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的方法开展成本监审面临难以发现异常情况、难以获取成本监审所需信息、数据处理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成本监审的质量。随着面向数据的通用审计软件日益成熟,借助这一新技术破解成本监审中所面临的上述难题将成为可能,为此,作者大胆提出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的概念,旨在探讨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成本监审的相关研究及现状
(一)成本监审文献综述
成本监审的结论作为政府制定价格的基础,非常重要。近年来,成本监审领域的理论研究和经验介绍较多。从微观上看,各行业的成本监审各有特点,对具体行业或某一领域的成本监审研究较多。从宏观上看,成本监审仍不成熟,亟待完善的地方较多。主要原因是成本监审起步较晚,无论从制度、机制、政策,还是机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尚未完善。戴勇明(2012)提出规范监审程序、完善监审办法、完善机构建设、提高业务素质,甚至建立价格成本信息数据库等一系列建议。虽然各地陆续开发成本监审软件,但对于在成本监审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应用计算机技术并没有相关的理论研究。
(二)成本监审面临的实际困难
近年来,随着价格机制改革的推进,政府制定价格更加科学合理,对成本监审工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具体开展成本监审的工作人员来说,如何根据各行各业的特点,将政策快速落到实处,确是一大难题。刘重社、云育兵、杨慧(2014)认为其主要是工作质量不能满足价格管理工作发展的要求,直接表现是上报的成本资料明显差错较多,虚报成本费用和不合理费用未予以剥离等。甚至部分成本机构由于成本监审工作偏差或方法不当,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面对人员少、任务重,特别是基层人员素质不高,如何将宏观的制度政策与微观的行业特点结合起来,准确、规范、高效地完成成本监审这一工作,是当前面临的实际困难。
二、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设想
目前我国的信息化进程进展顺利,通用审计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也比较热门,现在已被审计实务界普遍接受。国外通用审计软件中最常用的有ACL、IDEA等,在很多国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我国,通用审计软件有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用友审易、审计之星、中普审计、通审2000等。
成本监审工作无论从工作程序,还是工作方法都与审计工作类似。关键的模块都包含了数据的获取、数据验证、数据分析和报告。此外,成本监审还包含了数据的计算,很多通用审计软件也有计算甚至编程的功能。但同时,成本监审又不同于审计工作:一是成本监审不是审计,是以经审计的财务数据为基础的合理性认定;二是审计侧重于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而成本监审侧重于合理性和公平性。
考虑到上述相同点和差异,本文大胆提出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的概念。借鉴张金(2013)关于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定义,笔者认为,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是指在成本监审方案制定、初步审查、实地监审、汇总计算、报告到档案管理等一系列流程中均引入计算机技术,从而帮助监审人员迅速、有效和规范地完成监审任务。
三、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的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基层成本监审人员计算机水平有限,大部分成本监审工作或处于手工操作状态,即习惯于查看纸质资料,以人工翻阅为主,利用计算器计算;或处于半手工状态,即将部分数据导入EXCEL,利用其筛选、排序和计算功能进行监审。成本监审面对的是大型垄断企业或数量众多的民生企业,每个监审项目都涉及面广、数据资料多、工作量大,按上述工作状态,严重影响了成本监审的质量和进度,增加了成本监审的风险:一是难以发现成本监审所需信息;二是效率低下,覆盖面也受到限制;三是容易出错。因此,利用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对提高成本监审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规范监审流程,降低监审风险
从制定监审方案,按行业要求统一初审,获取成本监审所需信息,严格按政策要求汇总计算,到反馈处理结果和出具报告,都可以进行控制和记录,从而使监审人员必须按照标准的程序开展监审工作,控制监审风险,从根本上保证了监审工作的科学严谨,减少工作人员的随意性。
例如,在成本监审软件的每一环节按照不同岗位设定相应的权限,并对相关工作人员及其工作过程进行记录,可以分清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也可使上级领导的监管简单化,从而降低成本监审风险。例如,在未执行完前一个控制点的情况下,无法进入下一步操作程序,这样可以保证成本监审程序的有效执行,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提高工作效率,扩大成本监审覆盖面
通过计算机技术对被监审对象的数据进行高速、系统、正确地运算处理能够优化资源配置,节约时间,便于监审人员集中精力进行分析判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数据处理,从而突出成本监审重点,提高成本监审效率。效率的提高使成本监审可以抽取更多的样本,覆盖更多的信息,从而使成本监审更具代表性。
(三)提供成本监审所需信息,弥补部分监审人员能力的不足
通过对被监审对象的数据进行智能化整理分析,一是及时提示监审人员一些异常数据和关键成本信息,二是能够协助监审人员查证其想获取的信息和数据,三是协助监审人员对异常数据和关键成本信息的处理。这样能最大化地避免人为因素的差异和误差,弥补人工监审零散、无序、疏漏、枯燥重复等缺陷。标准化的操作平台使工作交接较为平稳,也能降低人员流动对成本监审工作的不利影响。
(四)规范档案管理,明晰成本监审责任
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可以从源头开始规范电子资料的存取,从而能够协助监审人员高效地完全成本监审档案的整理归档。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也可以对成本监审人员的每一步操作及计算过程、中间结果记录并归档,从而使成本监审责任更加清晰。若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功能进一步完善,还可以解决档案的查询难等问题,方便档案的传送和保存。
(五)统一数据格式,成本监审成果有效利用
很多学者都提倡建立价格成本信息数据库,一是积累各项关键数据指标,二是为各类社会平均成本积累基础数据,三是为制定成本监审办法提供数据支撑。若全国或全省建立统一的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软件、统一的数据存储和查询平台,将有利于解决统计难等问题,方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数据统计和对比,使成本监审结果的应用多样化,而不局限于作为制定价格的基础。例如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研究成果可以为以后的监审服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四、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的认识误区
在开展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的初步探索中,基层监审人员甚至领导往往存在概念模糊、认识不清等问题。认识的误区总结起来有三大方面:
(一)分不清人的作用和计算机的作用
有的对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期望过高,认为计算机能代替人工自动完成所有监审任务,只要输入相关资料,计算机就能完成任务;有的则存在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无用论的思想,认为现在靠人工完成挺好,计算机代替不了人工。这是分不清人与机器相互作用的极端表现。成本监审的最大难点在于合理性和公平的判断,这种判断只能由人来完成,机器是代替不了的,机器能做的是借助强大的计算功能,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警示或辅助决策,并按人的意愿快速处理数据和信息。人和计算机是相互配合的关系,把人和计算机独立起来是完成不了任务的。
(二)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分不清监审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的作用
有的对软件开发人员期望过高,认为只要开发费用够高,软件开发人员就能开发出合适的应用软件,监审人员被动接收即可,无需参与开发;有的则认为EXCEL等办公软件功能强大,一直都在运用,这就是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了,无需花费太多资源去开发专用的软件。这是分不清开发人员与应用人员相互作用的极端表现。软件开发人员并不了解具体业务,也不一定理解监审人员的需求,没有充分的沟通,开发人员肯定不能开发出监审人员满意的软件。监审人员认为无需软件开发人员,并不需要相关的成本监审软件,实际是夸大了监审人员的作用和办公软件的作用。办公软件考虑的是通用性,其对于成本监审不够专业,不够便捷,也不一定适用。开发人员和监审人员是相互配合的关系,把两种人员独立起来是开发不了一个好的成本监审软件的。
(三)分不清对监审人员的能力要求
实施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之后,育的认为再也不需要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因为EXCEL等办公软件不再需要;有的则认为应用软件的人必须懂软件,反而不需要懂会计等业务知识,因为软件会自动完成相关的业务操作。甚至部分基层人员认为基层监审人员再也不需要计算机知识,也不需要懂业务知识了,只要软件完善,无需改变基层监审人员不懂计算机、不懂监审业务的局面。这是对监审人员能力要求认识不清的表现。人和机器要完美结合,人就既要熟悉业务,又要懂计算机。因此,实施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之后,对基层监审人员的业务知识及计算机水平要求都提高了,而不是下降了。
五、实施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任重而道远
成本监审起步于2003年6月1日起实施的《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成本监审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25号),到现在只有十几年的历史,再加上原有基层监审人员大多不太熟悉计算机操作,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本身的经验积累就不多,建立全国或全省统一的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软件任重而道远。
(一)目标清晰,积累技术
必须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改进成本监审的理念和方法,从而推动成本监审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使成本监审工作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满足定价工作的需要。首先,要让全体成本监审人员认清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是当前的发展潮流,培养基层成本监审人员对开展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的兴趣。其次,成本监审机构要重视带头研究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方面的问题,逐步明确方向、把握重点。再次,要不断总结和改进成本监审工作,朝着成本监审规范化、标准化、电子化的方向探索采用计算机处理的流程和算法,从细节处积累技术经验。最后,要本着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把软件开发工作落到实处,边使用边完善。
(二)建章立制,开发投入
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是一项大的革新,需要打破旧制度,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成本监审制度,保证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的顺利实施。同时,从零开始,开发软件,其投入的资金也是相当巨大的,在软件功能趋于完善时,硬件设施的投入也需要不少资金。这些都需要国家或省级财政的资金扶持,市、县一级一般单独完成不了。
(三)强化培训,引进人才
这种重大的制度和技术变革,要求基层成本监审人员适应新的工作方法。面对当前基层成本监审人员流动性强、计算机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一是加强培训,无论从计算机原理、计算机操作,还是业务水平、工作方式,使基层成本监审人员更加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软件;二是引进同时具备计算机、会计和审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打造较强的成本监审队伍。
六、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的主要模块设计
借助通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理念和技术来设计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模块及功能基本可行,两者有诸多类似之处。不同点或者说关键点在于一些合理性、相关性的辅助分析、判断及处理(见表1)。
七、结束语
推动成本监审工作由调查统计型向精细监管型转变,需要解放思想,探索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具体审核过程中协助开展技术性工作,从而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成本调查与监审体系、方式方法,即计算机辅助成本监审方法,从而缓解人员力量不足,提高成本监审效率,提升成本监审质量。参考文献:
[1]戴勇明.从广东价格成本监审存在问题谈完善政策建议[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2,(12).
[2]刘重社,云育兵,杨慧.陕西成本监审现状及质量提升方向[J].价格与市场,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