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独生子女类保险诚信论文,关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趋势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独生子女及社会保障及社会保险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独生子女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最重要,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经济发展提升了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准,企业职工对养老保险水平的需求也不断上升.为此,笔者对健全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仅供参考.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独生子女的论文例文 | 大学生适用: | 函授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78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资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 职称论文适用: |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资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关 键 词 :企业;养老保险制度
一、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1.人口老龄化加快.2011年4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六次人口普查(下简称“六普”)的基础数据:中国总人口为 13.39 亿,其中 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下简称“五普”)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13.26%,比2000年五普的数据上升了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8.87%, 比2000年五普上升1.91个百分点.对比2000年五普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口老化呈现加速趋势.据人口学家的预测,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11.3%,2050年这一指标将达到21.2%.
2.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弱化.由于我国在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严格实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从二十一世纪初伊始,大量独生子女陆续步入婚育年龄,他们逐渐组建新的家庭,从而很容易形成"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即一对夫妇赡养四位父母长辈和自己的儿女.这时,处于“夹心层”的独生子女夫妻既要承担社会工作责任、又要面对家庭中照顾老人小孩的义务,压力可想而知.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支撑或社会福利供给,晚年生活的担忧便会愈加沉重.因此,与家庭保障相对应,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恰恰是家庭保障功能弱化的结果.
二、现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主要内容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基本框架由基本养老、补充养老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三个支柱构成,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基本养老保险费分企业缴纳和职工个人缴费两大部分,企业按本单位缴费工资总额的20%左右缴纳,全部划入社会统筹,职工缴费为个人缴费工资的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2.企业职工退休时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前的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按月支取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
3.退休以后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物价变动等情况,国家适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4.企业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利用自有资金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即企业年金) ,企业或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费为职工建立个人账户.账户通过机构运营,给付水平由缴费和投资收益率决定.
5.鼓励职工根据个人收入情况自愿参加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由企业职工通过个人购买商业保险公司的养老保险产品等方式实现.
三、对企业发展职工养老保险的认识
(一)完善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年金制度,避免平均主义分配
企业在设计企业年金方案时,往往只考虑当前的经济效益和支付能力,通常采取固定统一的缴费标准,缺乏弹性,忽视企业发展目标.企业年金的缴费比重大小,主要取决于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年金的交费额应随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上下浮动,采取动态的管理方式.
企业年金作为企业福利的组成部分,有些职工认为应采取按工龄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只考虑工作年限,不重视职工个人贡献的大小,缺乏激励机制.在对优秀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的今天,单纯依靠高薪已经无法确保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如何为员工提供更具竞争力的福利计划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中至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制定企业年金方案必须打破传统的薪酬福利的平均主义原则,把职工企业年金的保障制度与员工的贡献大小、服务年限长短挂钩,使年金制度在单位内部形成一种激励机制, 降低员工的流失率,在稳定员工队伍方面发挥作用.
本文出处 http://www.sxsky.net/baoxian/qcbx/377860.html
(二)对历史欠帐需要明算帐、细分帐
养老保险之所以成为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主体项目,原因在于它是一种积累型保险制度,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而且直接为市场竞争环境的公平化和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服务,从而需要保持地区间费率负担水平的公平并尽可能提高统筹层次.目前省级统筹难推开,各地费率高低差距大,地区之间利益矛盾加剧,部分地区出现养老金支付危机,以及部分地区个人帐户空帐运转等,并非是新制度造成的,而是在新、旧养老保险制度转型中因计划经济时代中老年职工缺乏养老金积累而形成的历史欠帐造成的.因此,对历史欠帐进行明算帐,同时进行责任分解、多途径补偿,客观上已经成为新型养老保险得以建立并实现良性运转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一方面,国家应当通过中老年职工养老金历史欠帐的精算,尽快查清需要补偿多少钱才能真正完成制度的转型.按年度或按职工个人计算出所需补偿额度,最终形成这种历史欠帐的理论总额度.另一方面,根据国家、企业和个人分担的原则,采取按责分帐的办法来解决上述历史欠帐.国家既不能继续将中老年职工的养老金历史欠帐作为一笔糊涂帐,也不能说完全由财政来消化这笔历史

关于独生子女类论文范文
怎么写独生子女本科论文
播放:27100次 评论:7728人
(三)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以完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商业养老保险作为“三支柱”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可以在不增加企业负担的情况下,借助商业养老保险的社会互助机制,增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保障力度,促进整个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的良性发展.因此,对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国家应加大发展,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鼓励企业职工个人建立商业养老保险.
(四)建立独立的养老基金管理系统,探索与资本市场结合的方式与途径
由于养老保险是积累性保障项目,基金的管理与保值增值便构成为整个养老保险制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对养老保险基金需要采取既审慎又积极、既封闭又开放的管理政策.
值得强调的是,养老保险基金要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与基金管理机构要与投资主管部门及投资机构加强沟通与协作,但也应当保持自主性和独立性,因为养老保险基金作为最重要的社会保障公共后备基金,安全性的维护仍然是摆在首位的任务,也是社会保险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责所系.因此,不能轻信证券机构的诱导,而要在理性、稳健之中掌握并使用投资工具.总之,搞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发展企业年金制,国家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个人建立商业养老保险,形成以“三支柱”和谐发展为基石的多层次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不仅能够切实保证企业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还能减轻政府负担,对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相关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