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当代文学论文范文属于翻译学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当代文学方面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国际视野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汉语言文学方向论文。适合当代文学及西方文学及世界文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当代文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时 间:2013年11月4日上午
地 点:广西北海海滩大酒店·银滩厅
主办单位:中国现代文学馆、《南方文坛》、广西师范学院
主 持 人:张燕玲 李仰智
张燕玲(《南方文坛》主编):欢迎大家来北海参加第四届“今日批评家”论坛!本届论题“国际视野与中国当代文学”是我和吴馆长、李仰智副院长商量拟定的.在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当下,尤其随着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及其当代优秀作家诸多的中国经验的书写,为当下的文学创作和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有待研究的课题.我们二十余名大陆青年作家代表团在吴义勤团长带领下前天才回来,在台湾文坛和学界尤其台湾大学,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华文文学面临国际化的压力.”我想,这是否是目前两岸文学的一个共同课题?比如,如何提升国际视野下的本土化写作?如何实现全球化与民族化的交融?如何建构国际化视野与中国文学理想?中国当代作家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这个创作问题,大家在讨论时可以多多向李洱老师提问或请教.或者说中国文学如何更多地走进国际视野,并被世界各国更广泛的受众所接受和喜爱?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路径?或者我们如何更好地做好我们自己,等等,都是目前文学界有待深入的前沿话题,唯此,我们三家主办方草拟了这个论题,供大家讨论,也期待大家质疑.首先欢迎吴义勤馆长为我们开坛.
吴义勤(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国际化问题是个很突出的问题.我们以前讨论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关系时,主要做的是影响研究,这种研究追溯的是每个作家背后西方作家的影子,许多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也都是做的这方面的内容.90年代以后,我们发现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关系其实已经是同步关系,不再有影响、追逐、滞后的过程.我们对西方文学的引进等等,也都是同步的引进.因此,我们今天的研究便有了一个新的视野和方法.今年“唐弢奖”几个获奖的评论家,包括其他的一些学者都已对这方面有些研究.比如,这次门罗获诺贝尔奖,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哪些作品.这就值得反思.所以,同时代人对西方当代文学的阅读,应该作为一个话题去讨论,不能仅仅把对西方文学的阅读停留在“奇观化”“景观化”的层次.今天丁帆老师为代表的四代批评家都在这里,我会带着耳朵好好听各位的高论.
本文地址:http://www.sxsky.net/wenxue/fyx/386782.html
李仰智(广西师范学院副院长):就像吴老师和燕玲主编说的,话题的提出我们还是费了一些思量的.可以肯定地说,在全球化的时代,文学创作和研究面临国际化的课题.世界范围内,各民族从经济到文化正在加速交流与融合.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域外文学和思潮在本土是历时性的生成、进入中国有一个共时性的置入的问题,那么,现在是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就像吴义勤老师说的中外文学已进入到同步状态.这种国际化,是一个不同文化共生并置、互动交融的的多元关系.尤其是2012年,中国当代文学的高度在国际视野下得到一个标识性的承认,其实,中国还有其他和莫言同样优秀的作家,比如李洱的小说在德国就很有影响.这说明中国当代文学已经站在国际视野上一个新的制高点上,更加引人瞩目.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这个话题更有意义.另外,再说两句题外话,我们广西师范学院正在建设博士点授权单位,学校的文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南方文坛》和各位专家、老师的帮助,希望大家对我校的学科建设多给一点支持和建议.
张燕玲:感谢李院长的进一步解题.下面论坛主持就交给李教授了.
李仰智:那我就接过来了,我们是否先请丁帆老师开头?
丁帆(南京大学教授):《南方文坛》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批评的四大名刊.《南方文坛》虽然办刊时间不如有的名刊时间长,但后来者居上,一跃而成为C刊,可见质量之一斑.这次《南方文坛》年度奖获奖的是四代人(50后、60后、70后、80后),那么我就是最老的一代了.自1979年我在《文学评论》上发表第一篇文章起,到现在有35年了,产生出后三代,确实是可能的.我2005年之前每年平均写二三十篇文章,2005年之后当了“生产队长”文章就明显少了,最少的一年只有两篇.后来我辞掉文学院院长后,这两年又开始猛写文章,以至于去年搞了个神经性面瘫.
作为文学刊物给我颁奖,《南方文坛》是第一个,大后天《当代作家评论》又给我颁奖,那是第二个,我感到很荣幸,作为一名老文学批评工作者,这足以证明我的存在还是得到学界认可的.
我始终认为,技法技巧再成熟的作家,但是没有强大的思想支撑,也只能成为一个非常精致的工匠式的作家,是没法成为大作家的.我之所以近年来关注俄罗斯“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苏联时期”的作家,就是因为他们的文学家大多数都是思想家和哲学家.鲁迅写《阿Q正传》是用“曲笔”来表达他的思想,但是后来他为什么改用“匕首与投枪”?就是他认为直接表达自己鲜明的思想观点更为痛快淋漓.他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他的文学技巧并不是到了很高的境界,在艺术技法上,甚至现在就有很多作家超过了他,但是一百年来还没有哪个作家在思想境界上能超过他,这就是鲁迅存在于现在世界的意义.我有一篇文章是从文学思想接受的角度专门谈这个问题的,现在我做的课题是谈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的,没有制度的保障,作家就会失去思想的能力.为什么就连“苏联时期”的作家也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能取得那么高的成就?而中国的当代作家,思想的能量就如此衰败呢?
由于《新民主主义论》的影响,从王瑶先生的文学史开始就把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定在1919年,这不是历史主义的态度.中国历代的文学都是以朝代更替来划界的,为什么到了现代文学就丢掉了七年?1912年的辛亥革命,开了一个新的时代,为什么没有把文学的开端放在这里?民国时期初这七年的资源、思想,到哪里去了?没有辛亥革命开创的民国时代,哪有五四新文化运动,哪有新文学?但是中国现代文学却把这七年活生生地阉割了.所以我认为,批评家永远是应该站在历史批判的立场上来看问题,否则就永远不可能产生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思想.现代文学在20世纪的20年代被称为“黄金时代”是可以的,但30年代左翼产生后,就成为了“党派”文学.然而,文学恰恰应该是“国族”的. 我往往反思我们所谓的学术创新是虚伪的,而是把文学的常识,历史的常识当作学术的创新、理论的创新,本身就是一场悲剧.如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常识当作真理的发现,就是一场历史的悲剧.所以回到常识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文学一定是民族与国家的,不懂得这个常识,我们的文学就会永远在低水平徘徊.我们的差距就在这里,不是技巧的差距,不是语言的差距,根本的差距是思想的差距,一个作家可以把技巧玩得很成熟,但没有价值观,没有人、人性、人道主义作为核心的价值观,是没法走得很远的.审美的与人性的标准是一致的.我们恰恰缺的就是这一点.价值观失衡,即便玩技巧玩得再纯熟,也只是个好的工匠而已.
我认为批评家写批评应该是独立的,而不应受制于体制、作家,他不应该仰视作家,也不是平视作家,而是要用哲思的批判眼光去俯视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这样你才可能看清全局.所以我们才要有西方的、俄罗斯等“国族”的文学作为参照系,才能出思想做好文学批评.批评永远是独立的.当然我自己也无法免俗,有时也免不了为朋友做嫁衣.我与大家共勉.尽量地在恶劣的文学批评的生态环境下,尽量不丧失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我认为,在今天,我们要学会深刻地反思,才能使自己获得思想的能力,否则,那些没有思想的文学批评又有什么用处呢?!
再次感谢《南方文坛》给我的发言机会和褒奖!
张燕玲:听了丁老师的发言,大家可能就明白为什么丁帆老师在《南方文坛》今年评奖几乎是满票通过.现在还有如此批评锋芒、批评精神、独立专业立场的批评家太少了,大家风范.尤其对当下、对青年批评家都有警醒和启示意义作用.
李仰智:丁老师还是风采依旧,他长期倡导的这种以人为核心的批评价值观,在当前更显得尤为可贵.
张新颖(复旦大学教授):很感谢《南方文坛》给《“老去”的文学,“不算是学问”的学问》一个论文奖,几年以前我在《南方文坛》发过一篇《“明白生命的隔绝,理解之无可望”》,谈的也是沈从文的50年代.两篇文章其实是一脉贯穿的.
我研究沈从文这么多年,有人问会不会很烦啊?不烦.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好的研究对象,不会是一个孤立的世界,如果以为这个世界是个边界清晰的、孤立自限的、个人自足的世界,那就可能错了:深入其中,才会发现这个世界敞开着各个朝向的窗子,隐现着通达四方、也通向自己的道路.
我们今天的论坛题目,要讨论“国际视野”.怎么能够获得“国际视野”呢?一种是东张西望,往“国际”上打量;还有一种,就是忠实于自己,从自己通向世界.我举一个沈从文的小例子.沈从文晚年主持社科院服饰研究室,其中的一项工作是对出土服饰进行工艺技术研究,进行复原复制.从1983年起,王亚蓉以马山楚墓出土丝织物为标本开始实验复原复制工作,到1990完成第一批,沈从文已经不在世了.后来有一个意味深长的场景:北京大学赛柯勒博物馆开幕,从哈佛来的张光直看了王亚蓉的几件东西,说:“不错,你知道你开展的工作叫什么吗?”“不知道!”“这叫在服饰文化领域开展的实验考古学研究.实验考古学源于美国.等”王亚蓉叙述了张光直的话之后,接着写道:“是沈先生指引我走向传统学习的工作方法,用实验考古学的方法深入开展服饰文化的研究.”实验考古学的理论,沈从文可能也未必多么清楚,可是他就是做了这样的工作.这事说起来好像和当代文学无关,其实国际、视野、世界、自己、真正有价值的工作,这些东西之间的关系,对文学来说,也是一样的.
梁鸿(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国际视野是个实的概念还是虚无的概念?我们怎样以此与世界交流,这是值得讨论的.美国的汉学家宇文所安有篇文章是《什么是世界文学?》专门探讨北岛的诗歌,文章认为北岛为了获得世界认同而追求可翻译的写作,在这一过程中丧失掉本民族的文化语言,因而实质上已经被异化了.宇文所安是研究唐代文学的,在他心中有一个基本的高度,就是唐代是中国文学的最高峰,这当然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我们简单地以古典文学的成就来评价白话以来的现当代文学,是否有失偏颇?这篇文章在当时引起了很大争论.有论者认为,正是因为这篇文章导致了北岛没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几年,北岛获奖的呼声很高.这并不是关键,关键问题在于由这篇文章所牵出的几个重要问题:国际视野是什么?究竟该如何放置白话文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中国文学究竟中的位置?很多论者,无论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问题大而化之地认为中国当代作家太看重西方文学的传统,并且过于受西方文学的影响,但我们对其合理性、历史性和由此产生的新的中国文学面貌并没有深入分析.自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写作以来,文学,它的语言、风格、形式和功能就处于一种交融状态,这是这一百年以来的基本文学现实,如果我们不看重这种现实的话,而只是拿一个唐宋文学,或中国文学最高峰与之作比较的话,就没法对现代文学做出准确判断.相应地,我们应重新看待作家在国际交融下做的努力,寻找国际视野并非一定是丧失自我,而是重新找到自我,重新找到自己的艺术价值,而不一定是希望获得西方的关注.有国际焦虑,向往诺贝尔奖并不一定都是不好的,最起码,它促使作家在一个更复杂的语境中寻找自我.另一方面,“西方”“国际”本身可能就是一个虚妄的概念,我们就是其中的国际中的一分子,而非“国际”外.每个地方的生活都是地方生活,不具有什么世界性.我们如果能够把地方生活与世界性结合,挺好的.我们对世界性可能有一种虚妄的拔高.
李仰智:梁鸿的发言把地方性与世界性的关系谈得很好,其实她强调了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结合,着意修正了地方性面对世界性时的“姿态”问题.
周立民(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巴金文学馆常务副馆长):这个题目把我吓了一跳.其实我们写作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我觉得我们对理论的探讨似乎太多了.余华的《第七天》是太典型的文本,如果哪位通过解读文本来解释作家如何实现国际化的,可能是我所期待的.我们在国际化也好,在批评也好,是不是有一个标准?但是这个标准是不是存在?如果不存在,我们为此花了这么多心血是否值得?别人
关于当代文学方面汉语言文学方向论文,关于国际视野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
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招生,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目录础理论④811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_01词汇学与词典学,_02句法,语义研究,_03社会语言学,。
当代文学论文
现当代文学开题报告学校史,现当代文学开题报告浙江p;cross-culturalmunication)4022导师组唐建清课程论文余斌(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学比较研究)?唐建。
当代文学 论文
现当代文学开题报告学校史,现当代文学开题报告浙江p;cross-culturalmunication)4022导师组唐建清课程论文余斌(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学比较研究)?唐建。
现当代文学论文
现当代文学开题报告学校史,现当代文学开题报告浙江p;cross-culturalmunication)4022导师组唐建清课程论文余斌(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学比较研究)?唐建。
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了自己的优势与特色.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山东大学6)050100中国语言文学,01文艺学,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3汉语言文字学,04中国古典文献学,05中。
当代文学硕士论文
①10。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招生,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目录艺学,_01中国古代文论,_02西方文论,_03基础文艺理论,_04文艺美学,_05当代文论与当代文化19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现当代文学硕士
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招生,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目录础理论④811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_01词汇学与词典学,_02句法,语义研究,_03社会语言学,。
当代文学论文题目
古经中的人文智慧;,3,易学文。中国现当代文学要点精编中国现当代文学要点精编,第一节第一个十年(1917-1927),一,文学革命与20年代文学概况,(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
有关当代文学的论文
7),一,文学革命与20年代文学概况,(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简介西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
当代文学论文选题
"比兴"论《周诗》与周代礼乐文化论孔子的诗学思想。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简介西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依托吴宓,方敬等前辈学者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