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文学方面汉语言文学论文提纲格式,关于地域文学的二重性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学及地域及共通性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内容提要: 黔北文学的地域文学特征值得重新探讨.它既不是在封闭的黔北地域独自生长,也没完全成为主流文学的回声,而是呈现出地域性与共通性共存的二重性,这种二重性在具体作品中存在着更为错综复杂的相互渗透、交叉和缠绕状况,体现为悖离又亲和、狭隘又广阔、封闭又开放等特点.深入探讨地域文学的二重性,有助于把握地域文学的特征,并由此进而揭示包括主流文学在内的整个文学的审美与文化特征.
黔北文学曾在新时期文学潮流中扮演过不可缺少的角色.黔北指贵州省北部遵义市所属地区,人口六百多万.这片土地自晚清以来就产生过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如晚清宋诗派主将郑珍和莫友芝,30年代有蹇先艾、寿生和卢葆华,50年代则有傅泽和石果等.而到了新时期,何士光、李发模、石定、李宽定、石永言、赵剑平和戴绍康等新一代黔北作家在全国独树一帜地群体亮相,人们终于感受到了黔北文学的独特力量.于是,黔北文学一度成为评论界探讨的话题①.黔北文学,是指由黔北地区作家创作的表现这片三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特定人们的生存状态的文学现象.与新时期文学的浩荡潮流相比,它可能不起眼,虽有优秀之作却在总体上缺少足够的整体优势,因而近十多年来一再处于被遗忘的边缘地带.这种情形的出现自有其合理性,但在我看来,在这被遗忘的黔北文学中存在着值得重视的东西.地域文学特征及其与主流文学的关系,便是其中之一.以往的评论往往要么标举地域文学的独特性,要么突出它从属于主流文学的共通性.我认为这种非此即彼的观察是过于表面和简单了.像黔北文学这类地域文学其实具有丰富与复杂内涵,值得重新探索,这种探索有可能使我们回头"发现"当代文学中一些微妙而重要的东西,如地域文学的二重性.
黔北文学的特殊的地域性何以与主流文学对"走向世界"的共通性追求联系起来呢"走向世界"曾是新时期文学主流掀起的激越浪花,这既指文学界、也指整个文化界所呈现的走出"文革"封闭格局、以思想启蒙方式而追求世界各民族文学的共通性的开放进程."走向世界"在这里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长期闭关自守的中国文学,应当借鉴和吸收外部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学,追求全世界各民族文学或各地域文学之间的共通性.如此,特定地域文学的最高追求,似乎应扬弃自身的地域特性而走向共通性.照此推论,黔北文学就应当克服自己的黔北地域性而追求全国、乃至世界文学的共通特征.
但在今天看来,这里的共通性和地域性的关系值得重新审视.因为,"走向世界"名义下的共通性,实际上不过是这时期启蒙话语的一种设定或建构罢了,而同时,这种共通性寻求本身又不得不依赖于另一种设定,即与共通性相对应的地域性.有共通性,就有相应的地域性同它相适应.地域性可以说正是为着共通性而生成或存在的,是为共通性所需要或设定的.两者之间具有一种相互共生关系.这就是说,新时期文学在建构自身所向往的未来共通性标准时,不得不同时设定自己的当下的地域性.如果这一看法成立,那么,有可能对黔北文学的地域性产生一种新思索:这种地域性不仅不是共通性所要克服的,或者不仅不是走向共通性的障碍,而且相反,正是共通性所需要的,甚至是共通性建构自身所必要的条件.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文学的论文例文 | 大学生适用: | 高校大学论文、学术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16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技巧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技巧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正是如此,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等文学主流突出共通性追求不同,黔北文学更注重展示自身的地域性.当然,严格地说,所有文学都具有地域性.这里所谓地域文学专指相对于主流文学来说的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边缘群体文学.当"走向世界"浪潮将传统因素视为冲击目标,一些先锋作家对西方文学趋之若鹜时,黔北文学以其鲜明而独特的黔北地域特征而著称于世.黔北地处云贵高原的边缘地带,北邻巴蜀,东接荆楚,地貌兀然隆起,其巍峨耸立的峻岭和连绵起伏的山峦是如此壮美,以致在"遵义会议"百忙中的毛泽东也忍不住发出了"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赞叹.生于斯长于斯的黔北作家更具"恋山情结",大山不仅是他们描写的对象,而且是其作品的灵魂.例如,对陡峭山岗景象的描绘(何士光《种苞谷的老人》,《人民文学》1982年6月),有关重大历史事件的揭示(石永言《遵义会议纪实》,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0年),对旧时女子凄切命运的叙述(李宽定《良家妇女》,《小家碧玉》,海峡文艺出版社1983年),无不渗透着山的风韵、灵气和伟岸与山的荒凉、狭隘和封闭.这种大山色韵虽还未达到"山药蛋派"和"荷花淀派"那样高的艺术成就,但毕竟表现了地域文学最可贵的品质---深深扎根在地域土壤里.
本文来源:http://www.sxsky.net/wenxue/wgyy/383508.html
黔北文学的这种地域性集中体现为两方面:乡村古朴的风情和田园情调.作家们着眼于似乎未经现代文明"污染"的乡村古朴而原始的风情.李宽定的《良家妇女》里守着小丈夫的杏仙,善良贤淑、温顺柔婉,在离婚前夕紧紧搂住平时当亲弟弟一样爱护的少伟怪怪地问:"弟儿,你说姐姐死不死等譬如死了呢你怎么办等弟儿,你说姐姐好不好"这表现了她在强大世俗压力和内心自谴煎熬下对情爱的执著向往和憧憬.相应地,作家们笔下的黔北往往充满田园情调:"田湾里浮着薄薄的雾气,浮着快要黄熟的稻谷的清香气","山径上落叶黄花堆积,恰好是碧云天"②.严酷的现实在其中被诗意化了,洋溢着乡村生活的美,体现了一种情疏意远的格调.
重要的是,这里为黔北地域文学所特有的古朴风情和田园情调非但不是其追求共通性的障碍,而且相反正是这种追求的前提或基础:正是由于这种地域性的存在,对共通性的追求才成为必需.这意味着,黔北文学的地域性是由主流文学的共通性所设定的.黔北文学注定了只能凭借或携带它自身的黔北"大山"特性去汇入当代中国文学的"走向世界"的激流.
不过,对黔北文学的这种地域性不能加以过分渲染.因为,如果这种地域性过于特殊或而令处于这地域之外的人们无法理解,那么,它也就失去了真正的存在价值.其实,黔北文学的地域特征本身就具有二重意味:既属于地域也具有普遍意味.尽管浑厚的地域文化氛围孕育了地域文学,但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变化的进程必然由中心城市向边缘地域渗透,使地域作家体验到了有着某种共通性的变化脉搏.鲁迅曾这样评论蹇先艾的作品:"他所描写的范围是狭小的,几个平常人,一些琐屑事,但如《水葬》却对我们展示了老远的贵州的乡间习俗的冷酷,和出于这冷酷中的母性之爱的伟大,---贵州很远,但大家的情境是一样的."③这虽是针对蹇的作品而言,但道出黔北文学优秀之作的基本特征:古朴而清新,特殊而普遍.黔北文学是特殊的,它只能产生于黔北地域,但同时又是普遍的,它的特殊地域性不能掩盖其共通性含义---"大家的情境是一样的".鲁迅从这种地域性中"看到"了超出它自身的共通性意义,从而"赋予"一种远为宽泛而重要的意味.这启迪我们,地域文学其实并不是真正地独立生长的文学现象,不可能不受到涵盖整个国家的共同而普遍的文化语境的影响.
这种内在地同时具有地域性和共通性的现象,不妨称之为地域文学的二重性.这就是说,地域文学在其自身内部就具有独一无二的地域性特征,并具有某种超出地域性的带有一定普遍意义的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地域性和共通性在地域文学作品并不总是泾渭分明或一目了然地存在着,而是呈现出复杂的相互渗透、交叉或缠绕关系.这可以理解为一方面,地域文学的独特性与主流文学的共通性之间存在明显的对应性,即这种地域性正是主流文学的共通性所需要的,两者形成差异或对应关系,另一方面,是指两者之间超乎差异或对应之上的相近、调和或一致状态.正是如此,地域文学的二重性有着复杂的具体表现形态.下面略加分析.
二、
当我们把地域文学的二重性特征带入具体文学现象中去分析时可以看到,在探讨地域文学的特点与主流文学时,往往是地域性占据主导地位.黔北作家总受到两种力量制约:一是不可能摆脱黔北地域独特文化心理和审美方式的制约,如果离开这一点它就必然地成为无源之水,二是不能不受到时代的主流文学的共通性追求的影响,否则它就失去了时代性和可理解性.这无法摆脱或无法回避的矛盾两极,往往在作品中显现出来.由此可以发现通常被忽视的一个颇有意思的地域文学现象:在两种力量对峙时,常常是地域文学话语而不是主流文学话语占上风.
这表现在,黔北作家的创作往往受制于其深厚的地域情结.石定在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后感慨地说:"最叫人忘不了的,还是生养我的那片乡土."④赵剑平则认为他作品的特点"可能与贵州地理环境有些关系等平原上可以信马由缰地洒脱,可生在山洼里,住在山岩上的人是无论如何放不开的."⑤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豪侠仗义的山民,如两手拖散牯牛打架、嫉恶如仇的挖瓢匠(《远村孤烟》),手推猛虎下崖的山地伯伯(《山雪》).地域文学话语的分量如此之重,还体现在另一方面:即使作者远离故土也仍然受其支配.鲁迅在谈到侨寓北京的乡土作家时说:"侨寓的只是作者自已,却不是作者写的文章,因此也只见隐现着的乡愁,很难有异域情调来开拓作者心胸,或者眩耀他的眼界."⑥所谓"隐现着的乡愁",很大程度上正是指作家内心深处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地域情结.
地域情结也促使作家率先领悟到社会变化的信息.1979年2月,李发模的《呼声》如一束报春花向诗坛报告春的信息,当神州大地刚奏响"春天的故事",何士光便发表了引起全国注目的小说《乡场上》,后来当经济改革的深入引起农民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变化时,石定发表了揭示这一变化的《公路从门前过》.他们的成功在于地域作家独到的视角触及了当时最新的生活变化.只是在当时主流文学的评论语境中,这些作品里的地域特征却被暂时遮蔽了,而其共通性意义被放大,如《呼声》被视为对"血统论"的控诉,《乡场上》说明新的农村经济政策不但解放了生产力而且解放了人的本性,《公路从门前过》则写出了王老汉经济意识的觉醒.
这些共通性意义无疑体现了作品的价值所在,但主流话语的共通性寻求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似乎这些作家的成功是由于理智地选择了与主流文学共通性的认同.其实,与其说是主流文学选择了地域作家,不如说是地域作家主动参与了主流文学的创造.不是主流文学话语消解了地域文学话语,而是地域文学积极地进入主流话语并参与主流文学话语的构建.黔北文学在新时期之初之所以获得开创性成功,并不完全是出于对当时流行的写作趋势的自觉认同,而恰恰是在于对它有所疏离.这种疏离的力量既得益于作家身上隐性传承的地域文化传统和审美方式(黔北自古属少数民族聚居和多文化交汇的边缘地带,与中心文化距离较远),也与地理和行政位置的偏僻相关.如此,他们独特的地域文化心理特征和审美方式促使他们选择了最富生命力的原生形态生活.
当然,对这种地域性优势不应当过分地夸大,而应当看到另一面:地域文学往往有着趋向主流的内在要求.地域文学自身存在的规定性固然使之面向特殊,但其发展的内在要求则自觉地趋于普遍.李宽定总结说,"记录自己的生活是他们成功的原因,也是他们失败的原因"⑦.成功后的何士光则把趋于共通性视为创作自由的前提,"对当代以变革为核心的中国社会现实以及它固有的本质和趋势理解有多深,这个人就有多大的自由"⑧.愈是边缘的,似乎愈有特殊的"向心力".这种边缘性向心力在当代可能具有双重意义:一面使文学超越狭隘的地域性而富有共通性,但另一面则可能使文学面临被抹平自身特征的危险.我以为,当代中国文学如果要以鲜明的特征"走
关于文学方面汉语言文学论文提纲格式,关于地域文学的二重性相关论文范文例文参考文献:
华文文学论文
美华文文学纵览,创新实践课程:文化考察(社会文化,地域文化),人文素质认知实习,交叉学科课程:文化人类学,网络教学课程:中国古代文。英语文学翻译论文韩国语耘副教授法103,2016。
文学人类学论文
化,海外汉学名着选读,北美华文文学纵览,创新实践课程:文化考察(社会文化,地域文化),人文素质认知实习,交叉学科课程:文化人类学,网络教学课程:中国古代。
文学与艺术论文
文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台湾文学,文学院edepartment98academicyearspringcourseproposal,课程名称,titleofcourse文学研究方。
文学论著
文学概论,文学概论一《文学概论一》,第一部分学习过程评价考核大纲,学习过程评价的本课程的性质及课程设置的目的,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
文学论文
经典文学论文阅读说的评论文章"一章,旨在指导中国学生写小论文和毕业论文,讲述了如何选题,做笔记,列提纲,起草论文,用引语,做注释,写书目等,有助于学生写出优秀的,规范的学术论文。
文学的论文
经典文学论文阅读说的评论文章"一章,旨在指导中国学生写小论文和毕业论文,讲述了如何选题,做笔记,列提纲,起草论文,用引语,做注释,写书目等,有助于学生写出优秀的,规范的学术论文。
文学论坛
全国校园文学课题研究指导中心全国校园文学课题研究指导中心,第四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成果,《名家名师名校名社团校园文学论萃》编选通知,各实验学校,课题组,论坛主办单位中国当。
英语文学
英语文学翻译论文韩国语业2016级日语笔译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汪洋副教授,外515d,2016级日语语言文学专业中国语言文化(1,2,3节),魏家文教授,外124,2016级英。
论文文学
文学论文下载评价,文学论文下载2016年范文学社团""校园文学新苗""十佳校园文学社团指导名师""论文奖""专着奖"等,详见附件,或登录中国教育文学网站"本会动态"查阅下载,或。
文学硕士
文学硕士课程新闻学深圳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命题学院(盖章):外国语学院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720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一,考试基本要求?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