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成长社会法制环境的调研报告
田永碧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关怀青少年,为青少年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任务。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营造健康成长环境,我镇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就“全镇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法制环境”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与相关单位和职能部门进行了多次座谈。就如何净化、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如何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提出我们的意见和建议,供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参考。
一、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法制建设环境现状
近年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镇青少年法制教育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镇各学校坚持课堂教育主渠道,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学生法律意识普遍提高;并定时定期开展教育活动,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制度得到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互相配合,共同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初步形成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三位一体”的格局。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取得一定得成效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缺乏合力。表现为,学校讲一套,家长讲一套,在社会上看到的又是一套,教育口径相互矛盾,让青少年无所适从;教育责任不清,价值导向扭曲,部门配合难,共同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法制环境的有效机制还未形成。在校青少年抽烟、喝酒、打架、偷盗、沉迷于网络等,成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发生的先兆,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二是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法制环境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家长对此既饮恨又无可奈何。发生在我镇中学的一名在校学生因沉迷于网络而逃学“泡吧”达5个月之久,学校、家庭毫不知情,后经发现后才引起社会关注,由此可见,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消极因素不容忽视,建立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法制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已是迫在眉睫。三是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法制教育没有时效性。在升学就是第一要务的情况下,使学生的法制教育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导致法制教育流于形式,没有时效性。四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不容乐观,综合治理有待加强。学校周边的一些个体户为了盈利不惜向青少年提供烟、酒甚至赌博场所。五是村(居)委会在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与教育这方面基本还处于空白。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偏向、家庭教育的误区、青少年自身素质不足等方面。
三、对策及建议
营造和谐、健康的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法制环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关心和关爱,对此,有如下建议:
(一)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优化社会环境,为我镇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长远战略和现实需要。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镇政府要对营造健康,和谐的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法制环境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特别是各级党领导要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纳入重要指标进行考核检查。要建立健全的工作机构,针对青少年犯罪趋势、特点和当前青少年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探索有效措施确保法制教育落到实处,真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二是努力加强法制保障。《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镇党委、镇政府要加大对这两个法律的宣传和贯彻实施力度,强化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结合普法工作,制定青少年法制教育规划,努力形成渐进、科学、合理的法制教育宣传体系;提高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建立预防机制和挽救机制。三是积极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关心流动人口家庭、贫困家庭、单亲家庭。下岗职工家庭等特殊群体子女的教育。四是重视活动场所建设。镇党委、镇政府要加强对校外教育的管理,要将校外教育纳入政府的日常工作,统筹规划,鼓励和吸引民间资金参与青少年文化设施建设,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二)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全面净化青少年成长的法制环境
一是净化社会环境,构筑社会防线。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治理、加强对营业性文化场所的日常管理,加大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打击力度。二是强化法制教育,构筑学校防线。端正教育态度,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法制教育,培养文明行为。加强综合管理,优化成长环境。三是重视村(居)教育,构筑家庭防线。一是打造村(居)教育平台,夯实家庭教育基础,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建立健全村(居)的管理、帮教功能,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思想素质。
总之,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健康、和谐、稳定的社会法制环境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各负其责,相互监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只要这样,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绿色环境就一定能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