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指向了人才竞争,这是我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根本人才观,浅议新课程条件下校长管理观念的转变。在这个背景下,国内有识之士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并竭力鼓吹推行。正是在教育服从于素质教育人才观这个根本目标之下,新课程才被提到了议事日程。目前,新课程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几年,我省也将在2007年秋季推行高中新课程。这次新课程的推行是教育决策层从国际人才战略的高度出发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教育改革,这种改革是一种带有行政色彩的自上而下的行为,需要我们基层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校长首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推行新课程的战略意义,积极主动地做好实施新课程的各项具体工作。
一、当前学校管理现状分析
不可否认,各级各类升学考试的压力是左右当前学校管理的重要杠杆,各级各类学校也正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表现出对新课程的冷寞、低调与麻木。理由是,千说万说,提高考试成绩是根本。基于这样的现实和背景,校长和学校在课程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几个方面的观念滞后就成了目前推行新课程现实问题。
课程是什么?课程改革又是什么?我们很容易想到“教学”或者“教学改革”,因为,我们都是这个背景下工作多年的教育内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很容易把课程、课程改革与教学、教学改革看成是一回事,也很容易把课程等同于课本,把课程改革等同于教法改进。这样一来,课程就成了课本,课改就成了教材改编,就成了教法改进。从而使课程改革成了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的形式。我们都是内行,也都对应试教育传统有感受,有体会。有人用7个“过于”来描述应试教育背景下课程观念中存在的弊端,我们深感如是。教学理念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教材编写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并缺乏整合;教学内容过于“繁、难、偏、旧”,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教学方法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课程实施过于强调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课程管理过于集中,不能适应地方、学校、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要。
传统教学观用“一言堂”、“灌输式”代替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不少人认为,教学是“教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些片面的认识都是从教师的角度来界定的,强调教师是知识的先有者,教学的过程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要求、学生照办,教师出题、学生考试。应试教育把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推向极端,我给你教,你给我学,优秀率、达线率成了教师水平和学生学业的唯一指标。在这种背景下,师生关系无法平等,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有识之士从事的教学改革由于限于方式方法改进的狭隘视界,因而其对教育现状的作用充其量只能是扬汤止沸。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教师的生命线。如果一位教师的教学质量不好,那么无论如何,他不会被认为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相反,如果一位教师的教学成绩非常突出,往往就会一俊遮百丑,他就可能是一位获得过很多荣誉的“优秀教师”。教学质量与教学成绩在实际操作中被划上了等号,这样就导致了在进行教学质量评定出问题。以考试成绩的量化代替了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定,导致了教学管理工作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以及获取成绩的手段。对考试结果重评定量化,轻指导帮助。考试结束后,学校往往是评定教师的成绩等次、分析成绩变化,缺少与教师一起共同分析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今后工作的措施这一环节,这样,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极为不利,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如果经历过几次失败后,找不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指导与帮助,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另外,由于生源基础、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导致了不论多范围内的教学评价缺乏公平公正的基础,不但大大降低了教育评价的公信度,甚而至于引发社会对教育的不满。
这种种偏差严重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个性、创造性及其发展的关注,有时候岂至是忽略甚而至于成了伤害,结果导致青少年犯罪率年年上升,所谓的学习尖子不会与人相处,中小学生学习负担沉重,花季学子自杀现象屡屡发生。因此有识之士呼吁,如果不进行课程改革,若干年后,我们的学生将在民主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环境意识、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明显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的学生。
二、校长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
校长负责制决定了作为学校决策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校长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兴教,质量立校”已经成为各级各类中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作为中学校长,我们不能仅靠经验办学,凭热情管理。只有高度重视和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的热潮当中,以积极进取的自信和热情当好带头人,才能保证新课程稳步实施,并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做出贡献。
校长独到的办学理念是校长在学校管理的特定情景中对学校管理活动意义的总看法和总观念,它是学校的灵魂,是办学的根本,它对学校和全体教职工的教育行为起着支配作用,直接影响和改变着学校的面貌和发展轨迹。校长办学理念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实质上也是教育价值观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带有导向性、评价性、有效性和动态性,是校长确定教育教学行为的理论起点,在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带有深层次的挑战性。因此,校长应该经常对教育理念的内涵进行探究、反思和追问,不断确立人在教育中的地位,追求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尊重和培养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情神,让崭新的时代教育理念始终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
首先校长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教育质量。校长应克服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意识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从思想、观念、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等方面适应时代变革和科技发展的要求。同时,校长新颖的教育观念能够突破学校自身的条件限制,着眼于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发现新情况,兼容新经验,丰富新观念,拓展办学思路,提高办学水平。其次校长的科学化管理,是影响学校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校长应具有强烈的科研意识,把管理工作列为科研的一项重要课题,带头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敢于创新,最大限度的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校长的工作作风是形成良好校风的必要因素。有人说,有一名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教育事业的高度使命感和创新意识,促使校长从学校实际出发,看清存在的主要矛盾,选准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学校的整体改革。这就要求校长必须把深入教学实际,带头参与教育教研,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不断创新,锐意进取,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投入学校工作,而不是只在口头上发号施令,或者“穿新鞋走老路”,使新课程流于形式。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们的校长。”这话应该是每一位中学校长在实施新课程中座右铭。
三、校长应转变的几个观念
人常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有一所好学校。新课程的实施是否成功,新课程中新的教育理念能否变成现实,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校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中学校长要改变传统的管理行为,树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思想,努力成为实施新课程的推动者和管理者,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学校环境。
首先,要树立新的课程观。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推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且这三级课程互为补充的新模式。这个新模式既能保证国家的统一要求,又能使各地方、各学校根据自己的不同条件和不同需求开设不同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现办学目标。学校课程的开发是校长为领导、教师为主力、课程专家为指导,包括家长、学生和社区有关人员共同参与的,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开发工作。它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延续和拓展,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在学校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校长要明确三项要求。一是校长要明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之间的关系,理解学校课程开发的内涵。二是校长要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引导教师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课程责任,积极参与学校课程的设计和研究,并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老师笔记《浅议新课程条件下校长管理观念的转变》。三是开发的校本课程必须来自学生的需要,符合学校的条件。这就要求校长在组织力量开发学校课程时,认真调查、分析和审议学生的意见,真正从学生的兴趣和知能水平出发,抓住学校在课程资源上的优势,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把学校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起来,使之真正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创出学校的特色。
在新课程条件下,课程、教材、教科书三者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关系。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教材;教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包括大量的教学辅导用书、视听教材、电子教材、由自然或生活事件转化来的现实教材,以及传承人类文明的各种物质化形态和非物质化形态等;课程不再仅仅是规定性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也不仅仅是文本课程,而是以实践动手为主要内容的体验课程,即课程在本质上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一刀切的内容,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课程实施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适合其个性发展需要的积极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因此,教师和学生都不是外在于课程的元素,而是课程生动有效的组成部分,是课程实施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教师还是学生,他们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开发者和使用者,整个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创生的氛围。
这样,学校和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就具有了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们同时是课程的制定者、实施者和互动主体。有不少观点认为,学校即课程,教师即课程。在这种理念下,中学校长还必须学会引导和帮助教师明确新课程中的角色定位。新的课程改革必然引起教育内部各因素的变化,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即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是落实新课程的核心因素。只有教师转变观念、明确方向、积极投入,才能使新课程落到实处。所以,中学校长首先要帮助、引导教师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并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教育过程指导者转变,由学生学习评判者向学生发展促进者转变,由“教书匠”向教学研究者转变。其次,校长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和实施前景,在经费、时间方面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课程理论学习,参加相关学科的课程改革研讨展示活动,使教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课程观。再次,校长还要通过各种校本培训活动,帮助教师认真理解和真诚接受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课程行为,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新课程的实施和改革中去,抓住机会,突破“匠心”,尽快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并在执行过程中锻炼成长为一名教育专家和教学能手。
其次,要树立新的质量观。新课程需要的质量观,是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人的发展提高的需要的。这种质量观要既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又要有利于创造出人的自我发展的条件和环境。虽然质量观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不断被赋于新的内容的,但人们对新知识的追求、积累,总是朝着更深、更广、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总是向着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为人的自我提高进而适应社会发展的方向努力,新课程教育质量观就必须以满足社会、满足人的需要为根本。中学校长对此要有清晰而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校长有什么样的质量观,就会引导学校和教师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努力,从而决定学校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具体到一个学校,其管理目标和办学方向不仅要努力做到既传授知识,又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既提高成绩,又不只看分数,而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思维:从而把学生不够主动学或者不愿意学转变为愿意学、主动学、会学,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爱好,进而终生受益。与此同时,校长还要做到社会效益与办学效益的和谐统一,积极促进课程改革与学校发展的协调一致,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校长就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总设计师,承担着领导全校教职员工实施新课程的任务。为此,第一,校长要更新学校管理的理念,建立课程改革与学校发展之间积极有效的联系,强化校本管理机制。第二,掌握学校发展战略应遵循的规模与效益统一的原则、全面与重点结合的原则、原则性与可操作性结合的原则、现实性与超前性结合的原则。第三,分析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与环境,确定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发展目标。第四,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计划实施的具体措施。第五,经常检查学校发展规划的执行与落实情况,最终达到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社会教育需求的目的。教师的教学质量,除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外,还应包括学生对该门学科的学习是否具有积极的情感,是否爱学、乐学、会学,以及是否形成对人生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尽管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学生评教活动,但还是不能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全貌。
第三,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近年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成了新课程的标志性口号,也是新课程的一条重要理念。校长要牢固树立这一理念,并且把贯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去。只有这样,新的学生观才能形成。在新课程中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动态的,交互式的。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做是师生共同渡过的生命历程,共同创设的美好体验,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要达成这一教学理想,没有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师生观念及其教学行为是断然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校管理氛围和课堂教学气氛,就成了校长在新课程条件下实施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只有认真研究,科学细化,才能在把观念变成行为的过程中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旧瓶装新酒”现象发生,从而使新课程实施做到活而不乱、秩序井然。要做到这些,校长首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和专业水平。当外在的权威失去后,当人人知道自己具有哪些权利和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时,当强权和处罚失去效力后,校长在教师和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就要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水平去建立。提升校长的人文修养和学术水平,绝不能一蹴而就,也绝不是靠学几本名著或什么读本就能解决问题,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校长一生的内在要求,应该是一辈子的追求,也就是终身学习。其次要积极探索实行科学管理、民主施政的程序和策略,营造民主、平等、分工、合作的校园氛围,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规则和程序,并使之不断完善和内化,进而成为教师和学生在校园生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这种样的条件下,每一个人都是独立平等充满活力的生命个体,又都是遵守规则、懂得合作精神的组织成员,校园就会生气勃勃,充满积极向上的创造精神。
第四,要树立新的教学观。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观是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为基础,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核心,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和安排多种活动,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结构,探究知识来源,形成概念、理论,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重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研究交往和合作的教学观念,它包括新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学目的观。
新课程条件下的课堂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不可替代的学习主体,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发展的主体,因此校长要积极引导教师理解尊和重学生,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探究和成功的机会,通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每个学生在探究和享受成功的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和谐愉悦的发展。当然,在新课程条件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非降低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长要积极营造学习进取型校园文化氛围,引导教师更新观念,扩大视野,树立适合时代发展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价值观。还要引导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创造能力,使之能够自由驾驭新课程条件下的课堂教学,能够在课堂上引发和组织学习开展课堂讨论和课外研究,引导或驱动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收集数据、得出结论。从而把教学真正引导到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探究中发展能力,在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强调人的个性化发展,促进知识、能力、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完美人格的和谐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积极营造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推动师生间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在教学方式上避免模式化、一言堂,走向个性化,提倡教师在教学风格上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学习方法指导上,要坚持多元方法,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因此,第一,中学校长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积极倡导学生从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转向多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改变传统课程学习中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第二,要组织有学校管理者、学科带头人和教师参加的研究小组,确定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总体目标,制定实施学习方式转变的工作原则和具体办法。第三,从经费的投入、师资力量的配备、奖励政策的制定等方面,支持和鼓励教师重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建立起学生自主探索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学生与学生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活动体系。第四,制定实施新课程计划的具体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提倡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鼓励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第五,支持教师改变传统的课程实施中仅仅着眼于学生认知方面的发展,重理论知识学习、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状况,强调在新的课程实施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中成长。
第五,要树立新的评价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中学校长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评价的改革中来,树立发展性评价观。第一,校长要研究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并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评价。第二,发挥教育评价的激励功能,引导教师实践新课程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以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和效益。第三,制定课堂教学评价的具体指标体系时,要能引导教师学会判断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逐步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和从事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成为科研型教师。第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挥。第五,改变那种“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课堂模式,鼓励教师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有人说,“学生的背后是民族。”这话引人深思。目前,世界各国都已经先后进行了课程改革,想借此培养学生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把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作为培养目标,并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推行课程改革的实质是教育思想的变革,国家希望通过课程改革改变应试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推行新的课程改革将使中国的学生能够和外国的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正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中学校长必须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从提高民族素质和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来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从而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地、高度负责地参与并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