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利率有关保险实训论文,关于城镇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实证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利率及养老保险及方程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利率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储蓄率是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它的高低会对经济增长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以城镇居民的数据为样本,引入可支配收入、利率、社会养老保险等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分析了各大因素对储蓄率的影响,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关 键 词 :储蓄率;可支配收入;利率;社会养老保险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166-02
1.研究背景
自1949年以来,中国储蓄率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提高呈不断上升趋势,因而高储蓄率也被认为是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虽然高储蓄率总是会导致更高的收入及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并非储蓄率越高越好,必然会存在一个最优的储蓄率.
据统计,我国近年来的实际GDP平均每年增长9%左右,而资本的净边际产量即MPK-δ,约为0.9%.我国的资本收益MPK-δ=每年0.9%,大大低于经济的平均增长率(n+g=9%).可见,我国的资本存量已经远远超过了黄金律水平.也就是说,当前我国的储蓄率和投资水平已经偏高,而消费率则偏低.所以我们应该降低储蓄率,减少投资,把
利率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那应该如何降低我国的储蓄率呢?下面我们将以城镇居民的数据为例进行分析.
2.实证分析
先选定城镇居民储蓄S作为解释变量,选定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Y,实际利率R,名义利率,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建立城镇储蓄回归模型S等于a+bY+cR+dW+ε, 利用我国1980-2006年的相关样本数据及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多个包含不同个数解释变量的回归方程.
首先,先检验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对于储蓄的影响.因此,我们先仅对收入与储蓄作回归,然后在收入的基础上分别加上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得到以下结果:
从表2中可以看出,各个回归方程的R2值均较大,说明样本拟合优度较好;F值均大于检验临界值F0.01(K,23 - K),说明回归方程均在99%的水平上显著成立,回归效果良好.具体分析如下:
(1)从回归模型的方程1中可以看出,收入对城镇储蓄的边际贡献高达95.9867%,系数为正并且在99.9%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收入是决定储蓄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并且它对储蓄有着非常明显的正效应.
(2)从在收入的基础上加入名义利率解释变量的城镇储蓄回归方程2中可以看出,R2值增加了0.0523%,名义利率的系数为负,说明名义利率对城镇储蓄有着较为微弱的负效应(边际贡献仅为0.0523%).
(3)从在收入的基础上加入实际利率解释变量的回归方程3中可以看出R2值增加了0.0622%,实际利率的系数为正,说明实际利率对城镇储蓄有着较微弱的正效应(边际贡献为0.0622%).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利率的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研究生毕业论文、本科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73 | 写作解决问题: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名义利率对储蓄的影响要小于实际利率对储蓄的影响,这是由于通胀率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抵消的作用.所以下面分析社会养老保险对于储蓄的影响时,将直接采用实际利率作为方程的其中一个解释变量.于是,对城镇储蓄回归模型S等于a+bY+cR+dW+ε进行计量检验,这又得到以下结果:
从相关性检验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储蓄的相关性系数最大,其次是社会养老保险,再次为利率.
而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回归检验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良好,R2等于0.961601,并且该方程都通过了F检验和T检验,说明总体回归方程显著,即检验变量S与解释变量Y,R,W之间线性关系较为显著,并且每个变量Y,R,W都对S有显著影响.表格中D-W等于1.866120,根据k等于3,n等于27,查得,dl等于1.16,du等于1.65, du 等于1.65<DW等于2.337<4-du等于3.35,所以方程不存在自相关.
该文网址:http://www.sxsky.net/baoxian/qcbx/442994.html
从以上两个检验结果,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分析:
(1)收入城镇储蓄的边际率高达96%,系数均为正,说明收入是决定储蓄的最重要的因素,其对储蓄有着非常明显的正效应.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居民储蓄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2)实际利率的相关系数为正,且显著性较强,说明实际利率对城镇储蓄有着较微弱的正效应.
(3)社会养老保险的相关系数为负,说明养老保险对城镇储蓄有一定的负效应,即社会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有抑制作用,且该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于实际利率的相关系数,说明比起实际利率,社会养老保险对于居民储蓄的影响更大.
3.结论与政策启示
(1)影响储蓄的应该是实际利率,而并非名义利率,由于通胀率的存在,使得名义利率的作用变得十分的微弱.所以我们更应关注实际利率而非名义利率,而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何我国试图通过一再地降低存款利率来减少储蓄,却无法得到预期的效果,存款额却仍然不停攀升的原因.
(2)虽然实际利率对于储蓄率确实有一定的正效应,而事实上我国的实际利率也不断的在下降,但居民的储蓄额并未减少,一部分原因正是因为社会养老保险的不完善.
(3)当然除了可支配收入、利率、社会养老保险外,失业保险、医疗保险,预期等都对中国居民的储蓄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实,这些原因归结在一起归根到底就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中国储蓄的居高不下.所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是真正改善中国储蓄率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卢君生,蔡锐.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相关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