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建设模式

时间:2020-10-07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按照《党章》规定,本着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和企业发展的原则,因企制宜,分步实施,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凡是具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和党支部书记合适人选的非公有制企业,都应及时建立党的支部组织。党员人数不够3名,暂时不具备单独建立党支部条件的,或选派党建联系员,或建立联合党支部。各级党委要坚持做到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建设就延伸到哪里。

关键词:非公有制企业建设模式党组织

常用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设置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独立式

凡是有3名或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生产经营相对稳定,且有合适党支部书记人选的非公有制企业,根据党章规定,单独建立党组织。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采取单独式建立党组织外,对流动人员相对固定集中,党员人数较多的地方,依托驻外办事处和当地组织部门,单独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这种形式一般采用比较普遍,权责明确,一经组建便于管理,便于开展工作和活动,其局限性是:有党员人数和地域的限制,在无党员或党员人数低于3人的地方不能适用。

二、联合式

对规模较小、党员人数不足3人或虽有党员3人以上但不具备单独建立党支部条件的企业,按行业或区域相近的原则,建立地域性或行业性联合党支部。上海市浦东新区对不具备建立独立党支部的企业,通过将地域相对集中、性质相似的几个非公有制企业集合起来的方法,建立联合党支部。组建的非公有制企业联合党支部,街道党工委委派一名有丰富常务工作经验的党员担任书记,负责组织协调、召开会议,而在联合支部内推选一名党员担任支部副书记,配合抓好联合支部内经常性的活动。这种模式对于在非公有制企业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非常有效,但由于同一党组织或党支部中的党员来自多个企业,各企业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党组织开展活动的效果受到影响,又不便于管理,只能够采取比较灵活的方式开展活动。

三、挂靠式

非公有制企业流动性强,用工机制灵活,党员流动性大,一些没有成立党组织的企业中党员的组织关系只能挂靠在企业以外的有关部门或单位党组织。在大中城市,这类党员的组织关系主要挂靠在人才交流中心等一类中介机构,另外有的挂靠在居住地,有的挂靠在原工作单位,有的挂靠在劳动服务中心;在农村县市,主要是挂靠在乡镇企管办、村或个体、非公有制企业协会等单位的党组织。这种情况容易造成同一区域或同一企业的党员的隶属关系混乱,形成“口袋”党员和“隐性”党员,产生党员管理的空白,但如果各隶属单位采取措施对自己的党员进行跟踪管理,了解其去向,及时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党组织取得联系,进行联合管理,则可以避免其局限性。湖北云梦县组织部就是采取这种形式对外出务工而又没有转出关系的党员进行跟踪管理。除坚持利用信函等形式保持与流动党员的联系外,还派人到外出流动党员集中地和当地党组织配合对党员进行教育,听取他们的思想工作汇报。同时,在春节等传统节假日流动党员返乡期间,基层党组织召集流动党员,利用3―5天时间,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有关文件;介绍家乡经济发展状况和工作思路,请他们参观骨干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组织他们开展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派入式

对党建基础薄弱,党员人数较少的企业,可以在征得业主同意的前提下,由党委组织部门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主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会同劳动、人事和人才交流服务等部门,按照双方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从机关、乡镇村、企事业单位推荐和输送党员骨干到企业工作,以增加企业党员人数,储备支部书记或支委人选,相续组建党支部。这种模式有利于为企业今后建立党组织准备条件,由于主动要求建立在自己的企业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主是少数,对上级派入的党员联络员,一些企业主采取抵制和不欢迎的态度,认为这是上级有关部门在对自己进行监督,因此在开展工作时只有赢得业主的支持才容易进行。

五、改建式

中共中央组织部《意见》规定:“国有、集体企业改组为非公有制企业,或者非公有制企业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时,要根据企业规模、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同步改建或组建党组织,并相应调整和明确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和职能。”在国有、集体企业酝酿改制改组方案和非公有制企业酝酿组织结构调整方案时,上级党组织要根据实际情况,指导企业将党组织的设置、隶属关系调整等问题作为重要内容考虑进去。该组建的要及时组建,该改建的要及时改建。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和非公有制企业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时,企业性质或组织形态发生了变化,党组织的名称、隶属关系也可能发生变化。这是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在组织结构调整中党的工作不停,党员队伍不散,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由于根据原有的党组织直接改建,这种形式使原有的党组织保持稳定,党建工作进展顺利有成效。

六、同步组建式

对新建的非公有制企业,或从外地新迁入本地注册的非公有制企业分部,要求其在符合建党条件的情况下,必须在组建企业的同时做到“三个同步”,即在建厂时同步建党,在选配管理人员时同步选配党务干部,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时同步开展党的活动。同步建立党组织就是同工商部门密切合作,在摸清企业党员状况的基础上,在企业申请注册时,要求其同时配合党的组织部门在本企业成立党组织。同步选配党务干部就是主要在企业任命的具有党员身份的高中层管理人员中选配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成员。这种在组建企业时同步组建党组织的做法,能够有效地从源头上防止产生新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设置的空白点,把建党工作及早落到实处。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