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摘要: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提出要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的突破,进一步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农村改革中的土地整理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土地整理就业融资
一、土地整理提出的背景
我国经济建设占用耕地的对我国的土地资源提出了挑战,土地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之一,为了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在中共中央1997年第11号文件“关于保护耕地治本之策”的原则指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进行了修订并明确提出:“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国家鼓励土地整理”等法律法规,以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做为土地整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农村用地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农村土地利用普遍存在结构布局不合理和综合效益不高等问题,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农村土地改革作为了重中之重提出来,对土地权属流转、融资、农民劳动力的就业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方向。
二、现状分析
1.学术界对与土地整理方式的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的严金明教授在《土地利用规划》一书中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土地整理的内涵、应用范围以及我国在土地整理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总结,并且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发展模式;王万茂教授在其文章《城乡一体化与土地利用组织》中,着重研究城乡土地之间的合理分配和城乡一体化的均衡发展思路,并通过小城镇建设和土地利用相互影响的定性、定量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王雅鹏在《我国土地整理问题浅析》中,从土地整理的概念及类型出发,分析了土地整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了目前土地整理工作存在思想观念和认识问题,政策和机制问题以及科学技术及技术指导问题,最后提出了土地整理工作开展的几点建议,等等。
2.我国各地政府在土地整理方面进行的实践
四川省成都市在2003年6月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将土地整理的重点放在了保护现有耕地和基本耕地以及提高耕地质量的专项土地整理上面,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规模,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目前就进一步加强省级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明确规定,凡是申报省级土地整理项目,必须选择长期保护的基本农田,同时福建省决定每年投入3亿元资金,建立15万亩规划合理、设施配套、旱涝保收、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土地整理示范片区。
安徽省桐城市“尖刀嘴”土地整理复垦项目是2004年第一批国家投资土地整理复垦项目,历时3年,于2007年四月份完工,项目总建设规模344.5公顷,新增耕地面积180.2公顷,新增耕地率达到52.3%。每年可为当地群众增加近70万元的纯收入。
山东省做为农业大省自2000年土地整理项目启动以来,各级政府共投入资金约118亿,开发整理复垦土地总面积49万公顷,增加农用地面积26万公顷,其中新增耕地面积20万公顷。
三、国内外土地整理模式的对比
1.国际经验
(1)西欧“新城”模式。西欧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城乡问题首先在这里出现。为了解决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开始寻求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体化战略。
①伦敦。二战结束后,英国政府于1949年启动了大伦敦计划。其基本思路是按照霍华德理论,在距离中心城一定的距离选择地价较低的农业区建立新城,并把城市人口转移到就业、生活自给自足的新城之中。
②巴黎。巴黎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巴黎地区以巴黎为核心,环状辐射扩张,造成核心及其邻近地区过度密集发展,带来诸多问题,1965年法国政府通过了“巴黎地区整治和城市规划方案”。
(2)日本的疏密平抑模式。日本战后工业高速发展,人口集聚在几个大城市圈中,过疏过密问题、城乡不平衡问题日益严重,日本政府在制定的“第二次国土综合规划”中提出,要持久地保护自然,有计划的疏解城市人口,加快开发落后地区,特别是注重农村经济的开发。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