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假币犯罪案件呈现出高发态势,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稳定,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文章试从假币犯罪的内容,假币犯罪现状、假币犯罪的侦查要点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假币犯罪;货币;侦查
我国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发行,禁止任何地方、单位和个人制作、发行货币,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为了维护我国法律的权威性,维护市场经济的安全稳定,切实保障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一系列的假币犯罪:
一是伪造货币罪,是指依照人民币或则境外货币的图案、形状、色彩、质地、式样、规格等,非法制造假货币,以假重真,数额较大的行为;二是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是指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行为;三是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四是变造货币罪,是指对真货币进行各种方式的加工、改造,使其改变为面值、数量不同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五是走私假币罪,是指违法海关法规和金融法规,逃避海关监管,携带、运输、邮寄伪造的货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六是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行为。
从当前假币犯罪形势来看,假币犯罪逐渐呈现出产业化,职能化,专业化,伪装化的特点,犯罪总数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金融市场的安全和稳定,影响着市场经济秩序,危害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当前假币犯罪的严重态势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假币犯罪发案数呈现增长态势,大案要案频发,犯罪规模不断升级;制造、伪造等假币犯罪呈现区域化,地区特征明显,重点发案地区相对集中;假币犯罪的对象多元化,以大面额人民币为主,但小面额假币犯罪日益突出;受害对象多为弱势群体,多集中于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的老人、妇女等①;犯罪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实现制造假币的产业化、链条化、团伙化,发现和查处难度大;犯罪刑事复合化,与赌博,诈骗,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交织共生。
在假币案件的侦查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并始终坚持“追源头、挖窝点、打团伙、破大案”的指导思想,以侦查破案为主,以重要案件线索为突破口,以收集、固定证据为主要工作内容,以追查假币犯罪的源头窝点、摧毁假币犯罪的贩运网络为基本工作目标,悉心经营,周密部署,严厉打击。打击假币犯罪案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广泛收集案件线索,深入研判拓展。广泛发动群众提供线索,群众举报是假币犯罪线索的最大源泉。公安机关应通过设立举报电话、设点宣传、群发短信、微博互动、流动车宣传和电视广告等多种形式,充分发动群众,广辟线索来源,提高线索质量;通过物建秘密力量收集线索,这是假币犯罪侦查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手段。随着公安机关打击假币犯罪力度的加大,犯罪分子越来越狡猾,手段更加诡秘,公安机关应适应形势变化,在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区域物建秘密力量,获取有价值的线索价值;通过金融机构,商业部门柜台人员提供案件线索。根据《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的规定,金融机构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面额500元以上的,应当立即通报公安机关,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面额200元以上的,要在当天将有关情况通报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应迅速出警处置。
第二,熟练掌握并巧妙运用侦查谋略。在法律限度内使用“诱惑侦查”方法,侦查人员或侦查人员安排的人隐藏真实身份和企图,以假示真;运用“控制下交付”侦查谋略,对于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网络化和组织化突出等特点的假币犯罪而言,“控制下交付”是一个有效的侦查手段。②具体而言,为了查清整个假币制贩网络、彻底摧毁犯罪组织,在公安机关知情并严密监督控制下,在一定范围内允许犯罪嫌疑人实施出售、运输、购买等犯罪行为。实施“控制下交付”时,应注意三个原则,那就是目的性原则、合法性原则、可控性原则、实时性原则;运用“卧底侦查”手段,具体是指国家侦查人员或者受国家追诉机关委派的其他人员,虚构或利用某种特殊身份为掩护,骗取侦查对象的信任,打入其内部以查明犯罪事实、收集相关证据的一种秘密侦查手段③。在假币犯罪侦查工作中,有时可以根据需要,经过严格审批,选派得力的侦查人员深入犯罪团伙内部,赢得犯罪分子的信任,摸清假币犯罪网络情况及其活动规律,掌握作案人员的通讯号码、联络方式和具体地址,查清假币的源头或供货方,并抓住时机引蛇出洞,一举歼灭。
面对当期的假币犯罪形势,公安部门要转变侦查思维,创新侦查手段,拓展侦查渠道,多措施打击假币犯罪,维护法律的威严,维护市场经济的安全稳定。
注释:
①②杨书文.假币犯罪研究与例解[M].中国刑事法制建设丛书,2011:101-109.
③杨凌.卧底侦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