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是养老保险专业公司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公司类毕业论文格式,与巴菲特和他的保险帝国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适合公司及大学生及公司法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公司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席卷美国的次级抵押债危机为股神巴菲特的保险和投资公司创造了并购机会.纽约州保险业监管者已经发出呼吁,敦促巴菲特旗下的保险和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进入债券保险市场.该公司目前正在推进成立一家新债券保险公司.巴菲特和他的保险帝国版图正在向纵深推进.
1饮水思源
1951年的一个周末,一位美国大学生敲响了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以下简称“盖可”)的大门.敲了半天,终于有警卫来开门.由他引领,年青人拜见了当天唯一在办公室的公司副总裁――罗里莫大卫.年青人询问了很多问题,大卫用了四个小时讲述了盖可公司的特点,好好地给年青人上了一课.
45年后,这位近70岁的“年青人”仍满怀感激地在致股东的信中提及93岁的大卫:“自从我认识大卫后,45年以来他一直就是我崇拜的偶像之一,而他确实也从未让我失望过,大家必须了解如果没有大卫在1951年那个寒冷的星期六的慷慨解说,伯克希尔就绝对不可能会有今天的成就,多年来私底下,我已不知感谢他多少次了,但是今天在这里我觉得应该籍着年报代替伯克希尔所有的股东向他致上深深的谢意”.
1999年,“年青人”又籍着致公司股东的信的机会,宣告96岁的大卫将出现在伯克希尔的股东大会上. “年青人”的感谢是有理由的,因为哪怕是现在,他仍接受盖可公司和当年入门保险业奥妙的恩泽.
2投资初恋
这位“年青人”就是巴菲特,1950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巴菲特之所以产生拜访盖可公司的兴趣,是因为他崇拜的老师格雷厄姆是该公司的董事.盖可创建于1936年,创建人古德温是一位保险会计师.公司的主要特色有二:第一,公司的客户是政府雇员,尽管汽车事故比较频繁,但政府雇员作为一个整体,驾驶汽车出事的概率要比其他人低得多.第二,公司的产品直接通过邮寄直销而不是通过保险代理商来,这样可节省保险费的10%――25%.
1948年,格雷厄姆的投资公司以72万美元的代价买下了盖可的50%股份.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强迫格雷厄姆投资公司将持股比例下降10%,因为这是《投资公司法》的规定.格雷厄姆只得把股份转让给雇员,后来,盖可发展成了一个拥有十几亿美元资产公司时,那些员工都成了百万富翁.当时的巴菲特也是盖可的受益者.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几个月后,他回到家乡奥马哈担任经纪人.巴菲特把重心全部摆在盖可这只股票之上,他做成的第一笔生意就是把它介绍给自己的阿姨.
由于初出茅庐,巴菲特推销盖可并不成功,于是1951年他自己分四次买进盖可股票,总共持有350股,成本为10282美元,但这笔钱占了巴菲特当时身家的50%以上.1952年,巴菲特以15259美元出清.看似赚了笔钱的巴菲特后来深深后悔,因为20年后,他所卖的盖可股票价值1300万美元.
3终成眷属
但,巴菲特对保险业的偏好没因抛出盖可股票而停止.他投资过堪萨斯城人寿保险公司和马萨诸塞州人寿保险公司等保险业股票.他所控制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在1967年3月出资860万美元购买了奥马哈的两家头牌保险公司――国民赔偿公司和火灾及海运保险公司的全部流通股.至此,伯克希尔公司抛离了原本的纺织主业,开始了保险帝国的营造.
整个上世纪70年代,巴菲特一共购买了3家保险公司,并另外组建了5家保险公司.
整个上世纪60年代当然也是盖可公司的黄金时代.不过,70年代初期,在公司董事长大卫退休后不久,继任的管理阶层犯了一连串严重的错误,他们低估了保险理赔的成本,使得公司对外销售保单的订价过低,此举导致公司几乎面临倒闭的命运.所幸后来由于杰克拜伦在1976年接手公司,并采取紧急的补救措施后,才使得公司幸免于难.公司股票的价格也从1972年的历史最高点每股61美元跌到1976年的每股2美元.就在这时,巴菲特出手了.伯克希尔在1976年下半年买进大量的盖可股份,之后又小幅加码,到了1980年底,巴菲特总共投入4570万美元取得该公司33.3%的股权.在往后的15年内,巴菲特并没有再增持股份,不过由于盖可不断地回购自家公司的股份,伯克希尔在盖可的持股比例逐渐增加到50%左右.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公司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本科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1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到了1995年,巴菲特同意以23亿美元买下盖可公司另一半的股份(1951年,盖可公司的总市值不过只有700万美元).巴菲特向股东解释出“天价”收购的理由之一是:“盖可拥有两位相当优秀的经理人,一位是专门负责保险部门营运的托尼,一位是专门负责投资部门营运的辛普森”.
盖可在1996年被巴菲特全面收购时,获取的保费是29亿美元,2002年这一数字上升到69亿美元,该公司的2002年税前承保利润达4.16亿美元,几乎是2001年2.21亿美元的两倍.比较有意思的是,盖可的保险直销因特网业务前景也看好,新业务2002年增长了75%.
4伯克希尔价值之门
任何一家公司的获利能力取决于资产报酬率、负债的成本和财务杠杆的运用(也就是其运用负债而非股东权益来配置资产取得的程度).多年以来,伯克希尔在资产报酬率一项表现优异,让人艳羡.但正如巴菲特自称,“然而在另外一方面由于资金成本极低,也使得我们受惠不少,这点就比较鲜为人知”.伯克希尔资金成本之所以可以压得很低,主要是由于公司用很有利的条件取得“保险浮存金”(float).
对大多数非保险业内的人士而言浮存金是个很生僻的词儿,但它对理解包括伯克希尔在内的保险业实为重要.唯其如此,巴菲特在每年给股东的一封信中都会用几乎标准格式化的词语解释“浮存金”.
浮存金是一项我们持有但不属于我们的资金.在保险公司的营运中,浮存金的产生原因在于保险公司在真正支付损失理赔之前,一般会先向保户收取保费,在这期间保险公司会将资金运用在其他投资之上.当然这样的好处也必须要付出代价,通常保险业者收取的保费并不足以因应最后支付出去的相关损失与费用,于是保险公司便会发生承保损失,这就是浮存金的成本.
本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baoxian/ylbxlw/384149.html
“而当一家公司取得浮存金成本,就长期而言低于其他管道取得资金的成本时,它就有存在的价值;一旦保险业取得浮存金的成本远高于市场利率时,它就像是一颗酸柠檬”.
1967年伯克希尔进军保险业以来,公司的浮存金每年就以百分之二十多的复合成长率增加.2001年底浮存金是355亿美金,去年底已增至412亿美元.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浮存金大部分时候的成本为零,甚至是负的,也就是说光持有这些资金就能让巴菲特赚钱了.2002年伯克希尔的浮存金成本也只有极低的1%.如此低的成本并非伯克希尔靠保险业的“垄断”得来,它需要经验、直觉和勇气,还要加一点运气.
5巨灾保险
巴菲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保险业所发生的意外,通常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有时候伯克希尔的浮存金成本也会突然大幅上扬,主要的原因在于公司从事巨灾保险业务,本身属于保险业中变动最大的一种险种.从事这类业务,伯克希尔将保单卖给其他保险公司与再保公司以分散其面临超大型意外灾害所可能承担的风险.
由于真正重大的灾害并不是每年都发生,所以伯克希尔的巨灾业务极有可能在连续几年赚大钱后,突然又发生重大的损失.换句话说,公司的巨灾保险业务到底有多吸引人可能要花上好几年才有办法看得清.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重大损失的年头不是可能会发生,而是肯定会发生,唯一的问题是它什么时候会降临.
这类险种如果未经过仔细的核算价值,很可能会形成极高的风险.巴菲特曾举过这样的一个例子,二颗骰子要掷出十二点的机率约为36分之一,现在假设我们一年只掷出一次,每次可以收取100万的赌注,但一旦掷出十二点时作为庄家的你必须支付5000万美元.或许刚开始你会以为这100万美元得来全不费工夫,甚至有75.4%的机率保证你在前十年都不必付出一毛钱,最后你会发现就长期而言,接受这样的赌注对庄家来说实际上是亏大了,甚至有可能让你倾家荡产.
不过,正如证券投资一样,知道是一回事, 具体行动又是一回事.不少保险业者总会抱侥幸心理, 把上述的“十二点机率”的36分之一看成是100分之一,以为轮不到自己倒霉.这样,在保险业界也会出现市场泡沫,大量资金涌入竞逐有限的保单生意,使得保费出现不合理的下降,然后几年之后吞食苦果.
巴菲特多次表示不打“价格战”,因为“早在1970年代初期,伯克希尔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下类似的错误,结果在往后的二十年内,因为那个年代错误所付出的代价,造成理赔损失的账单不断地涌进本公司,而我有预感我们
将会为20年前的错误继续付出代价,一突然大幅上扬,主要的原因在于公司从事巨灾保险业务,本身属于保险业中变动最大的一种险种.从事这类业务,伯克希尔将保单卖给其他保险公司与再保公司以分散其面临超大型意外灾害所可能承担的风险.
由于真正重大的灾害并不是每年都发生,所以伯克希尔的巨灾业务极有可能在连续几年赚大钱后,突然又发生重大的损失.换句话说,公司的巨灾保险业务到底有多吸引人可能要花上好几年才有办法看得清.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重大损失的年头不是可能会发生,而是肯定会发生,唯一的问题是它什么时候会降临.
这类险种如果未经过仔细的核算价值,很可能会形成极高的风险.巴菲特曾举过这样的一个例子,二颗骰子要掷出十二点的机率约为36分之一,现在假设我们一年只掷出一次,每次可以收取100万的赌注,但一旦掷出十二点时作为庄家的你必须支付5000万美元.或许刚开始你会以为这100万美元得来全不费工夫,甚至有75.4%的机率保证你在前十年都不必付出一毛钱,最后你会发现就长期而言,接受这样的赌注对庄家来说实际上是亏大了,甚至有可能让你倾家荡产.
不过,正如证券投资一样,知道是一回事, 具体行动又是一回事.不少保险业者总会抱侥幸心理, 把上述的“十二点机率”的36分之一看成是100分之一,以为轮不到自己倒霉.这样,在保险业界也会出现市场泡沫,大量资金涌入竞逐有限的保单生意,使得保费出现不合理的下降,然后几年之后吞食苦果.
巴菲特多次表示不打“价格战”,因为“早在1970年代初期,伯克希尔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下类似的错误,结果在往后的二十年内,因为那个年代错误所付出的代价,造成理赔损失的账单不断地涌进本公司,而我有预感我们将会为20年前的错误继续付出代价,一张糟糕的再保合约就像地狱一样,进去容易但想出来可就难了”.
6飞来横祸
巴菲特没想到的是,他20世纪末再次进入了一次地狱.
1998年12月21日,伯克希尔完成了对通用再保公司(General Re)220亿美元的购并案.通用再保是美国最大的产物险再保险公司,并拥有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再保公司科隆82%的股权,两家公司合起来可接受所有保险险种的再保险,并在世界124个国家设有营业网点.巴菲特在当年致股东的信中,对通用再保赞不绝口:“几十年来,通用再保代表的是再保业界品质、正直与专业的保证,而在RonFerguson的领导之下,这个招牌更加获得肯定,关于通用再保的专业,伯克希尔实在没有太多的东西可以给他们,反倒是他们应该有更多的东西可以教我们.”
收购通用再保,巴菲特也有情感因素.那就是该公司在1976年盖可东山再起的过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巴菲特曾以智者的口吻嘲笑过很多失败的购并.如,他讲过一位拥有跛脚马主人的故事.他牵着病马去给兽医看,说:“你可以帮帮我吗?我实在是搞不懂为什么这匹马的表现时好时坏”.兽医的回答正中要害,“没问题,趁它表现正常的时候赶快把它卖掉”.在购并的世界中,这样的跛脚马往往被装饰成圣物到处行骗.而通用再保就像一匹跛脚马.
2003年2月,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对收购通用再保做了反省.巴菲特终于承认,1998年收购通用再保时,他的估价“完全错误”.“此公司当时严重夸大了自己的价值,而伯克希尔的管理层,包括我,对此并不
关于公司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巴菲特还承认,“如果9.11事件世界贸易中心遭袭时,通用再保还是一家独立的公司,那么单单这次袭击就会威胁该公司的生存”.
在回顾保险浮存金成本向来是零甚至是负的时候,巴菲特却提到2001年的浮存金成本惊人,达到12.8%,其中约一半可归于世贸大楼的损失.通用再保在2001年亏损额是37亿美元,2002年已减至14亿美元.“2003年,我们花了很多精力,以使该公司恢复元气,我现在很高兴地宣布,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巴菲特说,“通用再保目前已做好准备,将为伯克希尔提供巨大数额的无成本的‘浮存金’,而且那些致命的灾难风险因素已被消除.通用再保仍然且有我在过去概述的极强的竞争能力.2003年,它获得了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因为其过去被评级为AAA的三个世界最大竞争对手各自被至少一家评级机构降级了”.
7伯克希尔的机会
巴菲特多次介绍过再保险业务的三项竞争优势.
第一,伯克希尔的机会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让保户得到百分之百的立即的理赔,通用再保就是这样一个例子;第二,当一件大灾害发生后,保险公司最迫切需要重新办理投保时,可能会发现很难再找到新保单,在这
相关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