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发展的特征比较:动荡性与稳定性
作者:未知【摘要】在社会形态的发展和思想运动的碰撞之下,中西方的文化发展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中方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稳定性而西方文化则处于动荡的发展状态。本文尝试探讨中西方文化发展特征的表现以及背后成因。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动荡性稳定性社会形态思想运动
一、西方文化的动荡性与中国文化的稳定性
从伟大的希腊罗马时代的辉煌时期到反对神权主义的“文艺复兴”和倡导科学理性的“启蒙运动”时期,到后来的“后现代文化”时期西方文化显现出动荡性与阶段性的发展模式,且文艺复兴之后其变化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该特征在西方绘画领域体现在文艺复兴之后各种流派短期内出现、流行以及被取代的过程:文艺复兴之前现实主义风格作品具有呆板僵硬痕迹,而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画家则将人文思想,追求光影与享乐主义和解成画,开创了新鲜的新局面;古典主义强调理性、形式和类型的表现,而20世纪之后的现代主义绘画则将理性转向感性,强调主观情感的书法和艺术的纯粹性。
中国文化的发展则呈现出较强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阴阳体系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天地人三合一的整体观,任何事物都离不开阴阳体系,如战争学的“奇正”,“医学”的“任督”,经济的“利义”;甚至对于传统的数学理论,无论是《九章算术》,还是之后的李永峰,杨辉,戴震等数学家的数学研究,他们的哲学思想一直停留在阴阳体系中。这种能够将两个看似无关的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完美整体的阴阳体系,对中国文化有着千年的影响。
二、社会形态的推动
中西方文化特征的这显著一差异可以从社会形态的推?幼饔媒?行解释。
文化的动荡性发展与文化风格巨变往往以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剧烈的社会变革以及生活方式颠覆性转变等社会形态上的巨变为背景,而稳定的经济政治环境也就相应了养育出了具有稳定特征的文化体。
例如,西方文学风格与关注点等方面的变化是可以从生产力的更新、社会变革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寻找依据的。从十三世纪初到十四世纪初,欧洲大陆,特别是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继萌芽,欧洲封建社会也开始向资本主义过渡。这种危机和变革必然会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表现出来,并将呼唤舆论的先导。为了摆脱封建主义和神学的束缚,争取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新生的资产阶级利用古典文化创造了自己的阶级文化。在此期间,欧洲人文主义文学具有更鲜明的民族特色,更丰富的民族历史内容,充满爱国情感。人文主义作家放弃了自中世纪以来常使用的拉丁语文本,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写作。这不仅使文学作品具有民族和民族风格,而且被广大公众所接受。它也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稳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自20世纪两次工业革命完成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和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带来了巨大的物质丰富和巨大的社会发展,但最终也导致了道德退化,精神迷失,贫富两极分化,环境恶化,甚至战争和动乱。这种失序格局将后现代主义文学带入了这个世界。后现代主义文学通过打破理性价值观来反抗传统和现代主义文学。否定中心意义,拒绝深度,采用多元化的创作方法,将文学融入琐屑的生活与大众之中。几百年的时间酝酿出了巨大的文学差异,但这些差异是在西方生产力突飞猛进发展,政治思想变革潮水般翻滚以及生活方式颠覆性转变的基础上产生的,适应了经济基础和社会形态的发展趋势。
中国在过去几千年一直处于农业社会时期,小农经济的稳定性与封闭性为大一统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强化奠定了经济基础。经济政治制度上的稳定和延续,社会阶层的低流动性以及生活方式上的趋同,使得中国文化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整体性。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例,它大部分出生在封建社会的小生产土壤上,几乎总是处于中央集权的思想管制之下。因此,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联系相对较小,大部分时间处于封闭的环境中。除了特殊的历史时期外,中国古代文学与宗教的关系相对疏远,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稳健特征。而这一性格特征直到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变化瓦解,才开始被打破。
三、思想运动的推动
另外,大规模的思想碰撞以及思想运动的产生对文化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西方历史上,不同时期出现了几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智者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启蒙运动。在文艺复兴时期,它促进了人文主义,主张人性,反对神性,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并主张个性的解放。启蒙运动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升华到“理性”的层面。这两次思想运动将西方文化的发展引向人文主义之路,而且由浅入深、渐入佳境。这在绘画、建筑与哲学等方面都有所体现。欧洲现代人文主义哲学为这两种意识形态运动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将智者运动时期朦胧模糊地对人的关注和肯定发挥到了极致。哲学史上如培根、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哲学都因这巨大的社会思潮而打上了人文主义印记,在学术争鸣中实现了哲学的发展。几次影响力巨大的社会思想运动使得西方文化发展有了一定的阶段性划分,也佐证了其动荡性、阶段性的特征。
在轴心时代的中国也曾有过“百家争鸣”的思想激流,但是由于政治制度以及执政管理方式的选择,儒学一家独大,而且几乎垄断思想学术界。无论是董仲舒的“弃百家,唯儒”,魏晋玄学还是宋明理学的深化,在近二千年的时间里,儒学的正统地位使得像春秋战国时的思想争鸣的酿造缺少一定的政治和文化环境。这点也可以作证中国文化具有稳定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综上所述,由于历史上经济政治形态不同,以及其衍生出的社会思潮的次数以及影响力不同,中西方文化在动荡性与稳定性的这一特征上显现出了较大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李银兵.中西方文化发展模式之比较[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
[2]轩传数,胡俊.西方文化发展的周期性特征及其启示[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