中可以看出部分金融消费平台的运营操作不透明,信息不完全公开,存在欺诈行为和不公平行为。

4.2.8市场准入门槛低

市场门槛是一个企业合法合规运行的关键之一,金融消费服务行业门槛低,使一些经营状况不好,操作手段不规范,信用不好的企业和私人借贷进入该市场。市场的混乱导致企业的恶性竞争,整个行业的发展都受到遏制。

5我国校园消费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梳理

(1)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只有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可以独立与他人进行借贷活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借贷活动。如果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超出其年龄、智力的借贷活动,必须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事后得到法定代理人的追认。

(2)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应予以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

(3)我国《合同法》第二百条明确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4)我国《(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二十九条规定:借贷双方对逾期利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过年利率24%为限。

(5)我国教育部联合银监会印发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未经批准在校园推广网络借贷的依法处置。

但截至现在,对于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并没有真正的监管起来,甚至也没有明确禁止的条例。

6政策建议

6.1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引导

由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许多缺点—攀比心理、从众消费、爱面子的人情消费等使他们对于资金的需求加大,但是自己生活费的来源主要是靠家庭支持,而这些并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资金需求量,他们就开始接触现在的金融消费平台。但大学生毕竟是接触社会较少的群体,难以保持清醒的头脑,看不清骗局,一步一步的走进借贷陷阱中,甚至在明白自己遭遇骗局后依然缺乏维权意识。对此,政府应当加大校园消费金融相关法律的宣传、加大对于网贷陷阱背后知识的宣传、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当中增加关于大学生的校园消费金融的法律、建立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宣传相关知识和帮助大学生解决校园消费金融问题。

6.2政校联合监管

高校在大学生自身财务管理、消费理念的正确引导方面不够重视,导致大学生在选择金融消费平台时判断能力欠缺,容易受到外界的误导,难以深入的去了解自己所选择的平台或者放贷者的协议是否与现在的借贷水平和计算方式基本一致,或者是否与法律相违背。

所以,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应该联合学校,建立健全大学生信用档案,进行校园消费金融知识的宣传合作,在学校设立相关咨询服务机构。另外,家长也应该多与孩子沟通,树立正确消费观念,明白家长挣钱不易,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美德。

6.3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及法律法规

企业是整个经济运行的载体,是行业发展的指向标,当一个行业中的大部分企业已经处于趋同模式时,这个行业的发展需要有创新才能够突破瓶颈。现在的互联网金融消费行业,由于市场门槛设置过低,企业争相涌入,使市场容量快速饱和。因为这些企业前期的投入暂时还没有得到回报,利益驱使他们想要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这就使得这个饱和市场中的企业竞争不断地加剧,将贷款程序不断地简化,贷款条件不断放低以吸引更多的人选择自己的平台。政府监管的力度不够,加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致使企业钻法律漏洞,在业务设置上打“擦边球”,市场环境受到不良影响,使借贷者受到损害。
[www.dYLw.net第一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代写和代写经济管理论文服务]

根据这些问题,政府应该加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如:

(1)将市场准入条件提高,进入该市场的企业必须具备符合法律要求的操作手段,有良好的行业道德。

(2)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政府在监管的同时应该给予企业一定的自主权。

(3)建立市场的一致性,政府建立一个与银行信用体系相同的用于企业行业交流的信用体系,这个信用体系是银行信用体系的延伸。企业对有违约行为的大学生进行信息登记并及时在银行信用体系中作出相应的记录,这样不仅能够完善银行的信用体系还能使企业加强对债务人的约束作用。

(4)法律的约束是外在的,道德约束是内在的,建议政府成立关于企业的道德责任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邓建鹏,孙鹏磊.校园网络借贷的法律争议及其监管路径[J].金融监管研究,2016,(9).

[2]朱琳.大学生消费信贷的互联网衍生及其规制逻辑[J].金融发展研究,2016,(7).

[3]郑春梅,贾姗姗.国内外校园贷平台比较及规制分析[J].MoneyChina,财经界.

[4]邓建鹏,孙朋磊,李晔.校园网络借贷的法律争议及其监管路径[J].金融监管研究,2016,(9).

[5]艾瑞咨询.2015年中国大学生消费分期报告——趣分期[R].20160104.

[6]易观智库.中国校园金融消费专题研究报告[R].20160125.

[7]傅奕伟,范颖岚,陈昊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校园网贷消费者的教育与保护——基于天津大学生的网络贷款调查研究[J].云时代,2016,(7).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